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道低壓帶

鎖定
約分佈在南北緯5°之間,又稱“赤道輻合帶”、“熱帶輻合帶”、“赤道無風帶”,又稱ITCZ,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赤道低壓帶是南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間氣壓最低、氣流匯合的帶區,在氣壓場上表現為一個低壓槽,又稱赤道槽、熱帶輻合帶,幾乎環繞整個地球赤道,是一個持久的行星尺度的大型天氣系統。分為信風帶輻合帶和無風帶輻合帶。 [1] 
中文名
赤道低壓帶
外文名
ITCZ,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又    稱
赤道輻合帶、熱帶輻合帶
分    佈
南北緯5°之間
特    徵
熱帶地區的大尺度天氣系統
分    類
信風帶輻合帶和無風帶輻合帶
影    響
熱帶氣旋等

赤道低壓帶產品介紹

赤道低壓帶是南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帶間氣壓最低、氣流匯合的帶區,在氣壓場上表現為一個低壓槽,又稱赤道槽、熱帶輻合帶。它的移動、變化及強弱對熱帶地區的長、中、短期天氣變化影響極大。颱風的發生和發展與赤道輻合帶也有極密切的關係。這裏氣温高,水平方向温差小,風力微弱,多處於靜風狀態,因此,又稱赤道無風帶。此外,因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運動強盛,雲量多,降水豐沛。

赤道低壓帶形成

太陽光一年兩次直射赤道,全年在迴歸線之間移動,使赤道附近終年受熱,空氣膨脹上升,到高空向高緯度地區流動,致使這裏空氣質量減少,近地氣壓降低。赤道低壓帶的位置穩定少變,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東部洋麪上尤其明顯。
熱帶輻合帶的形成可能有三種機制:
第一是海温的作用,熱帶輻合帶的位置幾乎就是在赤道地區的海温最大軸線上。數值模擬的結果也表明,熱帶輻合帶總是移向海温較高的區域;
第二是CISK機制,與熱帶氣旋發生發展一樣,當低層輻合帶南側的西南風大,形成輻合和氣旋性渦旋時,在邊界層摩擦輻合的作用下,出現上升運動,凝結潛熱釋放,加強了低層的輻合,可使對流雲系進一步發展,如此反覆作用而形成輻合帶。
第三種是邊界層臨界緯度機制,實際發生的擾動的角頻率若與科氏參數相同,則在該緯度處將產生很大的上升運動,有助於形成輻合帶。 [1] 
赤道低壓帶的形成 赤道低壓帶的形成

赤道低壓帶分類

熱帶輻合帶(ITCZ)出現在熱帶對流層低層,在流場上表現為一條連貫的南北兩個半球的信風匯合區;在地面氣壓場上表現為一個低壓槽,又稱“赤道槽”。它幾乎環繞整個地球赤道,因此它是一個行星尺度的天氣系統。
輻合帶中南北半球的信風氣流的匯合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和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直接形成的氣流匯合區,這種情況在輻合帶中吹東風;另一種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跨越赤道到達北半球后,由於地轉偏向力作用改變了方向,而轉為西風(這支西風稱赤道西風),它與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形成了另一種氣流匯合區。在這樣的匯合區中風速很小,幾乎是靜風,故又稱靜風輻合帶或靜風赤道槽。靜風赤道槽有時也稱季風槽,原因是這種輻合帶多出現在北半球的西太平洋到阿拉伯海一帶的亞洲季風區。由於氣流的輻合,輻合帶內存在上升運動,有對流活動,因此在衞星雲圖上,赤道輻合帶一般表現為一個個天氣尺度的雲系排列在一起,形成帶狀有時表現為一條連綿幾千公里,200~300 公里寬的雲帶。 [1] 

赤道低壓帶位置及隨季節的變化

熱帶輻合帶的位置隨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而南北移動,其南北擺動較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有所滯後。太陽直射點分別在12月22日和6月22日前後達到南迴歸線和北迴歸線,而熱帶輻合帶則分別在3月初和9月初到達它的最南和最北位置。熱帶輻合帶位置的南北移動並不是關於赤道對稱的,它最南一般只能到5°S,最北卻可達到15°N附近。這個事實説明除了太陽高度角這個因子以外,地形和海陸分佈等其它因子也影響熱帶輻合帶的季節變動。 [1] 
參考資料
  • 1.    伍榮生.現代天氣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