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溪五洞橋

鎖定
赤溪五洞橋,位於浙江省温州市蒼南縣赤溪鎮過溪村,始建年代不詳,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重建。 [2] 
赤溪五洞橋南北走向,長25.0米,寬1.70米,為五孔梁式石橋。每孔並排直鋪三組石板,構成橋面通道。唯中孔兩側柱墩橋面用較規則石塊鋪設,做成船形墩式三角形分水尖狀,並與通道橋板連接。中孔橋板之側楷書題刻“宋鹹淳三年丁卯良月重建”。赤溪五洞橋柱墩構造獨特,造型富於變化,整體保存完整,有確鑿的紀年,是研究古代橋樑的重要資料。 [2-3] 
2006年5月25日,赤溪五洞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赤溪五洞橋
地理位置
浙江省温州市蒼南縣赤溪鎮過溪村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面積
175 m²
編    號
6-0544-3-24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赤溪五洞橋歷史沿革

赤溪五洞橋始建年代不詳。
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赤溪五洞橋始重建。 [2] 

赤溪五洞橋建築特點

赤溪五洞橋建橋之初,設計者即周密考慮到湍急山洪、海潮對橋身的影響及中孔作為主航道的航運安全而在中孔兩側砌築大型三角分水狀橋墩,次孔在不影響橋身堅固的前提下,靈活採用三根條石加橫帽梁石橋孔墩,既節約用材,又利導水勢。 [4] 
赤溪五洞橋造型獨特,富於變化,整體保存完整。赤溪五洞橋突出的特點在於柱墩造型獨特、結構穩固而富於變化:一是柱墩形制富有變化。柱墩兩端採用柱形墩,上橫帽梁石構成。兩次墩各由三根豎立的方形石柱和橫在石柱上的帽梁石構成。每墩外側二柱斜立,中間一柱正立。與帽梁石平面重直砌合,外側兩根橋柱墩均向內傾斜。中孔兩側柱墩製作較為考究,每墩兩端均用規則條石斜砌成長1.2米、寬2.5米的三角形分水實狀,並延伸出兩側橋身,做成船形墩式三角形分水尖狀,形成實心柱墩,這樣大大減緩了水流對橋身的衝擊力,確保了橋樑的穩固性。二是柱墩上部形制富有變化。兩端橋墩由柱墩上橫帽梁石再置三根條石組成,上鋪橋板。次墩與兩端橋墩相同,石上墊高0.1米的條石。中孔柱墩在三角形分水尖上加壓八根條石,上置十根相梁石上再鋪兩層長2.7米、寬1.7米的塊石,並與板橋銜接。次墩與中墩的矢高一樣,但與兩端橋墩矢高相差0.4米。從側面看,橋身略呈弧形,實際較為平坦,方便行走。 [4] 

赤溪五洞橋主要建築

赤溪五洞橋原築於溪流入海口附近,歷經七百多年的風浪侵蝕,依然保存完整,得益於造橋時的科學設計、合理施工和當地民眾的保護。橋南北走向,長25米、橋板寬1.7米,建築面積175平方米,系五孔梁式石橋,橋身中孔淨跨5米,其他對稱依次為3.8米、3.7米。每孔橋面以三條石板並排直鋪構成通道。中孔兩側柱墩橋面用較規則石塊鋪設。做成船形墩式三角形分水尖狀,並與通道橋板連接。中孔橋板之側楷書題刻“宋鹹淳三年丁卯良月重建”。重建後未見修繕痕跡。 [4] 
赤溪五洞橋

赤溪五洞橋歷史文化

船形墩造橋技術在中原發明150年後傳入偏僻的浙南山區,浙南的造橋者因地制宜,採用變通的辦法,分別對中、次孔橋進行靈活設計,充分反映了宋代浙南工匠的聰明才智。赤溪五洞橋孔是中原橋式與浙南橋式在造橋技術,上緊密融合的典範,也是宋代橋樑建築中基於力學與節材雙重設計考慮的典範,這樣的造橋範例在浙南較為少見。 [4] 

赤溪五洞橋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赤溪五洞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赤溪五洞橋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赤溪五洞橋位於浙江省温州市蒼南縣赤溪鎮過溪村。 [2] 
  • 交通信息
蒼南縣內乘坐蒼南LC22路、蒼南JC32路至赤溪車站下車,步行940米可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