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水丹霞地貌

(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赤水丹霞地貌》是 2015年7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進。 [1] 
中文名
赤水丹霞地貌
作    者
黃進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06月
頁    數
212 頁
定    價
98.00
開    本
A5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03-044891-0
字    數
162千字

赤水丹霞地貌內容簡介

貴州省赤水市風景名勝區既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更是世界自然遺產地,當你走進這一風景區的十丈洞、中洞、燕子巖、四洞溝、楊家巖、金沙溝、佛光巖等景區、景點,你即會感到“紅巖處處盡丹霞,萬瀑千山翠綠紗”的境界,將令你如痴如夢,流連忘返。
本書是地貌學家、中國丹霞地貌系統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首屆中國十大當代徐霞客”稱號獲得者、中山大學黃進教授代表作之一。作者運用地質、地理和地貌學理論,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新技術和新方法相結合的技術手段,闡述了貴州省赤水市丹霞地貌的研究歷史、地質基礎、內外營力及其所形成的丹霞地貌,並分區論述了赤水丹霞地貌的成因、景點,給出了赤水丹霞地貌發育及定量測算公式等。
本書既是科學論著,也是一本畫冊,是人們瞭解自然、融入自然、開闊視野、增長科學知識的良師益友,同時可以供地學工作者閲讀參考。 [1] 

赤水丹霞地貌圖書目錄

封面
赤水丹霞地貌
內容簡介
前言
1 赤水丹霞地貌概況及研究簡史
1.1 丹霞地貌位置和麪積
1.2 丹霞地貌研究簡史
2 赤水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質基礎
2.1 形成丹霞地貌的紅層
2.2 紅層的抗壓強度
2.3 紅層的碳酸鹽含量
2.4 紅層的產狀
2.5 節理對丹霞地貌發育的控制作用
3 赤水丹霞地貌形成的內外力作用
3.1 形成丹霞地貌的內力作用
3.1.1 1:300~1400米夷平面
3.1.2 1000~1200米夷平面
3.1.3 800~900米夷平面
3.1.4 600~700米夷平面
3.1.5 500米夷平面
3.1.6 300米夷平面
3.1.7 河流階地
3.2 形成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
3.2.1 流水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2 崩塌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3 崩積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4 風化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
3.2.5 低等植物對丹霞地貌發育的影響
4 赤水丹霞地貌發育簡史及地貌發育定量測算
4.1 赤水丹霞地貌發育簡史
4.2 赤水丹霞地貌發育幾個問題的定量測算
4.2.1 赤水丹霞地貌區地殼上升速率的定量測算
4.2.2 赤水丹霞地貌年齡的定量測算
4.2.3 赤水丹霞地貌巖壁後退速率的定量測算
4.2.4 赤水丹霞地貌侵蝕速率的定量測算
5 赤水丹霞地貌分論
5.1 南片區
5.1.1 十丈洞瀑布(赤水大瀑布)
5.1.2 中洞瀑布
5.1.3 十丈洞瀑布票口丹崖
5.1.4 兩河口會水寺石窟
5.1.5 香溪湖
5.1.6 萬年石傘
5.1.7 雞飛巖
5.1.8 張家灣崩積緩坡
5.1.9 盤龍瀑布
5.1.1 0燕子巖
5.1.1 1大壩山及方碑
5.1.1 2仁友溪
5.1.1 3丙安溝
5.2 西南片區
5.2.1 四洞溝
5.2.2 楊家巖(紅石野谷)
5.2.3 華平瀑布
5.2.4 渡仙橋
5.2.5 大同天生橋
5.2.6 大同水簾洞
5.2.7 石頂山(石鼎山)
5.3 東南片區
5.3.1 葫市月亮巖天生橋
5.3.2 悶頭溪
5.3.3 金沙溝與兩公里溝
5.3.4 神州赤壁
5.3.5 硝巖
5.3.6 甘溝
5.3.7 五里溝
5.3.8 五柱峯
5.3.9 佛光巖
5.3.10 龍鳳巖
5.3.11 外星人
5.3.12 九角洞
5.3.13 葫市摩崖造像
5.3.14 葫市鎮丹霞地貌
5.3.15 水井灣丹霞喀斯特地貌
5.4 中北片區
5.4.1 天台山
5.4.2 旺隆丹霞
5.4.3 七里坎與黃皮洞
5.4.4 石鵝嘴摩崖大佛
5.4.5 雲集石刻佛像
5.5 東北片區
5.5.1 沙千溝
5.5.2 太母山與九曲湖
5.5.3 長嵌溝
5.5.4 仙鶴溝
5.5.5 石堡
5.5.6 月亮湖
5.5.7 太公山
5.5.8 龍洞 [3] 
參考文獻
後記
封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