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壁山

鎖定
赤壁山,位於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城漢川門外西北隅,古時也稱赤鼻山,今又稱龍王山。
中文名
赤壁山
別    名
赤鼻山
地    址
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城漢川門外

赤壁山簡介

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城漢川門外西北隅,赤壁公園內,有赤壁山,古時也稱赤鼻山,今又稱龍王山。山不甚廣大,相對高度僅數十米。山之西麓,為石質陡壁,赤赭色,古時為長江江岸。赤鼻磯、赤壁即位於此。為三國赤壁大戰發生地。
赤壁山最西端的前沿就是赤鼻磯,它由赤壁山麓向西突出近百米長,數十米寬,狀如赤壁山懸掛的鼻樑,通體岩石,顏色赭赤,元、明以前,它濱江並直插江底,形成磯頭。尤其是頂端的放龜亭、睡仙亭、坡仙亭一帶,赤赭崖石向江中突出,陡兀下垂,兩側壁立,如同象鼻一般,惟妙惟肖,故名赤鼻磯。明朝詩人李東陽形容它道:“磯頭赤壁當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
赤鼻磯北面的山麓,崖石赤赭,陡峭如壁,故名赤壁。蘇東坡在《記赤壁》中説此地是“斷崖壁立”。它是濱江面西而立的江岸,見慣日落鄂城西山景象,明朝詩人何景明形容道:“落日寒江動,青山斷岸懸”。

赤壁山赤壁賦

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那個後來以東坡名世的人和長子邁離開京都,動身前往幽居之地黃州。其時世間尚無東坡其人,黃州亦無東坡之地。蘇東坡的歷史,從1080年2月開始:此時蘇軾已到黃州,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赤壁山三才圖會

赤壁山在武昌府城東南九十里。唐《元和志》:“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岸烏林,與赤壁相對,即周瑜焚曹操船處。”《圖經》雲:“在嘉魚縣西七十里,其地今屬嘉魚。”
宋蘇軾指黃州赤壁山為赤壁,蓋劉備居樊口,進兵逆操,遇於赤壁,則赤壁當在樊口之。又赤壁初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則赤壁當在江南,亦不應在江北。北宋李壁詩云:“赤壁危磯幾度過,沙洲江上鬰嵯峨。”今人誤信黃州,是猶賴《水經》能正訛。

赤壁山發展歷史

赤鼻磯與赤壁之名最早始於何時,已難確考,但赤鼻磯之名早於赤壁之名,是可以肯定的。就史籍記載而言,漢末桑欽的地理著作《水經》中有“江水又逕赤鼻山南”,是見諸文字的“赤鼻山”的最早説法,南北朝時酈道元的《水經注》也明言“江水左經赤鼻山南,山側臨江川”。而南北朝著名文學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賦》中有“張遼臨於赤壁”語。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的高級幕僚王桑《漢末英雄記》載“周瑜鎮江夏,曹操欲從赤壁渡江南”。從方位分析,此“赤壁”應是定位於黃州地域赤壁的文獻記載的最早稱呼。
赤鼻磯是指稱赤壁山成三十度斜坡沒入江中的這一小段山脈,赤壁山是包括赤鼻磯在內的整個山脈,赤壁是指赤鼻磯及沿江江岸一帶呈紅色丹霞地貌特徵的崖壁,亦名赤岸。曹植《求自試表》“先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赤岸即指黃州赤壁。蘇門四學士、北宋張文潛在《續明道雜誌》中説:“南人謂山入水處為磯,而黃人呼赤鼻訛為赤壁”。實大謬也。清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在“赤鼻山”條目中闡述道:“在黃岡縣西北一里,一名赤壁山”。但“赤鼻”與“赤壁”兩名在各個時代又有側重,大致在東漢以前,以稱“赤鼻山”為主,赤壁之戰以後,則統稱“赤壁山”。

赤壁山地理變遷

赤壁乃蕞邇之地,為什麼在古代名氣那麼大?以致於惜墨如金的《水經》記它,地理經典《水經注》寫它,杜牧、蘇東坡等文豪讚美它。細究起來,有如下幾個原因,其一,天然的紅色丹霞地貌崖壁;其二,因赤壁山狀若象鼻江中喝水,也就是“山側臨江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的緣故;其三,因依附名噪當時的大都邑邾城而聞名天下;其四,因三國火燒赤壁而聲名益著;其五,歷代文人墨客懷古頌今賦予的歷史文學價值。這些都是赤壁得以揚名天下、千古傳頌的奧秘所在。
長江自三峽而東,是江漢平原地域,沃野千里,一馬平川,江水浩蕩東流,奔騰直瀉,幾乎沒有直接入江臨水的山巒磯頭阻止水勢,水流比較平穩,就氣勢而言,略顯乏味。但到了赤壁山地段,赤壁山本身就是石壁峻峙的江岸,赤壁磯又由此直接向江心突入近百米,起到嚴重阻水作用,江水至此,水流發生急劇變化,形成長江中游難得一見的景觀。而且古時皆木舟小船,沿江岸行駛,對此情此景看得真切,感受明顯。
長江水勢以赤壁磯頭為界限,顯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
在赤壁磯頭上游,今雞窩湖一帶,因為磯頭阻水緣故,江水至此,猶如瓶頸梗阻,無法正常東流下瀉,瀦聚此地,一派浩瀚,呈現出深、靜、緩、寬的特徵,正如蘇轍所言:“赤壁磯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所以就有蘇東坡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斷崖壁立,江水深碧”説法。蘇東坡就是在這裏“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上”,心潮澎湃,文思如湧,寫出傳誦千古的前、後《赤壁賦》的。
在赤壁磯頭下游,今漢川門至黃岡中學一帶,衝出磯頭的江水,猶如突破狹窄瓶頸,發生巨大的水文和力學變化,奔騰而下,咆哮湍急,且江岸由西北向東南急轉,豁然開闊,更利於江水宣泄,“水紋有暈,散亂開合,全如三峽”(范成大《吳船錄》)。蘇轍描繪此景説:“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湧,風雲開合,晝則舟楫出沒於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蘇東坡就是目睹這裏“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的壯觀景象而寫下豪放派代表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這一帶正是黃州城池所在,湍急的水流嚴重影響舟船的正常行駛和停泊。“黃岡岸下素號不可泊舟”(范成大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032年(北宋明道元年),黃州太守夏竦鑿江邊水道藏舟,命名為夏澳(址約今江邊的黃岡中學一帶)。
斗轉星移,滄桑鉅變,也許要印證“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的古諺,由於黃州城上游團風江段鵝頭彎道的變化和黃州城對岸鄂州市樊口水流沖刷,使江左沙洲變小,航道變深,江水主泓道西移等緣故,赤壁磯下的沙灘逐漸擴大,並最終使赤壁磯告別江流,形成陸地。這種滄桑變化的情形歷時數百年,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至少在元明時期,赤壁磯上游江面開始有沙洲出現,逐漸顯現淤積現象,形成有如湖泊的江面,被稱之為磯窩湖,一名雞窩湖,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編修的《黃州府志》就載有雞窩湖,其“黃州府城圖”中就清楚地繪出了雞窩湖的形狀。從圖中還可看出,赤壁磯下游也開始出現沙灘陸地。
約明末清初,江流已離開赤壁磯頭,但有一條被稱為玉帶河的河流攜江水流經赤壁磯下,並繞城而過,長江船隻仍可經玉帶河泊於赤壁磯頭,文人仍可享受蘇東坡時代的江邊赤壁遺韻。清漢黃德巡道周凱於1827年(道光七年)寫了篇《黃州應疏河道議》,其中提到“赤壁磯下舊有河,自西北鄢家水口引大江之流入王家湖(注:在今白衣堵城之間)、磯窩湖,出觀瀾橋,入塔溝,東西歸羅星湖(注:即今遺愛湖),由下巴河仍注入江,繞城如帶,俗稱玉帶河”。
約清乾隆年間始,赤壁磯下已“屹然陸地”,周凱述其經過道:“(玉帶河)自鄢家水口塞,僅資湖水,其流遂微,亦遂失,赤壁屹然陸地。”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黃州城的商旅貿易。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黃州知府吳之襄試圖改善這種狀況,他一方面自黃州城外觀瀾橋西至濱江地段修築利濟堤,以捍禦江水。另一方面,他引磯窩湖之水,倒出楓香橋,希望藉此疏通玉帶河,但沒有成功,因為“觀瀾橋以下未及通暢,夏秋湖水泛溢,居民私開溝洫二道以瀉水,水斜出於江,不入河,而河愈塞”(周凱語)。道光年間,周凱創議疏浚玉帶河,引江水入河經赤壁而過,沒有結果,赤壁已遠離長江,磯下全為陸地,為了防禦江水,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黃州知府祁宿藻、黃岡知縣俞昌烈督民眾在赤壁外的江邊修築赤壁江堤,屬民堤。
1931年(民國二十年),長江大水,6月26日,赤壁江堤上游之唐家渡堤段潰口300餘米,赤壁磯下再為汪洋,當年冬,黃岡縣政府組織堵口復堤,赤壁江堤及其上下得以修復,升級為長江干堤,稱為“萬福堤”,又稱“長城堤”。1954年,長江流域大水,江堤盡潰,赤壁之下,最後一次再現“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情景。此後,政府多次對黃州長江大堤增高加固,使之莽莽蒼蒼,宛如長龍,安如長城。特別是經歷1998年長江大水考驗後,國家拔巨資按標準加固江堤,不僅使江堤壩固若金湯,而且雄偉壯觀,成為黃州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現在,赤壁依舊,磯頭仍立,但已與長江江堤有數百米距離,距江水主泓道更有兩公里之遠。磯下已是人煙稠密,高樓林立,一派城市繁華景象。赤壁傍的雞窩湖也是良田沃野,風光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