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坎游泳場

鎖定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游泳場始建於1943年,當時赤坎區尚屬法國殖民租界(注:湛江舊稱廣州灣,於1899年成為法國殖民地(租借地),赤坎為廣州灣租借地一部分)。
中文名
赤坎游泳場
地理位置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
始    建
1943年
類    型
游泳場

赤坎游泳場游泳場簡介

赤坎游泳場湛藍的水質深受市民喜歡 赤坎游泳場湛藍的水質深受市民喜歡
由於赤坎港灣水碧波平,海水直抵鴨乸港及今天海北路一帶,於是有位在國外見過洋人跳水玩藝的歸國僑商便在海灘處搭建起可供游泳休息的遮陽木棚,並在海邊挖池建跳水台,據考證這是我國最早的跳水台之一。
人們將這供游泳歇息的木棚稱為“游水棚”,沿習下來,便成為赤坎市民對擴建後的游泳場的習慣稱呼了。

赤坎游泳場發展歷程

廣東湛江市赤坎游泳場 廣東湛江市赤坎游泳場
解放後,赤坎游泳場進行了多次擴建,尤其是1964年的大規模擴建以後,游泳場於1965年對外開放。場內建有大型的訓練池、比賽池、5米深跳水池、初級池和兒童池等,其中四層十米跳台的弧形造型,當時是富有前衞藝術風格和現代特色的建築,如此規模的跳台,當時在國內也僅於北京、上海等城市才共有四座。
在60年代末圍築軍民大堤之前,海水直達泳場外,每天兩潮汐,都為游泳場自動更換新鮮的海水,因而游泳池的水質長年清澈澄碧,甚至偶有小魚羣乘換水之機溜入池中,人魚相伴,各得其樂。
1963年,我國運動員參加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女跳水隊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兩位獲獎的女跳水運動員鄭觀志與黃秀妮是湛江人(鄭觀志日後成為了勞麗詩的跳水教練)。
廣東省湛江市赤坎游泳場 廣東省湛江市赤坎游泳場
後來某電影製片廠便以她們為原型,以湛江市風景區和赤坎游泳場等處為背景拍攝了我國著名的電影《女跳水隊員》,影片中將地名改為“湛川市”。而影片在全國各地放映後,引起了極大反響,不少人紛紛前來位於赤坎游泳場的湛江業餘體校,要求報名參加跳水訓練,此事一時被傳為佳話。
赤坎游泳場不但歷史悠久、設施完備,而位於場內的業餘體校更是人才輩出,曾先後為國家、省和各大軍區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游泳、水球、跳水運動員與教練員。被國家體委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稱號的盧森堡,從1954年開始任赤坎游泳場場長,併兼任跳水、水球、游泳教練,先後培養出徐益明、鄭觀志、陳觀賢、黃秀妮、温一靜等一批傑出的水上運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