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

鎖定
贛南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其是南遷而來的中原漢人,為適應聚族而居、防禦匪患野獸的需要,巧妙利用了山間狹小平地和當地建築材料而建造的圍合式民居建築,主要分佈在龍南、定南、全南(地方習稱“三南”)和尋烏、安遠等地,其中以龍南最具代表性。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江西省龍南縣文化館獲得“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中文名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
保護級別
國家級
所屬地區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
類    別
傳統技藝
項目編號
Ⅷ-28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獨具特色,一是建築工藝上採用三合土(石灰、黃泥、沙石)夯築,牆體用土配方中加入精確比例的紅糖、蛋清、糯米飯,做泥要經充分翻鋤發酵,並採用金包銀砌築;二是建造形式上以國字型、口子型、回字形等方形圍屋為主,輔以少量圓形、前方後圓型等異形圍屋;三是選址多位於盆地中央,高度以2層、3層居多,面積從200 餘平方米到1萬多平方米不等。龍南全縣18個鄉鎮,現存圍屋370多座,數量之多、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堪稱客家圍屋的代表,其中包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楊村燕翼圍
贛南客家圍屋與閩西土樓相比別具特色,在防禦建築方面相對成熟和完備,圍屋拐角處設凸出牆面,屋頂瓦面設炮樓,圍屋建有寬大厚實的牆基,有用火磚或者條石砌成的防撬防挖外牆,炮樓內側設有上窄下寬的射口,包有鐵皮的兩三重圍門;圍內建有備荒的暗井,圍外挖有環屋的壕溝,整個圍屋堅固易守;同時還考慮生活的需要,關西新圍即集住宅、祠堂、議事廳、中心廣場(跑馬坪)於一體。贛南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綜合載體,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傳統建築瑰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