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贈梅清

鎖定
《贈梅清》是清代詩僧石濤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作品名稱
贈梅清
作    者
石濤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四庫總目》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贈梅清作品原文

贈梅清①
江左達者人共傳,瞿山先生思渺然。②
靜把數編朝隱几,閒攜卮酒夜移船。③
已知詞賦傳逸賞,好使聲名絕塵寰。④
攬衣直出青霞上,我欲期君種白蓮。⑤ [1] 

贈梅清創作背景

公元1657年(順治十四年)比梅清小十八歲的石濤,與師兄喝濤到宣城後,下榻“金露庵”。他們首先去拜訪梅清。他們一見面便談笑風生,傾蓋如故。石濤當即寫了這首七律為贈。

贈梅清作品註釋

①梅清:(1623-1697),字淵公,號瞿山,安徽宣城人。生於1623年(明熹宗天啓三年),卒於1697年(清聖祖康熙三十六年)。1654年(順治十一年)舉人,與石濤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畫藝。石濤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響,而他晚年畫黃山,又受石濤的影響。所以石濤與梅清,皆有“黃山派”鉅子的譽稱。梅清以畫黃山著名,“得黃山之真情”,與石濤、弘仁成為“黃山畫派”中的代表人物。現代畫家賀天健在《黃山派和黃山》中評道:“石濤得黃山之靈,梅瞿山得黃山之影,漸江(弘仁)得黃山之質。” 他善詩和書法,並著有《天延閣集》、《瞿山詩略》,畫有《黃山紀遊》冊。
②江左:古時在地理上以東,為左,江左也叫“江東”,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也指東晉、宋、齊、梁、陳各朝統治的全部地區。
達者:就是達人,在某方面有專長的人。
瞿山:梅清號瞿山。
渺然:微小,去向不清,難以看見,或指無影無蹤。《聊齋志異·促織》:“兒渺然不知所往。”這裏指凝神沉思的情態。趙嘏江《樓感舊》:“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③數編:以繩次物曰編。過去的書是竹簡,用繩子編結起來的,編,引伸為成本的書,《聲類》:“人手一編。”數編,許多書。
隱几: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孫丑下》:“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卧。”《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 成玄英 疏:“隱,憑也。 子綦 憑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世事無端自糾紛,放翁 隱几對爐燻。”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漏鼓三交,且自隱几而卧。”
卮酒:古人的釀酒技術差,酒裏有酒糟,故稱濁酒。濁酒是與清酒相對的。清酒醪經壓濾後所得的新酒,靜止一週後,抽出上清部分,其留下的白濁部分即為濁酒。
④逸賞:逸,超過一般。如:逸羣,超逸。賞,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逸賞,超過一般的認識和欣賞。
聲名:名聲;名譽。《小二黑結婚》:“第三是三仙姑的聲名不好。”
塵寰:亦作"塵闤",塵世、人世間、現實的世界猶塵埃。引申指塵世。唐 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室三十韻》:“潛軀委韁鎖,高步謝塵坱。” 元 劉因 《乙亥十月往平定早發土門宿故關書所見》詩:“ 太行橫絕半九州,留在中原幾塵坱。” 清 唐孫華 《東林寺》詩:“我生落塵坱,如舟久不泊。”
⑤攬衣:亦作“擥衣”,提起衣衫。唐白居易《酬集賢劉郎中對月見寄兼懷元浙東》詩:“下有白頭人,擥衣中夜起。”
青霞:青,深綠色或淺藍色。如:青綠,青草。霞,日出或日落時天空雲層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現的光彩。青霞,青色的光彩。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不衰。
白蓮:也稱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葉子大而圓,叫荷葉。花有粉紅、白色兩種。蓮社,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時結成的文社。因寺內有白蓮花,故名。此處用典,白蓮,指宣城詩畫社。 [1] 

贈梅清作品賞析

首聯“江左達者人共傳,瞿山先生思渺然”,首先寫作者思慕梅清。這兩句是説,人們早己傳説着江左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説他飄忽不定,來無影去無蹤,難以看見,今天我們卻見到了。瞿山先生果然神采奕奕,俊然飄逸。這兩句從人物的傳説到人物的顯現,起到烘托作用,表現了作者對正是梅清的欽羨與讚揚。
頷聯“靜把數編朝隱几,閒攜卮酒夜移船”,寫梅清的讀書、作畫的勤奮勞作的生涯。梅清幼而聰,勤於學,讀書動輒竟着几案夜不寢,讀了一卷卷又一卷。他又好山水,喜奇景,遊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他在會試期間,往返遊覽燕、齊、吳、楚之間,飽覽名山大川的秀色奇姿。閒時他總是攜帶着酒壺,連夜開船,來回奔波。這兩句突出寫梅清的讀書與遊歷。 [2] 
頸聯“已知詞賦傳逸賞,好使聲名絕塵寰”,寫梅清終於從的讀書中體驗出詩詞歌賦的真諦,他對詩歌的認識與體會超過一般人的認識和水平,所以他寫的詩雄邁雋逸,二十歲前就輯成了詩集《稼園集》。也由此熔鑄了詩人兼畫家品格,培養了熱愛家鄉、熱愛山水,描繪自然和吟詠自然的濃烈興趣,也使他以博雅而負盛名。這兩句進一步寫梅清的內在品質和社會影響,表達作者對梅清的進一步讚頌。
尾聯“攬衣直出青霞上,我欲期君種白蓮”,寫作者對梅清期望,希望他加入宣城詩畫社。梅清的青少年時代就生長在崇山峻嶺、煙雲瀰漫之中,宣城山川秀美,層巒疊嶂、松楸邱壟,以致以後來他遊歷名山大川。他好像時時提起衣衫,出入於青雲彩霞之上,飄忽不定。而作者希望他加入當時石濤。蔡瑤、梅季赤、梅子彥多人組們的宣城詩畫社。這裏作者用典。“種白蓮”,這裏用典。白蓮,也稱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葉子大而圓,叫荷葉。花有粉紅、白色兩種。以“白蓮”的名義結社稱“蓮社”,這是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時結成的文社。因寺內有白蓮花,故名。白蓮,此處指宣城詩畫社。後來,在石濤的邀請下,梅清果然加入該社。後來他們經常結集在宣城吟詩作畫或結伴赴黃山繪畫寫生,作詩唱和,並組成了“詩盟”。
石濤的古體詩中,友朋贈答詩有二十餘首,佔的比例比較大。此詩不同一般應酬之作,寫得有特色。此詩雖短短八句,卻寫出了他對梅清的認識、仰慕和期望之情,層層逼進,具體深入。而且感情真切,委婉動人,充滿了對梅清的渴望與期待。不久,梅清亦邀同孫靜庵、蔡瑤及譫雲和尚連袂回訪石濤。梅清當即寫了五律一首回贈,詩曰:“逸興偶然聚,相攜問二濤;草枯郊路近,水落石橋高。嘯自林中出,禪於畫裏逃;山樓閒半日,真覺此生勞。”從此,他們成了忘年密友,石濤每次到宣城或到黃山,必到梅清家裏作客。 [1] 

贈梅清作者簡介

石濤:(1630一1724),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中國清代畫家,僧人。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佈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石濤還講求氣勢。他筆情恣肆,淋漓灑脱,不拘小處瑕疵,作品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以奔放之勢見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