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賽艇

(比賽項目)

鎖定
賽艇(rowing)是由一名或多名槳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進的方向,運用其肌肉力量,通過槳和槳架簡單槓杆作用進行划水,使舟艇前進的一項水上運動。賽艇比賽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進行,舟艇上可以有舵手,也可以無舵手。賽艇比賽開始時,各艇在起航線後排齊。發令員發令後,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終點,以艇首到達終點的先後判定比賽勝負。 [1-2] 
賽艇運動起源於英國。1775年,英國制訂了首部競賽規則併成立賽艇俱樂部。1829年,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泰晤士河上舉行了首次校際賽艇比賽,這被視為現代賽艇運動的起源。1892年,國際賽艇聯合會在意大利成立。1900年,巴黎奧運會將男子賽艇列為比賽項目。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設立女子賽艇項目,此後,賽艇賽事日益多樣化,並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3] 
賽艇最高組織是國際賽艇聯合會,於1892年成立,總部設立在瑞士洛桑。 [3] 
中文名
賽艇
外文名
rowing
類    別
水上運動
起源地
英國
最高組織
國際賽艇聯合會
代表人物
史蒂夫·雷德格雷夫

賽艇項目歷史

賽艇運動起源於英國,17世紀泰晤士河的船工們經常舉行划船比賽。
1715年,為慶祝英王加冕,英國首次舉行賽艇比賽。
1775年,英國制定賽艇競賽規則,同年成立了賽艇俱樂部。
1811年,伊頓公學首次舉行八人賽艇比賽。
1829年,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首次舉行校際賽艇對抗賽,隨後該賽事影響力逐漸擴大,這一傳統便一直保留。
1846年,英國人在艇舷上安裝了槳架,增加槳的長度,提高划槳效果;1847年又將重疊板的外龍骨艇改裝成平滑的內龍骨艇,提高了賽艇速度。
1857年,美國的巴布科克發明滑座,運動員划槳時身體能前後移動,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國人將封閉式槳栓改為活動式槳環,增大划槳幅度。
1890年,英國制定類似現代的賽艇競賽規則。
1892年,意大利都靈成立國際賽艇聯合會,當時有6個會員。當年舉行第一屆歐洲賽艇錦標賽。此後,國際賽艇比賽一直在國際賽艇聯合會的領導下組織進行。
1896年,雅典奧運會將賽艇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但由於天氣惡劣臨時取消。
1900年,巴黎奧運會舉行了賽艇比賽,設6個單項。但當時的比賽規則不完善,比賽的距離、航道和比賽細則都不明確。
1923年,國際賽艇聯合會的總部由意大利都靈遷至瑞士。
1934年,國際賽艇聯合會規定比賽必須在2000米的直道上舉行,寬度至少可容納3條艇比賽。
1962年,瑞士舉行第一屆世界賽艇錦標賽
1975年起,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賽艇錦標賽。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首次設立了女子賽艇項目。
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將賽艇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
1988年,中國國家賽艇隊在漢城奧運會上獲得了一塊銀牌、一塊銅牌和一個第5名,打破過歐美選手在這個項目上的壟斷。
1996年,輕量級賽艇比賽及新規則被引入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女子同時設立了輕量級賽艇項目,比賽仍為14項。
1997年起,國際賽艇聯合會的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3-6] 
賽艇

賽艇硬件要求

賽艇競賽場地

賽艇比賽必須在靜水水面上進行。從起點到終點,應是同樣寬度的直航道。航道長2000米,寬度為13.5米。國際性賽艇比賽通常有6條以上航道。比賽的航道除有2000米的比賽距離外,還有適當的準備活動水域。終點線外至少留有100米的自由水域。航道兩邊,應各留有一條航道寬度的安全警戒水域。
航道由串聯在一起的浮標區分。浮標的間隔為10米或12.5米,浮標表面應該是柔軟的,直徑不得超出15釐米。整條航道上的浮標顏色呈規律分佈。浮標從起點至100米為紅色,從100米後至1750米為橙色或白色,從1750米後至終點為紅色。在整個賽道兩側每間隔250米應有明顯的距離標誌。 [7] 

賽艇競賽器材

賽艇是一種專門用於比賽、訓練的船艇,兩頭尖瘦、艇身狹長,艇身主要由玻璃鋼、碳纖維等輕質材料製成。最長的八人艇全長17-18米,最寬處為57釐米;最小的單人艇長8米,最寬處僅29釐米。安全球所在的位置為船頭,穩舵所在的位置為船尾。與龍舟等傳統船艇不同的是,賽艇槳手坐在艇上時,背朝着船頭,面對着船尾。在多人賽艇中,將每一個槳位從船尾至船頭進行編號。
槳是賽艇的重要配套器材,是供運動員划動賽艇前進的主要工具,一般用優質木材、碳纖維或兩種材料相結合製成。槳的一端為圓杆,稱為槳柄,划槳時運動員握住這一部分後拉和推槳;另一端為槳葉,呈斧形或柳葉形,其作用為抓住水中支點,利用槓桿原理,支撐船艇前進。
安全球
賽艇運動員背向前進方向,無法看見划行前方的情況。為了儘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規定在賽艇的船頭上必須安裝一個直徑為4釐米、用軟橡膠製成的白色圓球作為安全緩衝裝置,稱為安全球。
槳架
槳架通常由四五根鋁合金細管組合焊接而成,其外端是一個可以打開和閉合的槳環。槳放在槳環間,槳葉在水中,運動員划槳時,力量傳遞到槳栓柱上,利用槓桿原理推動賽艇前進。
腳蹬架
腳蹬架位於船艙的最前端,上有專門供運動員穿着的運動鞋,固定在船艇上,有助於運動員划槳時蹬腿發力。運動鞋的搭扣通常由一細繩相連,方便穿脱,在出現意外或翻艇時,運動員能很快地拉開鞋帶脱離賽艇,因此它被稱為安全繩腳蹬架的安裝位置和角度與划槳的入水角、出水角直接相關,正確安裝腳蹬架可以幫助運動員保持正確的划槳姿勢。
滑座
滑座又叫座板,以凹形的一側為後,朝着船頭的方向,其下端有四個相同的可以靈活滑動的輪子。滑座的順暢滑動有利於賽艇運動員充分運用腰背和腿部力量進行划槳。
滑軌
滑座下有兩條平行於賽艇縱軸的滑軌,滑座的四個輪子沿着滑軌前後運動,不同類別賽艇的滑軌間距和長度均有所差別。為了保證划水的有效長度,滑軌的長度一般為70-85釐米從靠近船頭處的滑軌頂端到垂直於槳栓柱橫聯線的長度不少於65釐米。
穩舵
穩舵是賽艇艇殼下部的固定裝置,狀如魚鰭,故又稱鰭舵。它一般用金屬製成,安裝在艇殼下面縱軸線上,靠近艇的尾部,起着控制行進方向、保持穩定的作用。 [6] 

賽艇項目分類

國際賽艇聯合會設立的世界賽艇錦標賽有23個項目,分4個級別。即男子公開級、輕量級,女子公開級、輕量級。每一個級別又按運動形式分單槳和雙槳;按參加人數分單人、雙人、四人、八人賽艇;有些項目還分有舵手、無舵手。為了簡化,各項目名稱用字母、數字和符號的組合來表示:“M”為男子,“W”為女子,“L”為輕量級,數字為槳手人數,“×”為雙槳,“+”為單槳有舵手,“-”為單槳無舵手。因此賽艇運動根據槳手人數、體重、操槳方式及有無舵手,可分成8種賽艇比賽項目。 [1] 

賽艇單人雙槳

艇長8米,寬20釐米,最輕重量14公斤。艇的兩側各裝有1支槳。划行時,運動員背對艇首,坐於前後滑動的坐板上,腿蹬臂拉。用左、右槳的划水力量控制航向。

賽艇雙人雙槳

艇身長約9.9米,前後兩對槳架,由2名運動員劃4支槳。划槳的方法與單人艇相同要求運動員步調一致、配合整齊。雙人雙槳艇也沒有方向舵,靠運動員左右兩手划槳來調整航向。比賽有男子公開級、女子公開級、男子輕量級、女子輕量級。

賽艇雙人單槳無舵手

艇長9.9米,艇身舷外左右各安裝一副槳架,前後交錯裝置。由兩名運動員各劃一支槳,一左一右。在配合上更要求整齊一致,無論用力大小、槳葉入水和出水的速度、划槳的幅度等都要默契協作。艇尾裝有方向舵的瞄準器和撥舵杆鋼絲繩。撥舵杆由連接在領槳手的腳蹬架上。運動員在比賽時,可以通過瞄準器來檢查自己的艇是否在航道上劃直了方向。如果發現偏航,可以用腳來撥動舵杆,調整航向。

賽艇雙人單槳有舵手

奧運會運會比賽項目,僅男子一種。艇長11-11.50米,槳架前後裝置,分左右單邊支撐。兩人各雙手握單槳柄同步划槳。艇首或艇尾有舵手位置,由舵手用軟柄舵操縱航向。舵手體重男子不得少於50公斤,不到此重量者需加沙袋補足,超過重量者不作犯規論。賽程為200以到達終點的先後定名次。

賽艇四人雙槳

四人雙槳有男子公開級、女子公開級、男子輕量級三個級別。艇身長12.5米,寬49釐米,重52公斤。艇尾有用綱索牽引的方向舵,連接於4號領槳手腳蹬架的右鞋底上。領槳手如發現偏航,只要轉動右腳,即可操縱艇的航向。四人雙槳艇的左右舷外槳架上各有4支槳,4名運動員的左右手各握支槳,要求動作整齊,同步划槳,其速度僅次於八人賽艇。

賽艇四人單槳無舵手

四人單槳無舵手有男子公開級、女子公開級、男子輕量級、女子輕量級4個級別。艇身長125釐米,寬49釐米、重50公斤。左右舷外各2個槳架,4支單槳前後交錯安置。艇尾也有由領槳手用右腳操縱的尾舵來控制航向。運動員兩手握一支槳,要求動作整齊、用力一致。這一項目目常是由八人賽艇中的部分槳手兼項。

賽艇四人單槳有舵手

四人單槳有舵手分男子、女子兩種。艇長13.5米,槳架左右交叉單邊支撐,艇首或艇尾有舵手位置,由舵手用軟柄舵操縱舵向,4人各雙手握單槳柄配合同步划槳。男子項目用男舵手,女子項目用女舵手。男舵手體重不得少於50公斤,女舵手體重不得少於45公斤,不到此重量者加沙袋補足;超過重量者不作犯規論。賽程為男子2000米,女子1000米。以到達終點的先後決定名次。是奧運會比賽項目。

賽艇八人單槳有舵

艇身重93公斤,長17-18米。為了方便運輸,已改進設計成為2-3段的拆卸型的艇身。有男子公開級、女子公開級和男子輕量級三種級別。在艇身舷外左右各安裝4個槳架,8個槳架前後左右交錯安裝。8名運動員雙手各握一支長槳,在舵手和領槳手的指揮下整齊地划槳。舵手的座艙在艇首或艇尾,用鋼絲舵繩操縱航向。八人艇是賽艇項目中速度最快的,男子公開級比賽2000米可以在5分30秒左右劃完,女子也只要6分鐘左右。 [8]  [17] 

賽艇相關規則

賽艇體重要求

男子輕量級單人雙槳運動員的體重不得超過72.5公斤;單人以上項目一條艇槳手的平均體重不得超過70公斤,每個槳手體重最多不得超過72.5公斤。女子輕量級單人雙槳運動員體重不得超過59公斤,單人以上項目一條艇槳手的平均體重不得超過57公斤,單個槳手體重最多不得超過59公斤,舵手的最輕重量為男子55公斤,女子50公斤,當體重不足時,應增加相應的加重物,放在離舵手最近的地方,加重物不得超過10公斤。輕量級運動員和舵手應在每天第一次比賽前1-2小時內稱量體重。 [5]  [4] 

賽艇出發和衝刺

當所有參賽舟艇在比賽起航線就位時,發令員會發出口令“兩分鐘準備”。此時,所有參賽選手都會等待發令員的指令。當發令員確認所有參賽選手和工作人員全部就位,會再次逐航道檢錄賽艇,以做最後確認。如果起點裁判員仍平舉白旗或開啓着白色燈,發令員則可發出“預備”的口令。如果起點裁判員的白旗放下或白燈熄滅,比賽不會開始。下達預備口令後不久,發令員會按下一個按鈕,蜂鳴聲響起,擋在每條賽艇前端的保護擋板會自動沉入水中,比賽正式開始。如果發現有人搶航;發令員將用鈴聲召回賽艇,重新比賽。兩次搶航犯規的賽艇將被取消繼續比賽的資格。每條賽艇的艇首通過終點線的時候,終點裁判員都要按下計時器,並拉響終點汽笛,以通過終點的順序判定名次。如有爭議將通過終點錄像進行判定。 [5]  [4] 
賽艇

賽艇比賽規則

比賽必須在靜水水面上進行。從起點到終點,應是同樣寬度的直航道。單條航道長2000米、寬12.5~13.5米。比賽的航道除有2000米的比賽距離外,起點還有適當的準備活動水域。終點線外至少留有100米的緩衝水域。 [19] 

賽艇競賽檢查

在賽艇比賽前,檢查組會對舟艇的重量,運動員的參賽資格、服裝顏色及體重等進行抽查。全國性比賽一般會在預賽前統一稱量舟艇的重量,但有些時候只進行抽查,這種抽查可以在賽前,也可以在賽後進行。若抽查不合格會立即取消比賽成績。 [19] 

賽艇起航規則

備賽運動員需划向起點附近,等待發令員宣佈:“某航道為x x 隊”時(1道xx隊),各個小組的賽艇即可進入自己的航道練習。 在全國比賽中,發令員一般會用英文宣佈賽道次序,如:Lane one xx隊。

賽艇時間提示

當距離比賽還有5分鐘時,發令員會報告剩餘時間,即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當宣佈:“還有3分鐘”時,各艇應划向自己的起航位置。當宣佈還有“還有兩分鐘”時,各個小組的賽艇應已經就位,對尚未就位的艇,會給予警告一次(等同一次搶航)。 [19] 

賽艇犯規處理

若在競賽中連續兩次犯規(兩次搶航或被各種原因警告過一次而又搶航一次)的賽艇,會被取消比賽資格,在不妨礙其他比賽者的情況下,離開航道返回。如果,此時其他的賽艇起航正確,可以不用召回全組。需要注意的是,每組比賽搶航總數不超過三次,第三次搶航的舟艇將被取消比賽資格。
在100米起航區內器材損壞的賽艇,需要及時舉手示意裁判,待裁判證實後,可召回重新起航。 [19] 

賽艇重要賽事

賽艇奧運會

賽艇比賽是奧運會上的一個項目,包括個人賽和團體賽。團體賽又分為雙人賽、四人賽和八人賽。比賽的距離為2000米,比賽形式包括單人賽、雙人賽、四人賽和八人賽。除了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由於風浪原因取消了賽艇比賽外,賽艇一直是奧運會競賽運動項目。女子賽艇比賽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首次亮相,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則首次設置了輕量級賽事。2024年巴黎奧運會將有502名賽艇選手參賽,其中男女各251人。這個數字包括了東道國席位(男女各1人)和參與席位(男女各2人)。參與席位的設立旨在確保奧運會賽艇比賽的廣泛參與。 [18] 

賽艇世界賽艇錦標賽

國際賽艇聯合會舉辦的國際賽艇比賽。首屆比賽於1962年在瑞士盧塞恩舉行,每4年舉辦一屆,從1974年開始每年一屆。1974年開始,世界賽艇錦標賽增加男子輕量級和女子無差別級,1985年增加女子輕量級。 [5] 

賽艇亞洲賽艇錦標賽

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賽艇賽事,每兩年舉辦一次。 [9] 

賽艇全國賽艇錦標賽

中國最高級別的賽艇賽事,每年舉辦一次。 [10] 

賽艇組織機構

國際賽艇聯合會:1892年在意大利都靈成立,1923年遷往瑞士,總部設在瑞士納沙特爾。1996年,其總部遷往瑞士洛桑。聯合會的宗旨是鼓勵合理發展賽艇運動,加強各國業餘運動員之間的友誼。 [3] 
亞洲賽艇聯合會:1982年11月在印度齊普爾成立,有14個會員協會。該聯合會舉辦的比賽有亞洲賽艇錦標賽。 [11] 
中國賽艇協會:1981年成立,原屬中國船艇運動協會。會址設在北京。任務是普及全國賽艇運動、提高技術水平;舉辦全國性比賽;擬定和公佈比賽規則;審查運動員資格;選拔和組織運動員國際比賽。 [12] 

賽艇代表人物

史蒂夫·雷德格雷夫,英國賽艇運動員。雷德格雷夫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和隊友一起奪得男子四人無舵手比賽的金牌,這是他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起連續第五次在奧運會上奪冠,從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連續獲得5屆奧運會冠軍的耐力項目選手。 [13] 
張秀雲,中國賽艇運動員。張秀雲曾獲得1993年世界錦標賽四人雙槳冠軍、1994年世界錦標賽四人雙槳2000米亞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雙人雙槳亞軍。 [14] 
朱智福,中國賽艇運動員。朱智福曾獲得2002年世界盃單人艇亞軍、2002年亞運會單人艇冠軍。 [15] 
鄭娜,中國賽艇運動員。鄭娜曾獲得2003年世界盃女子八人單槳第三、2004年世界盃女子八人單槳亞軍。 [16] 

賽艇相關術語

正力:各種類型船艇的動力來源,有的是發動機有的是風帆。無論是發動機驅動的螺施槳或一帆滿風吹着風帆,其動力都是連續不斷的。賽艇運動的推進力卻是斷斷續續的,因為運動員拉槳時,槳葉在水裏有力的作用,這時產生推進船艇前進的積極力量,這是正力。當槳葉出水後,船艇只依靠慣性力作用,這裏正力的作用消失。
負力:賽艇運動的推進力和其它船艇不一樣,當運動員拉槳時,槳葉在水裏可以產生積極的推進力。而槳葉出水後就沒有推進力的作用,而且由於滑座的運動和身體質量的方向轉換,對船艇產生一個很大的負力,這個負力對抗前進着的船艇,是一個消極力量。賽艇技術好與差的標誌之一,就是要限制消極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積極力量。
劃距:指比賽中每划一槳船艇移動的距離,即比賽全程距離除以該艇所劃的槳數。例如賽艇比賽全程為2000米,某艇共劃了250槳,説明其每槳的劃距為8米。因此劃距反映了運動員划水的效果,它與運動員的劃幅、槳頻等因素有關。初學者和青少年運動員應強調劃距,從每槳的劃分效果來改進划槳技術。
划槳週期:指次划槳動作的全過程。賽艇運動的划槳週期由槳葉入水、槳劃分、某葉出水、回槳所組成。從運動員的動作來説,是提槳、拉槳、按轉槳、推槳。整個划槳週期是連貫而不間斷的。
划槳節奏:指一個划槳週期內部各階段速度和力量的比例。在一個划槳週期中,通常要求拉槳快而回槳慢,拉槳用力而回槳時放鬆。例如,假定每分鐘劃40槳,則每一槳的週期為1.5秒。划槳節奏要求拉槳用0.5-0.6秒,而回槳要用0.9-1秒。划槳節奏是運動員技術是否合理的標誌。 [5] 
回槳:槳葉出水後,運動員兩手輕快流暢地把槳柄向前推出。當兩臂完全伸直把槳柄推過膝蓋後,滑座才起動向前移,同時上體也隨着自然前到下一槳的預備姿勢。整個回槳過程中,槳葉水平地在空間前移,離開水面約15-20釐米。回槳時要求身體平穩、自然、放鬆,動作比拉槳的速度相對要慢,回槳與拉槳的時間比例約為2:1。如果一槳的 週期為1.5秒,則回槳約需0.9-1秒,而拉槳為0.5-0.6 秒。由於回槳時較為放鬆,使運動員每次拉槳都能得到短暫的體力恢復。因此可以認為回槳與拉槳是放鬆與用力的交替。
拉槳:槳葉入水後,運動員的體重通過腿部用力傳遞到腳蹬架上,與此同時運動員動用各部分肌肉積極地拉槳。從肌肉用力的順序看,一般認為拉槳開始時主要依靠腿部力量,然後是背部肌肉,最後是肩臂積極用力。蹬腿拉槳開始時,滑座在滑軌上向艇首移動,這時要求運動員充分利用自身體重,有如懸掛在槳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傳遞到槳葉上去。從另一方面看,槳葉在水中的移動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好。在整個划槳週期中,拉槳階段是使賽艇推進的動力階段,這個階段要使運動員充分發揮其體能。
平槳:指運動員將槳葉平放在水面上,平槳時運動員身體放鬆,槳葉背面着水,槳葉的前面向天。平槳也是一種口令,當運動員在划進中,遇到障礙物或靠近碼頭需要停止划槳時,舵手或教練員可以用”平槳”口令,要運動員停止划槳。
按槳:拉槳後,兩腿在轉道上蹬直,軀幹在滑座垂直位置後仰35度左右。雙臂曲拉至膈肌部位,雙手用掌心輕奪槳柄移至腹部,用手腕關節作弧形下按動作,使槳葉迅速垂直出水。要求乾淨利落,動作快而輕巧。否則,槳葉掠水,會影響速度。這是賽艇划槳動作進入第2週期的準備過程。
槳葉入水:運動員在回槳以後,自然地使兩臂充分向前,槳葉的正面即划水面從向上已轉向向前,槳葉與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傾,利用槳葉的首身重量下落,兩臂和兩手則同時自然上抬,使槳葉切入水中,形成槳葉和槳頸沒入水中的最佳深度。這時運動員通過抬體和手臂牽拉,迅速使槳葉抓住水,同時把自身體重和力量完全傳遞到腳蹬架上,使船艇受到力的作用而推動向前進。槳葉入水是一個划槳週期的開始,要求動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沒有水花飛濺。
槳葉出水:在兩腿蹬直拉槳結束時,上體後仰大約25度,同時屈臂拉槳至膈肌部位。這時用掌心和掌根輕輕壓槳柄,作弧形的按轉動作,使槳葉從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並迅速轉成水平狀態。這一按轉槳的動作要求輕柔而迅速,使 槳葉出水時乾淨利落,沒有挑水或停頓的現象。因為拉槳結束後,船艇獲得了推進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槳葉出水的動作慢於艇速.就形成了槳葉擋水,從而影響艇的前進速度。
槳頻:指單位時間內的划槳次數。即比賽全程所劃的槳數除以比賽成績。從生物力學觀點看,船速是由划槳頻率和劃距決定的。這兩個變量又受到技術和器材等方面的影響。因此提高船速主要從劃距和槳頻兩個方面提高,但是槳頻不可能無限地增加,更不能為了增加槳頻而降低划水的效果。賽艇比賽的槳頻從30-40槳/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賽艇的槳頻為最高,尤以起航時的槳頻更為突出,甚至高達48槳/分。在訓練中不同的槳頻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訓練強度。
倒槳:賽艇正常划行時,運動員把槳葉放在水中,以槳葉正面拉槳,船艇則揹着運動員方向前時。倒槳時,正好相反,運動員把槳葉放在水中,以槳葉正面推槳,船艇向着運動員前方即尾方向划進。倒槳通常在離、靠碼頭或其它應急情況時運用。
提槳:將槳葉對水面轉為垂直角度時立即提槳柄,槳葉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槳頸為止。人體重心從蹬腳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後移,手臂與背肌同時間後用力牽拉。要求動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撐點,使舟艇受水支撐點的反作用力而被推向前進,是週期性划槳時發力的第一階段。 [13] 
參考資料
  • 1.    賽艇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20-10-23]
  • 2.    墨人主編.學生必備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文化·藝術:現代教育出版社,2011.05:第128頁
  • 3.    趙清剛編著.少年兒童百科知識 上: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05:第233頁
  • 4.    第16屆亞洲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編.廣州亞運會競賽項目通用知識讀本:廣東省出版集團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11:第200-204頁
  • 5.    劉勃含編著.青少年體育知識博覽:現代出版社,2013.03:第144-148頁
  • 6.    陳志偉,林致誠主編.大學體育: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09:第414-417頁
  • 7.    賽艇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0-10-23]
  • 8.    盧鋒主編.現代休閒體育項目活動指南: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12:第166-167頁
  • 9.    亞洲賽艇錦標賽我省獲3金  .山東省體育局[引用日期2020-10-23]
  • 10.    韓海濤.我國賽艇項目競技格局與發展趨勢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濟南),2019,(第1期).
  • 11.    吳兆祥主編.體育百科大全 45 新聞、獎勵、組織團體: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04:第150頁
  • 12.    周曉編著.體育大百科 30: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2:第28頁
  • 13.    葉鳴,陳藴霞,徐金山主編.高校體育欣賞教程: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10:第240-241頁
  • 14.    2004中國奧運代表團賽艇選手張秀雲  .中國賽艇協會[引用日期2020-10-20]
  • 15.    2004中國奧運代表團賽艇選手朱智福  .中國賽艇協會[引用日期2020-10-20]
  • 16.    2004中國奧運代表團賽艇選手鄭娜  .中國賽艇協會[引用日期2020-10-20]
  • 17.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賽艇項目競賽規程  .國家體育總局[引用日期2021-09-17]
  • 18.    賽艇  .CCTV[引用日期2023-08-17]
  • 19.    賽艇競賽規則 - 中國賽艇協會官方網站  .中國賽艇協會.2004-06-02[引用日期2023-08-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