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

鎖定
賽義夫·阿拉伯是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和第二任妻子索菲亞·法卡什所生。1986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下令對卡扎菲進行“定點清除”,美國戰機在轟炸卡扎菲住宅時,只有4歲的賽義夫·阿拉伯受了傷。 後於2006年被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錄取,畢業後在慕尼黑居住了一段時間。2011年4月底,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在空襲中喪生。
中文名
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
外文名
Saif al-Arab al-Gaddafi
別    名
阿拉伯之劍
國    籍
利比亞
民    族
柏柏爾人
出生日期
1982年
逝世日期
2011年4月30日
畢業院校
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
出生地
利比亞的黎波里
信    仰
伊斯蘭教
父    親
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母    親
索菲亞·法卡什

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人物軼事

賽義夫·阿拉伯特別喜歡名車。常開着自己的座駕法拉利在慕尼黑街頭兜風。2008年,因為駕車狂飆的聲音太大,還在讀大學的賽義夫·阿拉伯被當地民眾告到警察局。此事最終經調解了結。德國媒體還透露,賽義夫·阿拉伯喜歡逛夜店,一次因為交女朋友在夜店大打出手。2008年,賽義夫·阿拉伯還因涉嫌非法持有武器被警方調查。
利比亞爆發內戰後,賽義夫·阿拉伯被卡扎菲派到了前線打擊反對派。當時有西方媒體報道稱賽義夫試圖叛變,但利比亞官方對一説法不予置評。

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空襲喪生

利比亞政府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2011年4月30日午夜緊急召開記者會,宣佈卡扎菲的最小兒子賽義夫·阿拉伯及3個孫子在當天西方聯軍對首都的黎波里的空襲中喪生。卡扎菲本人和他的妻子當時也在遭空襲的住宅內,但躲過一劫。
卡扎菲的這處住所位於的黎波里西部的加爾古爾區,周圍都是普通民宅。空襲發生在當地時間4月30日晚8時左右(北京時間5月1日凌晨2時左右)。
事發後,利比亞對外新聞總署組織了部分記者前往現場進行採訪,拍攝空襲後的場面。
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 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
這是一幢三層的建築物,在空襲中部分被炸燬。在一層被炸燬的房間裏一片狼藉,鋼筋裸露,牆壁上有被炸彈貫穿的大洞,混凝土碎塊飛濺得到處都是。
另外一間房間內還有一枚沒有爆炸的炸彈。報道員在現場瞭解到,該處住宅當天共遭到3枚炸彈的襲擊,其中兩枚炸彈爆炸。
報道員在採訪前並不知道賽義夫·阿拉伯在空襲中喪生,當時現場已是人去樓空,沒有看到死者的遺體。穆薩·易卜拉欣是在報道員採訪回來後召開記者會宣佈這一消息的。
空襲發生後,的黎波里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抗議示威遊行,表達對西方聯軍空襲平民住宅區的憤怒和對卡扎菲及其家人的支持和同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