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賬表核對

鎖定
賬表核對是指將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數據與有關的賬簿相核對,以判斷報表各項目的數據是否存在差錯,報表是否如實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1] 
中文名
賬表核對
外文名
balance of account
含    義
會計賬簿與報表有關內容相核對
核對內容
3項
依    據
賬表之間的相互關係

賬表核對具體內容

賬表核對主要核對以下內容:
(1)核對會計報表中某些數字是否與有關總分類賬的期末餘額相符。
(2)核對會計報表中某些數字是否與有關明細分類賬的期末餘額相符。
(3)核對會計報表中某些數字是否與有關明細分類賬的發生額相符。
進行賬表核對時,查賬人員必須熟識賬與表中的項目或內容發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勾稽關係。例如:“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賬户餘額與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項目有直接的對應關係。如果不瞭解這些關係,查賬人員是無法從查賬中發現問題的。
賬表核對的重點是對賬、表所反映的金額進行核對,通過賬表核對,可以發現或查證賬表不符或雖相符卻不合理、不合法的會計錯弊。
進行賬表核對,必須熟悉賬與表中的哪些項目或內容發生直接或間接的對應勾稽關係。

賬表核對舉例説明

如在編制會計報表時,將來自會計賬簿中的某個或某些數字填錯,造成賬表不符。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資產負債表編制過程中,則造成了資產與負債權益總額不等,一般編表人員就會以此為線索進行賬表核對,查出錯誤。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利潤表的編制過程中,則會導致利潤額的虛增虛減,但不會像在資產負債表中那樣出現不平衡,所以在查證中一般不易發現疑點。因此,有些公司為了欺騙上級或主管部門,多報或少報利潤額,往往在編制利潤表時,多寫或少寫某個或某些數字。此類問題通過賬表核對即可以查證出來,但是不易引起注意。所以,查證人員審閲、調查有關會計資料或有關情況時,應注意尋找被查單位有無賬表不符的疑點。有時賬表雖然是相符的,但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某單位為了調高或調低利潤,便在計算銷售成本上做文章。為了提高或壓低銷售成本,故意虛增虛減庫存商品。為了達到調節庫存商品的目的,在賬上虛設待處理財產損益,並據此填制資產負債表中的“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或“待處理固定資產淨損失”項目,賬表是相符了,但該項目或賬户所反映的內容是虛假的,因此在進行查證時應通過賬證、證證、賬表三者之間的核對發現並查證問題。
再例如,“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賬户餘額與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項目有直接的對應關係。又如,對於商業企業來説,庫存商品應根據其採用進價核算制還是售價核算制來決定賬表中相應項目有怎樣的對應關係。如採用進價金額核算制,則“庫存商品”賬户餘額與資產負債表中的“庫存商品”科目就有着直接的對應關係;如採用售價金額核算制,則“庫存商品”賬户餘額與資產負債表中的“庫存商品”科目之間就有着間接的對應關係,即“庫存商品”餘額減去“商品進銷差價”賬户餘額後的差額應為資產負債表中“庫存商品”科目的金額。類似這種情況,在賬表對應關係中還有很多。因此在進行賬表核對時,應根據賬表項目的不同內容,確定其存在怎樣的對應關係,由此來決定核對工作應當如何進行。
參考資料
  • 1.    羅傑.審計實務: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03:第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