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質子寬帶去偶

鎖定
質子寬帶去偶也稱噪聲去偶(proton noise decoupling)。使所有氫對碳核的偶合影響全部消除,每種碳核在圖譜上均表現為一個單峯。
中文名
質子寬帶去偶
外文名
proton noise decoupling
所屬學科
化學
所屬領域
化學物理

質子寬帶去偶相關知識

碳譜的化學位移
碳譜與氫譜的基本原理相同,化學位移定義及表示方法與氫譜一致。所以內標物也與氫譜相同, 統一用TMS作為碳譜化學位移的零點。
影響碳譜化學位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雜化效應、誘異效應及磁各向異性等。而且磁各向異性中的順磁屏蔽效應占主導作用,它使碳核的核磁共振倍號大幅度移向低場。
值受碳原子雜化影響順序與
平行。
屏蔽常數的順序為:
>
>
。碳譜的化學位移為
在-2.1~43,
在100~165,sp-c在67~92。取代基電負性對α位亞甲基的影響也與
平行。隨着取代基電負性的增大,去屏蔽增大,α 碳化學位移增大;而對β位的影響,近似為一常數。各類碳的化學位移順序與氫譜中各類碳上對應質子的化學位移順序大體一致,若質子在高場,則該質子連接的碳也在高場;反之,若質子在低場,則該質子連接的碳也在低場。 [1] 
去偶方法
碳與其相連的質子偶合常數很大,大約在100~200HZ。碳與氫的偶合使得碳譜很複雜,不易辨認,在實驗中往往採用各種去偶方法,對某些或者全部偶合作用加以屏蔽,使譜圖簡單化。目前所見的碳譜一般都是質子去偶譜。一般採用三種去偶法:氫寬帶去偶,偏共振去偶和選擇性質子去偶法。 [1]  [2]  [3] 

質子寬帶去偶具體方法

質子寬帶去偶也稱噪聲去偶(proton noise decoupling)。是在掃描時,同時用一個強的去偶射頻在可使全部質子共振的頻率區照射,覆蓋全部質子的共振頻率,使所有氫對碳核的偶合影響全部消除,因此,每種化學等價的碳核在圖譜上均表現為一個單峯,即一條譜線。 [1] 
其他核比如:D,
對碳的偶合一般還存在,峯的重數由核的個數和自旋量子數
決定,用2
+1計算,即
=1,
=1/2;
=1/2;因此,基團
有2n+1個峯,
有三個碳峯;基團
有n+1個峯,如基團
有四重峯。
在分子沒有對稱因素和氘,F和P等元素時,每個碳原子都只出一個峯,互不重疊。並且由於多重偶合峯合併成了單峯,提高了信噪比,提高了信號強度,更容易得到。去偶時伴隨有NOE(nulear overhauser effect)效應,使碳核的信號強度增強。一般增強1~2倍。但由於NOE作用不同,峯高不能定量反應碳原子的數量,只能反映碳原子種類的個數。 [2] 

質子寬帶去偶特點

靈敏度低 :為
的1/6700,
的天然丰度只佔1.108%,所以含碳化合物的
NMR信號很弱,需要藉助FT-NMR。但PFT-NMR扭曲了信號強度,不能用積分髙度來計算碳的數目 。
分辨能力高 :譜線之間分得很開,容易識別;
化學位移範圍大:0~300 ppm,是NMR譜的20~30倍 。
自然丰度低 :不可能同時有兩個
出現在一個分子中,不必考慮
的偶合,只需考慮
-
偶合;
無法區別碳上連接的
核數目 。
掌握碳原子,特別是無H連接時的信息,確定碳原子級數。
容易實現雙共振實驗。
準確測定馳豫時間,可作為化合物結構鑑定的波譜參數,幫助指認碳原子。
質子去偶譜的缺點是不能獲得與碳核直接相連的的偶合信息,因而也就不能區別伯、仲、叔碳。 [2] 
參考資料
  • 1.    分析化學 第七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李發美 2012-05
  • 2.    藥物的波譜解析 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明 2001-01-01
  • 3.    FX-100NMR譜儀上的MLEV-16寬帶去偶實驗 沙朝晨; 裴奉奎; 高新風; 陳宜宜 第四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198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