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后祖祠

鎖定
天后祖祠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山亭鄉港裏村,祖祠始建於宋代,由照壁、山門、拜亭、正殿、後殿五大建築組成,額稱“天后祖祠”。 [1]  [7] 
據《敕封天后志》載:“世傳祠內室像,系異人妝塑,各處供奉之偈,皆不能及”。因祠內前殿供大會供奉媽祖室像。額稱“天后祠”,後殿供奉聖父母及其先代牌位,額稱“林氏祖祠”,故尊為“天后祖祠”。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祠壞,朝廷內官司奉旨赴港整修致祭,稱“天妃祖祠”。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賢良港天后祖祠被授予“省對台交流基地”。 [4] 
中文名
天后祖祠
地理位置
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山亭鄉 [1] 
供奉主神
媽祖 [1] 
始建朝代
宋代
認    證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后祖祠廟宇簡介

賢良港天后祖祠位於莆田秀嶼區山亭鄉港裏村,座北朝南。祖祠建於宋代,原為林氏宗祠,在媽祖(987)昇天後,開始祭祀媽祖,遂成為最早媽祖廟之一,與湄洲島媽祖祖廟遙遙相望。賢良港又名“黃螺港”,今名港裏村,原為莆田縣忠門鎮所轄,現為湄洲灣北岸山亭鄉所轄。賢良港天后祖祠裏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 [1] 

天后祖祠歷史沿革

天后祖祠
天后祖祠(2張)
順治十八年(1661年)以對抗明鄭宮事行動,沿海截界清野,村人及媽祖室像內遷涵江。康熙二十年(1681年)復界,祠已盡毀,裔侄孫麟火昌發起重建,向涵江人迎回媽祖室像,涵人拒之,雙方因請王交卜,得九十九聖王交,涵江人逐具船禮送室像還港。康熙二十三年,敕封天后。時祖祠受風吹蟻蝕、瓦漏牆傾,由台灣鳳山縣教職林霈發起募捐,相地於祠址後山重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九月建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奉聖春秋兩祭,載入禮典。1958年大鍊鋼鐵運動中,祠夷為平地,室像賴村嫗搶救,得於倖存,1984年村民集資按原式重建,到1988年2月2日(農曆丁卯年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告竣大典。今祠內保存宋代媽祖室像,清乾隆石刻碑記及附近的“媽祖故居”、“受符井”、“八封井”、“連礎面柱”等宋代文物。1989年闢為“莆田縣賢良港天后祖祠遊區”,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台灣等各地媽祖信徒來“螺港尋源、竭祖朝聖”的進香團、考察團絡繹不絕,並解囊資建“三門碑坊”、“鐘鼓樓”、“通賓閣”,使祠宇日臻完善、壯觀。

天后祖祠建築佈局

天后祖祠 天后祖祠
天后祖祠是賢良港標誌性的建築羣之一,它幾經修建,完整地保持了宋代風格和特色。最近一次修復是在1984年,由山門、鐘鼓樓、拜亭、正殿、後殿五大建築組成,佔地總面積615平方米,建築面積580.56平方米。山門由三座大門組成,正中門上橫眉“神昭海表”為清雍正手書,右門橫眉“海國安瀾”為嘉慶手書,“澤覃海宇”為道光手書;背面的正中為乾隆御題的“佑濟昭靈”、咸豐御題的“恬波利運”和光緒御題的“與天同功”。中門對聯為“忠信涉波濤周曆玉洲瑤島,神明昭日月指揮水伯天吳。”側門的對聯曰“風轉舵摧屢救吾民之厄,火流水淨常全蕃舶之危。”“佑國庇民濟天地東南之險,噓風吸雨統江淮河海之宗。”
祖祠正殿為抬梁式歇山頂制式,面闊三間,進深二間,飛檐翹角,金碧輝煌。懸掛“翊靈綏佑”“靈昭海表”等匾額,柱上鐫刻楹聯“神鐘螺港靈著湄洲莆陽存聖蹟,爐飛仙洋駕駐東井榕北頌娘恩。”“千年香火猶存港裏祖姑瑞生地,百世功勳鼎立湄洲天后淨化宮”。
媽祖木雕軟身寶像端坐正殿中央,冕旒執圭,面部慈祥。據載:“世傳祠內寶像,系異人妝塑,各處供奉之像,皆不能及。”
後殿為林氏宗祠,供奉媽祖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媽祖父母的兩尊塑像和媽祖兄姐的牌位,額稱“林氏祖祠”,尊為“天后祖祠”。後殿的照壁上刻有明代太子少保刑部尚書林俊撰寫的《族範》。此外,天后祖祠還保存着清乾隆五十一年林清標撰寫的《重建天后祖祠記》和清代《歷朝褒封徽號》兩通碑刻。
鐘鼓樓為八角形三層建築,是1993年台中縣大甲鎮瀾宮捐建的。左邊的鐘樓聯曰“鐘鳴五鼎樂,日麗萬年樓”,右邊的鼓樓聯為“奉觴獻文祖,擊鼓來馮夷”。儀門端莊肅穆,拜亭正前端安放香爐,此拜亭是世界所有媽祖宮廟中最為獨特的建築。據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聖旨諭天后本籍祠,令地方官春秋二祭,此拜亭就是供地方官祭拜之用。 [2] 
觀音閣
2018年2月4日,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舉行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觀音閣開光典禮。來自印尼、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200多家媽祖宮廟和內地300多家媽祖宮廟信眾代表逾千名媽祖信眾參加開光儀式,影響深遠。
隨着媽祖文化的不斷弘揚,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媽祖文化建設工程,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海內外媽祖信眾的熱忱捐助下,成果不斷。2018年2月4日,祖祠又一標誌性建築——觀音閣順利告竣。當日,由海內外信眾捐建,佔地500平方米,歷時四年耗資1200多萬元興建的觀音閣正式揭牌。總高度達11.38米的觀音神像和閣內的2000多尊佛像以“聖尊神燈”燦爛、威嚴地展現海內外媽祖信眾面前。
據瞭解,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木雕觀音像,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世界第一大佛的設計製作者、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協會副會長、著名民間雕塑工藝大師林勝標設計雕刻。觀音像高11.38米,其中底座高2.19米,寓意觀音誕辰日,像高9.19米,寓意觀音出家日。同時,大殿內還安座有2677尊微型觀音大士金尊。 [8-10] 
             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木雕觀音像 莆田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木雕觀音像

天后祖祠文物遺存

賢良港祖祠中保存的文物有:敕封天后祠直匾、清代奉旨春秋諭祭牌、《歷代褒封徽號》碑刻、清乾隆五十—年《重建天后祠記》碑刻、《歷朝褒封徽號》碑刻、《敕封天后志》的“天后本系世系考”、《天后志》中的“賢良港祖祠考”、清林清標《敕封天后志》序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奉旨“春秋諭祭”牌:這是天后祖祠保存下來的清代文物,清康熙的五十九年(1721)奉旨出使琉球(台灣)的翰林院檢討海寶、編修徐葆光聯名上奉朝廷,將祭祀媽祖列入國家祭典,准許地方官員按照媽祖的誕辰和昇天日來進行春秋二祭。這塊奉旨“春秋諭祭”牌就是興化知府官員來賢良港天后祖祠朝聖的物證。“重建天后祠記”碑刻也是清代文物,記載清乾隆五十年間,台灣安平鎮官民募資重建天后祖祠的歷史,當時祖祠因受風摧蟻食,瓦漏牆傾,村民就相中了祖祠後山上的一塊地方要重建。裔孫惠安縣教諭的林清標知道後就命其當時在台灣鳳山縣當任教職的長子林霈就在安平鎮募資這筆修款,乾隆的五十一年(1786)的九月這座天后祖祠得以建成,這塊石碑就把這段歷史完整的鍥刻在上面,以此可見,祖祠在很早以前就跟台灣有過來往互助。清代“歷朝褒封徽號”碑刻:刻的就是從宋代到清朝歷代皇帝先後敕封媽祖由“夫人”“妃”“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的封號。 [6] 

天后祖祠祖祠匾額

賢良港天后祖祠匾額
港裏天后祖祠的33塊匾額中,主要有:
世德鍾祥(乾隆壬子年陽月吉旦立,賜進士裔侄孫清標題)
忠孝流芳(歲次丁卯年季冬立,賜進士榮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裔侄孫堯俞書)
螺港尋源(台灣大甲鎮瀾宮歲次已巳年夏梅月吉旦) [3] 

天后祖祠歷史記載

位於湄洲島一水之隔的大陸岸賢良港(今忠門鎮港裏村),一名紅螺港。這裏是媽祖出生地,宋代媽祖受朝廷敕封為祖姑,林默昇天之後,在賢良港林氏祖祠祀祖姑木雕神像。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祖祠圮壞,欽命太監至賢良港整修致祭;嘉靖年間(1522~1566年),沿海遭倭寇騷擾,村裏民居盡被焚燬,獨此祖祠倭寇不敢侵犯。
清初截界,祠廢。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復界後重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奉旨:“天后本籍宗祠令地方官春秋二祭,載入祀典”;嘉慶元年(1796年)贈封先代;嘉慶八年(1803年)奉旨敕封三代考妣為積慶公、積慶公夫人。莆田地方官以賢良港距城80華里,交通不便,自乾隆年間即就城內文峯宮舉行春秋祭祀,港裏林姓子侄領辦具祭。時祖祠受風雨蟻蛀,瓦漏牆傾,遂擇於原址的後山高地重建。邵州裔孫惠安縣教諭林清標(雍正朝太僕寺卿林源之子),寫信給其長子(時任台灣府鳳山縣教職)林霈,就台灣募捐修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九月建成。今祠中還存有林清標寫的《重建天后祠記》石刻。
1958年,祠宇殿祖姑像被一老婦取藏。1984年於舊址按原式重建。祠附近還有傳説的媽祖父母求子的接水亭和媽祖幼年窺井得符的“受符井”,以及媽祖故宅遺址。

天后祖祠民俗活動

1987年後,台灣媽祖信徒來湄洲朝拜媽祖的必到賢良港天后祖祠進香。大甲鎮瀾宮于山亭路口建起1座“媽祖誕生地”石碑坊;1989年農曆九月初九日,組織千人進香團迎請聖父母寶像首次渡台,安奉於鎮瀾宮,飛機抵台時,在機場迎接的媽祖信仰者達3萬多人。台灣新港奉天宮捐建1座2層的迎賓閣於祠左供來港進香的台胞住宿。1990年台灣信徒劉榮周捐建1座3樓3門的石碑坊。

天后祖祠所獲榮譽

賢良港天后祖祠相繼被列為莆田市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八閩名祠、福建省對外交流重點保護單位,港裏村被省政府列為“ 歷史文化名村”,“海祭媽祖”等民俗活動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