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賈芝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詩人,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

鎖定
賈芝(1913年12月12日—2016年1月14日) [26]  ,出生于山西省襄汾縣南侯 [5]  ,原名賈植芝 [3]  ,漢族,詩 [14]  ,民俗學 [6]  ,民間文藝學 [2]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 [1]  ,生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究員。 [14]  [31] 
賈芝於1938年從西北聯合大學畢業,後奔赴延安,入讀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分配至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編譯室從事翻譯工作 [4]  ;1943年調任至延安大學中學部,歷任教導員、教員、支部書記;1948年調任至延安大學,歷任文藝系秘書、系副主任、系總支書記;1949年5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局編審處編審組副組長;1951年參與創辦人民文學出版社,任古典、民間文學編輯室副主任、支部書記;1953年調入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8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創辦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任社長;1982年12月離職休養 [25-26]  ;1983年9月率領中國民間文學考察組赴芬蘭、冰島考察; [3]  2006年7月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 [30]  ;2016年1月14日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1]  [4] 
賈芝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漢族的民間傳説、民間故事以及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等 [5] 
中文名
賈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省襄汾縣南侯
出生日期
1913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
2016年1月14日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拓荒半壁江山》《水磨集》
主要成就
2006年7月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
原    名
植芝

賈芝人物生平

賈芝 賈芝
1913年12月12日,賈芝出生于山西省襄汾縣南侯 [5] 
1929年7月,在伯父的資助下,到太原成成中學讀書。
1932年,考入中法大學孔德學院預科高中。
1934年,入讀於中法大學社會科學系。
1935年,出版《水磨集》。
1936年,參加“一二·九”學生抗日救亡運動。 [14] 
1937年,回鄉探親,因七七事變發生而不能返回北京,只好借讀於西北聯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
1938年,從西北聯合大學畢業;後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懷抱,入讀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後分配至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編譯室從事翻譯工作 [4] 
1943年,調任至延安大學中學部(現延安大學附屬中學),歷任教導員、教員、支部書記。
1946年—1947年,負責籌建延安中學。 [4] 
1947年,創作作品“播谷鳥第三章”。
賈芝 賈芝
1948年,調任至延安大學,創辦延安大學文藝系,歷任文藝系秘書、系副主任、系總支書記。 [3] 
1949年,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5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局編審處編審組副組長。
1950年,創辦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創編《民間文藝集刊》。
1951年,參與創辦人民文學出版社,任古典、民間文學編輯室副主任、支部書記。
1951年—1952年5月,到廣西參加土地改革。
1953年,調入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955年,創辦《民間文學》。
198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創辦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任社長。
1981年,參與創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
1982年,創辦《民間文學論壇》;作為中國民間文學代表團團長赴日本訪問 [26]  ;12月,離職休養。 [25] 
1983年9月,率領中國民間文學考察組赴芬蘭、冰島考察。
1993年,創作作品“詠播谷鳥”。
2002年1月,到廣西宜州考察劉三姐故鄉;9月,到江蘇常熟白茆鄉考察白茆山歌,到蘇州吳縣考察民間工藝;11月,到湖北宜都青林寺考察謎語村。
2004年3月,到河北趙縣考察“二月二”民俗節日。 [3] 
2006年7月,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30] 
2016年1月14日,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1]  [4] 

賈芝主要成就

賈芝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33年與泉社詩友攝於中法大學孔德學院 1933年與泉社詩友攝於中法大學孔德學院
1950年,賈芝開始組織多民族的民間文學採集、出版和研究工作;1980年,着重於歌詞方面的審稿;1982年,提出在普查的基礎上,編纂《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民歌、民謠集成》《中國諺語大觀》;1984年,討論了集成的指導思想、要求、體例和組織工作。自此民間文學集成工作在中國各地區、各民族進入全面的普查階段;1987年,民間文學集成開始省卷審稿。對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國歌謠集成》卷本進行逐字逐句閲讀,並提出修改意見。 [24] 
賈芝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民間文藝學等問題;還撰寫了許多種民間文學各個形式的研究文章,傳説、故事、歌謠、神話、曲藝、史詩等都在他的研究視野 [4]  ;賈芝提出“全面蒐集、重點整理、大力推廣、加強研究”的工作方針,強調“忠實記錄、慎重整理”的原則,指導民間文學工作。 [13] 
賈芝(中)與國際民間敍事研究會主席雷蒙德交談 賈芝(中)與國際民間敍事研究會主席雷蒙德交談 [3]
賈芝一生致力於三個對接:
一、學者與民眾的對接。賈芝説民間文學是民眾的文學,研究民間文學就得做到與民眾對接。不是僅僅把他們當成研究對象,而是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他們融為一體完成心與心的交流。只有這樣,採錄的作品才能保持原生態,這樣昇華出的理論才具有指導實踐的價值。 [21] 
二、書齋與田野的對接。賈芝秉承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精神,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完全不同於某些西方學者的純理論研究。他多年來深入民間,活躍在田野上。他的論文不是書齋裏的苦思冥想,大多是在回答解決民眾實踐問題時成篇的 [21]  ;1980年10月,賈芝用了50天的時間,在廣西柳州、柳城、金秀大瑤山、融水大苗山、三江侗族自治縣;雲南楚雄、保山、大理、德宏、瑞麗等地的20餘個縣鄉講學、調查、採風;1981年到內蒙古賽罕塔拉、滿都拉圖考察那達慕;1983年到甘肅、青海的蓮花山康樂縣、和政縣和臨夏“花兒會”採風;1984年到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9年赴甘肅涇川縣王母娘娘瑤池。 [3]  [21] 
三、民族與世界的對接。 [21] 
  • 學術論著
賈芝主持編輯出版的著作有《中國民間文學叢書》《中國歌謠選(上﹑下集)》《中國民間故事選(三集)》《延安文藝叢書·民間文學卷》《中國新文藝大系·民間文學集》《中國解放區文學書系:説唱文學編》《延河兒女(二集)》 《炎黃匯典·民間傳説卷》《新中國民間文學五十年》《中國歌謠集成(三十省卷本)》《白龍黑龍:中國民間故事》;譯著有《磨坊書簡》《米特利亞·珂珂爾》《深夜》 [3]  ;撰寫了許多種民間文學各個形式的研究文章,如“老蘇區的民歌”“評新曲藝的創作”“論採風”“民間傳説劉三姐的新形象”“民間故事的魅力”“關於孟姜女的故事研究”“陶瓷和陶瓷的傳説”等。 [29]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1935年
水磨集
北平泉社
1963年
1981年
《新園集》
1994年
《播谷集》
1996年
《賈芝詩選》
2009年
賈芝集
2012年
參考資料 [26]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1年
《播谷集》 [26]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最高榮譽獎
2014年
《拓荒半壁江山 [16] 
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著作獎

賈芝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賈芝指導培養的學生有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國務院原總理李鵬 [18]  ,民間文藝學段寶林 [5]  ,中國散曲研究學會原副會長呂薇芬等。 [20] 

賈芝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5年
“卡勒瓦拉”銀質獎章 [13] 
芬蘭政府
1988年12月
老有所為精英獎 [28] 
2000年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成就獎 [7]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2006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 [30] 
中國社會科學
2006年11月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屆榮譽委員 [9]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07年11月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終身成就獎 [8]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國際民間敍事研究會資深榮譽委員 [1] 
國際民間敍事研究會

賈芝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0年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秘書組組長 [3] 
1950年3月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11] 
1955年
《民間文學》執行副主編 [3] 
1961年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秘書長 [4] 
1979年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 [4] 
1981年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會長 [26] 
1982年
《民間文學論壇》主編 [3] 
1983年
《中國民間口頭文學集成》副總主編 [11] 
1986年5月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副總主編 [7] 
1991年
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 [26] 
2006年4月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七屆名譽主席 [10] 
-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 [1] 

賈芝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賈芝與弟弟等人合影留念 賈芝與弟弟等人合影留念
賈芝出生于山西襄汾縣古城鎮侯村,侯村有“三村六院”之説,賈家即是其中之一“院”。賈氏在他出生之時,正處於經濟上升期,他的伯父曾任當時亞細亞石油總公司的中方董事,賈芝的父親在南侯村負責家裏的田地,同時擔任村裏的水利工程負責人,他家在當地被稱為“善人賈家”,在村裏廣施救助。賈芝作為長孫,全家都很重視,更是他奶奶的掌上明珠 [5]  ;賈芝兄弟姐妹共4人,他是長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 [27] 
  • 婚姻家庭
賈芝和李星華上世紀30年代攝於北京 賈芝和李星華上世紀30年代攝於北京
1936年,賈芝與李大釗的長女李星華結婚,兩人育有森林、曉林等兩兒四女 [19]  ,1979年12月李星華去世;賈芝第二任妻子的名字是金茂年。 [3] 
  • 進步青年
賈芝7歲開始上私塾小學。後在太原成成中學讀書,成成中學有不少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教員思想都比較進步,文學課也受新文學思想的影響。賈芝在這裏讀書三年,閲讀了一些進步文學家的作品,知道了魯迅、郭沫若等革命文學家。賈芝自幼受祖母和母親的影響,中學時期即已熱心於詩歌創作,大學期間更成為他詩歌創作的活躍時期。 [4] 
  • 手足兄弟
2002年,賈芝(左)、賈植芳在復旦大學合影 2002年,賈芝(左)、賈植芳在復旦大學合影
賈芝的弟弟是作家、翻譯家賈植芳。兄弟倆相差兩歲,雖然是同胞兄弟,但兄穩且痴,弟俠且野,性格迥異,孩童時期,哥哥賈芝就顯得文靜儒雅,弟弟賈植芳則調皮頑劣。1929年7月,兄弟倆一起到太原求學,1932年,兄弟又考到北京,賈芝進入中法大學孔德學院高中部,賈植芳考入美國教會學校崇實中學高中部。 [3] 

賈芝人物評價

“賈芝是現代民間文學界德高望重的老專家。”(中國民族文學網評) [1] 
“‘民間文學之子’——賈芝。”(《中國藝術報》評) [12] 
“賈芝是成就卓著的民間文藝學家、民俗學家。他是新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他一貫注意挖掘民間文化資源,為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興起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光明日報》評) [2] 
“賈芝不迷官場迷民間,不戀權力戀‘草根’,始終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民間文化工作方向,並不斷規劃其宏偉的藍圖,一直守望着中國文化的半壁江山。他和他們那一代創業者給後人留下了人民文化的一個組織系統、一支雄勁隊伍、一門新生學科、一種合理結構、一方廣闊天地。他還在‘雙肩挑’的實際工作中形成了獨特的學術理念與學術方式,以一己之犧牲成全了整個事業之繁榮,舉一個人的心力參與推動了全民族的民間文藝、民間文化、民族文學的自覺。”(時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白庚勝評) [13] 
“賈老(賈芝)的生平很像這個時代一支宏大的樂曲,這裏或許有委婉,有悽愴,但更多的是激昂慷慨,樂觀向上,很多同時代人也會在這支樂曲裏找到自己在不同時期的音符。”(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評) [13] 
“賈芝是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民間文學事業碩果僅存的世紀人。”中國民俗學會評) [14] 
“他(賈芝)是中國民間文藝發展的開拓者、領導者之一,在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相關學術領域著述頗豐。”浙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評) [15] 
“賈芝為人性格直率,平易近人,當官不像官,沒有架子,但不失學者的氣質。”(中共樂亭縣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評) [17] 
“賈芝是中國當代成就卓著、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民間文藝學家、民俗學家。他始終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民族民間文學藝術的發展,並以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致力於中國文學藝術的探索與創新。作為新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開拓者,他一貫注重挖掘民間文藝資源,建立和發展新學科,為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興起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賈老一生獲得過無數榮譽和頭銜,在中國國內外享有盛譽,然而他卻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作風嚴謹,充分體現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我們民間文藝工作者學習的榜樣與楷模。”(時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評) [22] 
“賈芝是文藝界的國寶,為國家的民間文藝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時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評) [23] 
“賈芝將中國民間文藝事業作為自己的生命,他是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發展的見證人。”(《中國社會科學報》評)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