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賈志清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

編輯 鎖定
賈志清,女,1968年6月1日出生,碩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綜合治理技術、沙區優良抗逆樹種選育及其營造配置技術、困難地植被快速恢復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後參加主持了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高新技術“863”研究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國家林業局課題和水利部專項等課題20多項。
中文名
賈志清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8年6月1日
畢業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
代表作品
渾善達克沙地防沙治沙綜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評價
職    稱
研究員

賈志清人物經歷

編輯
1996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林業局德援項目造林專家,中國森林水文學會理事等職。

賈志清主要貢獻

編輯

賈志清主要研究領域

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荒漠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在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林業科技專項支持下,已在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山西、遼寧等地設立了不同類型防沙治沙技術試驗示範區,重點開展了綜合防治技術體系、植被恢復機理與防治效果評價等方面的研究;
(2)沙區優良抗逆樹種選育及其營造配置技術研究:在國家高新技術研究“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林業局“948”項目和林業科技專項支持下,針對高寒區、乾旱風沙區自然氣候特點,通過優良植物品種引進、篩選、快繁等技術,結合微地形集水、灌溉節水、土壤保水等先進實用技術集成,使造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為控制水土流失與風沙危害、快速恢復植被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學示範。
(3)林地土壤水分動態平衡研究:是在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林業專項支持下,重點研究了林地土壤水分動態變化、林木需水與蒸騰規律、降水、植被與徑流發生的偶合關係,探討在水量平衡理論支持下的植被恢復與建設途徑。
目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1部,編著4部。 [1] 

賈志清主要在研課題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新疆活化沙丘的固定與綠洲防風固沙體系構建技術研究與示範”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專題“防沙治沙植物材料篩選與快速擴繁技術研究”
國家計委專項“黃土丘陵區寒冷高原淺山坡地造林技術研究”
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沙地植被快速恢復技術集成與示範”
國家林業局項目“科爾沁沙地南緣風蝕沙化鹽鹼地綜合治理技術”
國家林業局項目“青海共和盆地沙區優良沙生灌木林營造技術試驗示範”
國家林業局“948”創新項目“引進沙旱生植物良種應用技術創新與示範”
國家林業局項目“河西走廊重鹽鹼地綜合治理技術”
國家林業局項目“青海共和荒漠生態定位研究站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林業局項目“遼西北沙漠化土地恢復治理技術示範” [2] 

賈志清主要代表作

序號
論著名稱
排名
發表時間及發表處
1
《梭梭》專著
1(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2
《中國治沙啓示錄》
編委
科學出版社,2004
3
《區域綜合治理技術決策系統》
編委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4
《中國沙情》
編委
開明出版社,2000
5
青海省大通縣退耕地抗旱造林技術研究
1
水土保持通報,2008,28(3)
6
梭梭林的生態功能評價
1
水土保持通報,2008,28(4)
7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沿線植物護坡模式與技術
1
林業科學,2004,40(4)
8
晉西北黃土丘陵溝壑區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動態變化規律研究
1
水土保持通報,2006, 26(1)
9
太行山石質山地植被結構優化評價
1
林業科學研究,2004,17(2)
10
寒冷高原黃土丘陵淺山區退耕還林模式及造林技術
1
水土保持通報,2004,24(2)
11
沙生植物-梭梭研究進展
1
林業科學研究,2004,17(1)
12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幹區沿線立地條件分析與植被模式配置
1
水土保持通報,2003,24(3)
13
晉西北黃土丘陵溝壑區典型流域不同植被土壤蓄水能力研究
-
水土保持通報,2006,26(3)
14
太行山封育區森林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1
水土保持通報,2002,22(3)
15
渾善達克沙地防沙治沙綜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評價
2
林業科學研究,2006,19(3) [2] 

賈志清獲獎記錄

編輯
先後榮獲中國水土保持青年科技獎和國家林業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