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資源最優配置

鎖定
資源最優配置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研究內容。首次使用當今稱作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概念來系統研究收益與成本的人是杜普伊特(J.Dupuit,1844年),帕累託在1901年對多個經濟活動者的最優性概念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此後最優性與次優性便成為福利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1938—1941年間霍特靈、伯格森(A.Bergson)、希克斯對這方面的研究作了綜合和總結。 [1] 
中文名
資源最優配置
創始人
杜普伊特
介紹
資源最優配置(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一般經濟均衡框架中的帕雷託最優狀態.狀態是,它也稱為經濟的資源配置.最優配置是指把消費者的效用函數和生產者的利潤函數作為這些經濟活動者的利益函數,狀態是帕雷託最優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論證:在每個經濟活動者都追求自身的利益、市場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將會達到資源最優配置的一般經濟均衡. [2] 
參考資料
  • 1.    武康平.高級微觀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03月第1版:第8頁
  • 2.    數學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