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資源取向

鎖定
資源取向即健康取向,是針對缺陷取向(病理取向)提出的。缺陷取向將某些藴含潛能優勢的行為視為純粹的障礙病態,或是直線因果鏈是最後的個人性結局。這種認知方式有促進病態,製造病人的可能性。
中文名
資源取向
別    名
健康取向
釋    義
針對“缺陷取向”提出
操作技術
循環提問

目錄

資源取向提出

資源取向則昇華至某種超然的,在我們自以為正確理性的思維模式之外更廣博的創造性背景中,重新發現和認識我們曾經以為是病例症狀的積極功能意義及“病人”正常的健康資源,進而鞏固和拓展這些資源。

資源取向操作技術

1、循環提問 請每一位家庭成員表達他對另外兩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的看法。
2、差異性提問 涉及壓縮症狀,拉長或拓展無症狀的時間、場合,人事等情景的問題,是當事人受到啓示,症狀性行為的出現是有條件性的。
3、前饋提問 未來取向的提問,對病態行為的積極賦意投射到將來,此種提問刺激家庭構想對於未來的人、事、行為
關係等的計劃,故意又到這些計劃成為將會“自我應驗的語言”。
4、陽性賦義、重新界定 對當前症狀、系統從積極的方面重新進行描述,所有形式的輕蔑指責都不被提及而代之以一種新的看問題的觀點;這個觀點從家庭困境所具有的積極當面出發,並將家庭困境作為一個與北京相關聯的現象來加以重新定義。
5、去診斷 將來訪者從病態標籤的壓抑下解放出來,接觸病人角色。以語言學敍述動詞的角度看,是將動詞“是”(我是病人,你是病人)改為“做”“呈現 ”(我顯得像個病人),按時來訪者對症狀仍具有影響、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