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資江大橋

(益陽市境內橋樑)

鎖定
資江大橋位於益陽市,跨越資江,連接益陽市資陽區民主垸和赫山區爛泥湖垸,總投資2億多元。 [1] 
中文名
資江大橋
地理位置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
始建於
1976年
全    長
576米
資    金
380萬元

目錄

資江大橋簡介

益陽市沙頭資江大橋於2006年列為湖南省“十一五”國省幹線公路改建規劃,是市級重點工程並已申報省級重點工程。2008年10月,市政府明確由資陽區政府擔當項目建設業主,負責該大橋建設管理工作。
一、橋位路線。沙頭資江大橋位於縣道X014線資陽岸民兵渠下游350米,橋軸線與資江航道線正交。路線起於赫山岸蘭溪鎮油麻村一組處縣道X014,止於資陽岸沙頭鎮新青草港村處縣道X014。總長度為2590.92米,其中橋長1617.56米,接線長760.06米,資陽岸匝道長213.3米。
二、 設計橋型及技術標準。該大橋設計為預應力砼懸澆連續箱梁橋型(65m+116m+65m)。橋型跨徑佈置為(29x20m)後張法預應力砼簡支空心板+(65m+116m+65m)預應力砼懸澆連續箱梁+9x20m現澆連續箱梁+7x20m後張法預應力砼簡支空心板。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主橋橋面總寬16米,引橋寬13米,匝道寬9.5米。設計速度主線為80公里/時,匝道為30公里/時。通航等級為Ⅲ -(3)級航道,最高通航水位35.73米。抗震設計為本區域地震動峯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徵週期0.35s。
三、投資規模及建設工期。該大橋建設共需用地53432平方米,總投資20347.67萬元,工期為36個月。

資江大橋歷史

資江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起源於廣西,橫貫新化全境,把新化縣劃成東西兩半,千百年來,兩岸人民都以木船為渡。
解放後,政府在城區東側大碼頭,修建了輪渡碼頭,兩岸交通較前方便。但由於社會主義事業的高速發展,人口增長,輪渡遠遠滿足不了兩岸交通的需要。六十年代,從輪渡日過車輛只有二、三十次,到七十年代,日過車輛增至100次以上。湘黔鐵路動工興建,日過車輛猛增到200多次。過渡擁擠,長時間候渡,不但影響交通運輸,同時不安全因素亦日趨嚴重。
一九七二年湘黔鐵路動工修建,在省委的關懷下,新化縣積極支援“三線”建設,請求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撥款40萬元修建新化龍爪塘大橋。新化縣積極組織動工,於一九七三年將龍爪塘大橋勝利建成通車。通過結算,節餘資金3萬多元,得到了省、地領導的表揚,並同意節餘資金由縣留作其他交通事業之用。
龍爪塘大橋通車後,開始醖釀修建新化資江大橋的設想。縣常委們經過再三考慮,同意了修建新化資江大橋,併成立“新化資江大橋籌建領導小組”。
大橋於一九七五年六月正式破土動工,整個大橋工程原計劃於一九七六年底完成,但因“文化大革命”干擾,自然災害等原因,影響了工程的進展,延期於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舉行通車典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