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資本主義

(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鎖定
資本主義(capitalism)是一種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其主要內容是佔有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通過購買勞動力進行剝削
馬克思在這一點上很有見地。他説,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本身成為主體。人類是它的棋子,淪落到通過餵養野獸來弄清他們如何在夾縫中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讓人類成為滋養資本主義的食物。 [17]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羅馬法資本主義前的商品生產的完善的法,也包含着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係” 。 [18] 
德國席勒(J.C.F.Schiller1759-1805年)認為,工業革命完全改組了生產方式,也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造成空前的社會動盪。這是歐洲社會的千年鉅變。這種社會形態的基本特徵是嚴密的社會分工,整個社會像一個精巧的鐘表機械,無數眾多的但是都無生命的部分,組成一種機械生活的整體。這種機械的社會必然也會造成人性的分裂。
法國大革命之所以出現暴政和屠殺,最終根源在於人性的分裂。 [19] 
資本可以表現為用於購買勞動力和生產材料的貨幣和信貸;無論採取什麼形式,它總是資產階級所掌控的私人擁有的資本; [1] 
資本主義的特點是:生產以銷售為目的,出現買賣勞動力的市場,使用貨幣作為交換媒介;資本家佔有資本,支配着生產過程和金融決策,經濟行為以尋求利潤為目標;資本之間存在着競爭,但實質上則趨於壟斷 [1-2] 
中文名
資本主義
外文名
capitalism
萌    芽
文藝復興時期
特    點
私有制為基礎

資本主義定義

資本主義詞源

拉丁詞語裏“capital”一詞來源於對動物的買賣及佔有,“capitalis”則源於原始印歐語的“kaput”——意思是“頭”,“頭”是一種在遠古年代的歐洲測量財富的方式:一個人擁有越多“頭”牛,那麼此人也就越富有。“chattel”(意思是商品,動物或奴隸)和“cattle”(牛)這兩個字也是從“kaput”衍生而來的。到了12至13世紀,“資本”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資金、貨物庫存、貨幣數量、或者貨幣帶來的利潤。
大衞·李嘉圖在1817年的《政治經濟學和税收原理》中多次使用“資本家”一詞。英國詩人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也在1823年時在他的作品裏提到這一詞,1867年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也使用了“資本家”一詞來稱呼資本的所有人。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很多著作中使用過資本主義這個詞,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進行了豐富的刻畫。 [16] 
“ism”這個後綴可用於表示某種歷史狀態,某種運動,某種思想體系,或上述含義的某種綜合。在英語中,第一個使用“capitalism”一詞的是英國小説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他以此表示大量資本的所有權,而非一種生產製度。德國經濟學家維納·宋巴特在1902年的著作《猶太人與現代資本主義》裏使用“資本主義”一詞來形容生產製度。宋巴特的密友和同僚馬克斯·韋伯也在1904年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使用這一詞。

資本主義不同定義

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説法不一。
該詞條使用“社會制度”定義,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也決定了其政治和文化等上層建築
1909年出版的《世紀辭典》的定義是:擁有資本或財產的國家;對於資本的佔有。眾多資本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以及,對於大量或聯合的資本的權力或影響力。
西方經濟學一般認為其屬於“經濟制度”。梅里厄姆-韋伯斯特詞典裏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一個由個人或公司擁有資本財產的經濟系統,經由個人的決定進行投資而非經由國家的控制,以及價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都由自由市場所決定。”英國1987年版的《牛津英語辭典》將其定義為:“佔有資本的狀況;資本家的身份;擁護資本家存在的制度。”

資本主義特徵

資本主義主要特點

經濟上,以私營經濟為主,沒有政府幹預或者政府幹預較少。政治上,資產階級政黨掌權,或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2張)
生產是為了銷售而不是由生產者本人使用;出現了買賣勞動力的市場,交換方式是按一定的時間付給貨幣工資(計時工資制)或按某項特定工作付給貨幣工資(計件工資制);使用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即便不是普遍的,也是一種占主導地位的現象。由於採取貨幣的形式,資本就可使其所有者握有最大限度的調度靈活性;資本家或支配着生產過程,這意味着不僅對工人的僱用和解僱有支配權,而且對技術的選擇、產品的配製、勞動環境以及產品的銷售也有支配權;支配金融決策。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企業主有權靠借貸、發行股票和抵押廠房來籌集資金。工人對此沒有決定權;
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對立的原因:資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維護資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會主義是由無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着無產階級的利益;資產階級的利益與無產階級的利益顯然是存在對立的。

資本主義量化指標

在經濟研究上有時也會使用頗具爭議性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兩個最著名的指數之一是由華爾街日報美國傳統基金會所發佈的,另一個是由加拿大的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發佈的。兩個指數都試圖測量每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規、政府幹預程度、私人財產權利、和貿易自由為主。經濟自由度指數“經濟自由”定義為“人民對於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銷售、和消費不受政府的強迫和約束”(這也被稱為自由放任)。
他們以一些獨立組織如聯合國的資料來計算每個國家在不同項目上的分數,例如政府規模、税賦比率、財產權利的安全性、自由貿易的程度、以及市場管制的程度。許多發佈的資料也被其他獨立的智囊機構用作研究資本主義與貧窮之間的關係。弗雷澤研究所主張“實行資本主義越徹底的國家有着更高的國民所得、最貧窮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平均壽命、更高的識字率、更低的嬰兒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資源的機會、和較少的腐敗現象”。而資本主義國家和非資本主義國家間最貧窮的10%人口所佔有的總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則強調資本主義裏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額貸款所發揮的功能。

資本主義理論基礎

大多數被稱為資本主義的理論家都是在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出現的,例如在工業革命和歐洲的帝國主義時期(例如斯密、李嘉圖),和大蕭條時期(如凱恩斯)和冷戰時期(如哈耶克、佛利民)。
這些理論家定義資本主義為一種資本由私營的個體們(有時也被稱為“資本家”)擁有的制度,而經濟的決策和決定是由市場進行-亦即藉由販賣者和購買者之間透過協議所進行的貿易;藉着市場的智慧和企業家精神,以及由法律保護的財產權和契約制度來運作。這些理論家也試着解釋為何資本主義能產生比由政府介入的經濟更大的經濟成長。(參見經濟學、政治哲學、自由放任)
芬蘭國會議員安德斯·屈德紐斯(AndersChydenius)在1765年出版了《The National Gain》一書,成為第一個提倡貿易和產業自由以及自由主義原則的人,11年後的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一書。
1867年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使用了“資本家”一詞來稱呼資本的所有人。不過,第一個使用“資本主義”一詞來形容生產製度的是德國經濟學家維納·宋巴特(Werner Sombart),於1902年的著作《Die Judenunddas Wirtschaftsleben》裏。宋巴特的密友和同僚馬克斯·韋伯也在1904年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Dieprotestantische Ethikundder Geistdes Kapitalismus)使用這一詞。
對於資本主義的概念也隨着時間而不斷改變,也隨着政治觀點和分析方式而有所差異。亞當·斯密所支持的經濟自由主義專注於人類私利所扮演的的啓蒙角色(“看不見的手”),以及特定的在增加資本聚集效率上所扮演的角色。
一些資本主義的擁護者(如米爾頓·佛利民、艾茵·蘭德、和阿倫·格林斯潘)都強調自由市場所扮演的角色,他們相信自由市場能提升個體間的合作、創新、經濟成長、以及自由。一些人(如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認為資本主義的樞紐在於一個能讓產品和服務於市場進行貿易的經濟制度,而資本的產品屬於非國家的實體所有,在全球的規模之上運作。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則主張,由於經濟自行組織的現象,沒有經過政府計劃和指引的經濟將會有更優越的效率。

資本主義產生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於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
在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引起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了這種分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基本條件是:一方面,產生大批失去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無產者;另一方面,鉅額的貨幣和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裏轉化為資本。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強制地使自然人同他們的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而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全部過程的基礎。其產生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被破壞,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從而既給資本主義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又給它造成了商品市場。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歷史在不同國家帶有不同的特點,經歷不同的階段。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標誌着簡單商品生產向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也標誌着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佔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

資本主義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力量不斷壯大,為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條件。荷蘭在16世紀末,英國在17世紀中葉,法國在18世紀末,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變革了封建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代封建的生產方式掃清了道路。
資本主義經濟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裏,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誌着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於生產,促進了生產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擴展到一切生產部門,同時也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各個國傢俱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產已經包含着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這種無政府狀態推向極端。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佔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衝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週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衝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週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脱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係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佔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兩極世界理論分階段地回顧了外部壓力與資本主義內部社會形態變革的過程,將資本主義分為土地侵佔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土地貢税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和原料市場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三個發展階段,產業上分別對應的是公共產品性領域殖民、自然壟斷性領域殖民、競爭性領域殖民。英國崛起到19世紀中葉是土地侵佔殖民階段,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的以侵佔土地為目的的奴隸制;19世紀中葉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税殖民階段,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期是土地貢税殖民的第一環節,19世紀末期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税殖民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封建社會時期的以獲取基於一定土地上生存的人民上繳的貢税為目的的農奴制;二戰後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二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一環節,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以獲取基於國際不平等分工的原料和市場為目的的經濟殖民形態。 [3] 

資本主義私人企業

在資本主義經濟裏,絕大多數的生產能力都屬於以追求利益為目標的公司組織所有。這包括了一些早期經濟系統存在的組織如獨資企業和合夥公司。在資本主義體制裏的非利益組織則包括合作社、存款互助社、和公社。
資本主義制度更獨特的組織是法人,可以用作利益和非利益的用途。這種實體在法律上能如同自然人一般承擔法律責任,這也替公司的股東創造了獨特的優點,使股東只需承擔有限責任。
特定形式的法人則由股東所有,股東在市場上買賣他們的股票。股票也將公司的所有權轉化為可貿易的商品—所有權的權利被分割為股票的單位,使它們更容易被買賣。這樣的股票貿易首先於17世紀的歐洲出現,並從那時開始逐漸擴張和發展。當公司的所有權由許多股東分攤時,股東們通常能依據其持有之股份投票行使公司內部的權力。
在更廣泛的程度上,生產能力的控制權是屬於公司的股東們。在法律的限制和公司的財務能力內,每個公司的股東能決定要如何使用生產能力。在更大的公司裏,公司的權力架構通常有一套等級制度或者管理的科層制度。
重要的是,公司的股東能取得公司所產生的利潤或收益,有時候是藉由股份紅利的制度,有時候則是藉由以更高的價位來售出他們所持有的股票。他們也能將這些利潤再次進行投資,進一步擴展公司的利潤和價值。他們也可以將公司變賣,賣出所有配備、土地、和其他資產,並分攤變賣所得的資金。賣出生產能力的所有權通常都是最大化的價格或是淨現值法的價格,以預估中未來公司能產生的利潤為基準。因此利潤的刺激將能促使公司的股東行使他們的權力以促進公司的生產能力。不同的股東也對這種刺激有不同的程度—有些人會販賣他們所持有的比率,有些人則試着增加他們所持有的價值。無論如何,這種利潤的刺激總是存在着,許多人也將其視為是資本主義經濟能繁榮成長的主要因素。同時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則認為這種給予公司股東的利潤太大,並使股東能夠名正言順地獲得勞工生產的所得,一些人則認為這種利潤刺激只能鼓勵股東去創造利潤—而並不一定會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一些人則指出,股東們為了獲取利潤,必須滿足其他人的需要才能使他們願意付費。而且,儘管在資本主義體制裏非利潤的組織和公社也都能合法的進行生產,但人們通常都傾向於購買追求利潤的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
當一個公司創立時,最初的所有人通常會提供一些金錢(資本)來購買或借貸一些生產的工具。舉例而言,公司會先購買或借貸一塊土地或一棟房屋,購買機械並僱用勞工(勞動力),或者由資本家自行提供勞動力。而勞工生產的產品則成為資本家的財產(在這裏“資本家”一詞指的是擁有資本的人,而不是支持資本主義的人)並且由勞工替資本家販賣產品,或者由資本家自行販賣,販賣所得的資金也屬資本家所有。資本家則向勞工支付勞動的酬勞,和支付其他的成本,並保留其餘的資金作為利潤。這些利潤可以用作許多方面,資本家可以此消費,或將其進一步投資在研發新產品或新技術上,或者以此擴張商業的版圖,以追求更多利潤。如果需要更多資金來擴展事業,資本家則會向他人借貸資金,並以信用保證會償還本金和利息。

資本主義私利利潤

艾茵·蘭德的客觀主義哲學認為一個人生命中的道德目標便是將追求個人的利益。
個人對私利的追求是資本主義不可或缺的成分。在這樣的經濟制度裏,“擁有土地和資本的物主們,以及他們所僱用的勞工們,都能自由使用他們的資源和勞動力進行生產以追求最大的利潤。”許多理論家如亞當·斯密和艾茵·蘭德認為個人對私利的追求能使整個社會變的更為富裕。亞當·斯密被廣泛認為是資本主義之父,他認為利己的行為比宣稱替“公共利益”服務的利他主義更有效率多了:
“藉由追求他個人的利益,一個人將能更有效地提升這個社會。我從來沒看過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為了“公共利益”而干預貿易的人達成的。(國富論)”
艾茵·蘭德或許是最坦率支持資本主義裏追求個人利益的了,她在Capitalism:TheUnknownIdeal一書裏寫道:
“美國的富裕並非是由那些替公共利益犧牲的人所創造的,而是由那些追求各自利益和私人財富、具有生產力的天才自由人所創造的。”
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也擁護資本主義裏追求個人利益的重要性。他主張公司並沒有所謂的社會責任,唯一的責任就是替股東們增加利潤,只要不在過程中使用詐騙的行為即可。他主張公司在追求其利潤的同時,只要不使用詐騙和欺瞞的行為,就都能替這個社會帶來利益。佛利民並沒有主張公司不應該協助社會共同體,而是主張只要公司投入的是長期的事業那他們便會“貢獻資源給社會共同體的設施……”以“提升商譽”,以此來提升其利潤。其他一些資本主義的支持者則反對聚焦於自我利益上,例如美國全食市場(WholeFoodsMarket)的首席執行官JohnMackey在Reason雜誌的文章裏談到,替顧客和社會服務是出自“愛”而不是自我利益(重新思考商業的社會責任,Reason雜誌,2005年10月)。
藉由對利潤的追求來達成自我利益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特色。利潤是藉由販賣產品的所得高過其生產成本而獲得的。一些人認為追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主張“資本主義與對利潤的追求相同的,由刻意而理性的資本家們進行。”不過,那並非是資本主義獨有的特色,古代狩獵採集時期的社會也有交換和貿易的利益行為。在資本主義裏,利潤是經濟成長的必要條件,成長的利潤部分又再次進行投資,而不是將其消耗掉。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2張)
“自由市場”的概念在於所有針對貨幣、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決定都以自願為基準,免於受到強迫和詐騙的影響,這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特色。其他一些經濟制度則阻止個人擁有生產工具(包括利潤),或強迫必須共享之,同時一部分經濟的決定也受到強迫的影響,這都不能被視為是自由市場。在理想的自由市場制度裏,所有的經濟決定都不能被強迫影響,相反地,它們是由個人之間互相貿易、談判、合作、和競爭來決定的。在一個自由市場裏,政府或許會扮演保護的角色以阻止市場的參與者使用強迫力量,但並不會主動地進行干涉;這種情況被稱為自由放任。不過,一些人主張資本主義是可以與獨裁主義的政府並存的,或者一個自由的市場可以在沒有資本主義的情況下存在(參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個法律系統會承認並保護財產的權利,提供財產的所有人自由販賣他們財產的權利;如果沒有人願意購買那他們也有權利繼續擁有之。依據資本主義的標準理論,如同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所主張的,當個人進行貿易時,他們通常更注重於評估產品的價值,而不是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如果產品沒有那個價值,那他們便不會進行貿易,保留他們評估認為價值更高的東西。這個概念也説明了在貿易中雙方都曾評估認為自己會因此獲利。
在自由市場裏,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是由買賣雙方的價格協議所決定的,而不是由政府所指定。這個價格是購買者願意支付購買商品的價格、和銷售者願意賣出其商品的價格,直接由供給和需求(以及貿易的數量)所決定。用抽象的概念來説,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的弧線的平衡點所決定的,代表了購買者會願意購買(和銷售者願意賣出)特定數量的產品的價格。在平衡點上的價格將會導致供給過多,在平衡點下的價格則會導致需求提升。當購買者願意支付的價格與銷售者願意賣出的價格一致時,貿易進行同時價格也因此決定。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自由市場是件好事,經常被用以正當化政府幹預市場的理由是所謂的“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指的是那些市場無法有效提供或分配資源及服務的狀況(舉例而言,當市場沒有按照某些人理想中的情況分配物資時,市場經常被指責破壞了道德或社會公平)。一些人認為自由市場如果缺乏“完全情報”和“完全競爭”,那麼政府應該對此施加干預(參見完全競爭)。經常被舉出的市場失靈現象還包括了壟斷,市場資訊來源的壟斷(例如內線交易)、或是價格詐欺。透過自由市場機制決定的工資也經常被批評會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另外一個對自由市場的批評則是外部性的問題,外部性會導致市場其中一方的行為在未被察覺的情況下負面或正面的影響到了其他人,最常被舉的外部性例子是污染。整體來説,自由市場在醫療保健、失業率財富不平等、以及教育等領域分配物資的表現經常被批評為市場失靈。同時,許多被視為是資本主義體制的政府也會在市場中施加價格管制,因此干預了自由市場的機制。這通常發生在經濟危機的時期,又或者是在一些被認為是有重要戰略位的產品和服務領域—例如電力產業在許多國家都受到政府的沉重管制。許多知名的經濟學家也分析了市場失靈,並且主張政府的確應該承擔起平衡這些市場失靈的工作,例如透過市場管制和補貼的計劃。
然而,其他經濟學家,例如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以及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則大力反對政府對自由市場的干預。他們主張政府在經濟上扮演的角色應該要被限制,不該以“市場失靈”為藉口干預經濟自由。他們認為市場失靈只不過是一種錯誤的概念,被許多人用以正當化政府施加強迫干預的政治行為—例如平等主義的目標。這些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干預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多麻煩,甚至會造成與原先這些干預所要達成的目標完全相反的結果。這些擁護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並不反對壟斷,除非這些壟斷是透過強迫手段避免競爭才達成的(參見強迫壟斷),他們並且指出在歷史上的壟斷往往是由於政府的干預造成的,而不是由於缺乏干預。他們主張最低工資法條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失業,而取締內線交易的法條則會減低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政府強迫施加的價格管制則會造成產品及服務的短缺。這些經濟學家通常是根基於實踐上的理論,但也有許多人是出自道德上的立場擁護資本主義,例如艾茵·蘭德便稱資本主義是唯一具有道德正當性的經濟體制。
儘管通常會受到沉重的管制,金融市場能提供大規模的、標準化的、和更簡易的貿易債務、國際匯率、和對公司的所有權。農業、礦業、和能源業的生產也會有類似的改變。
在人類歷史中市場一直存在着。在狩獵採集時期,人們通常以物易物交換他們的商品。貨幣的出現使得交換更容易進行,也讓中世紀的商品交易會得以繁榮發展。不過,每個社會(不同時間和地點)對於產品貿易的適當性都有各自的看法,也因此有時會對生產和特定產品的交易加以限制:要不是因為以這種限制來達成其他目標—例如穩固地方貴族/武士/首長的地位,就是因為認為特定產品能夠被貿易的概念是錯誤的。這些也都妨礙了真正的自由市場。
即使在現代經濟裏,政府也不允許市場在許多領域自由進行;不過與中世紀授與同業公會的特權為例相比較,對於價格的限制已經相當寬鬆了。大多數的經濟都混合了自由市場和非市場的制度。一些人認為資本主義並不一定等同自由市場,他們主張資本主義經濟的某些成分或是財產的權利會妨礙在貿易上的自由,其他人則完全否定“自由市場”的概念,主張自由市場是剝削性的、或是根本不存在。舉例而言,一些人認為透過自由市場而非政府所決定的工資是具有剝削性質的,主張那剝奪了勞工對於產品的所有權利,並且只能接受低廉的工資以賺取温飽。然而,經濟學家則指出工資的減低就如同市場上的通貨緊縮現象一般:當勞動的價格下降時,那隻不過表示市場上對這種勞動的需求減低了,又或者是這種勞動的供給過多,所以造成了平均價格的下降。

資本主義經濟成長

由貿易和財產作為核心角色的社會制度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為了促進資本的成長。測量成長的標準方法是稱為GDP的國內生產總值、產能使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以及生活的水平。
在亞當·斯密的主張裏,一個資本主義經濟保持並改良他們所儲藏的資本的能力是自由市場設定生產、價格、和資源分配的重心。一般認為在工業革命和現代資本經濟出現前,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額都相當低落,成長也較為緩慢。在那之後資本主義國家的成長則非常迅速[7][8]。在工業革命之前一些國家便已有現代資本主義的特色,也擁有相較之下更高的生活水平,這些國家包括了前4世紀的古希臘文明、1世紀羅馬的意大利、和15世紀的北意大利。17世紀的荷蘭也是很好的例子,當時荷蘭的人均所得遠大於其他的所有國家,也達到了18世紀英格蘭的生活水平,但並沒有如英格蘭一樣達成了工業革命。
一般也認為較高的GDP人均所得能提升生活的水平,包括滿足或改進食物、住宅、衣着、醫療、減少工作時數並使老年人得以免於勞動。這些都無法在GDP過低時達成。
不過,經濟的成長並沒有被普遍認為是正面的,這種成長的負面影響被經濟學家稱為“成本的外部化”(參見外部性),除了別的以外,這些影響包括污染、對於傳統生活形態和文化的摧毀、疾病的散佈、為了資源或市場接觸而引發戰爭、。併產生了下層階級。在替資本主義辯護時,自由主義的哲學家以賽亞·伯林主張這些負面問題都不是資本主義所獨有的,也不是資本主義必然產生的後果。
企業家的經濟和一個社會的“成長”所標誌的便是經濟的流動性,流動性代表了在構成社會—經濟的架構裏的大規模改變。這種改變在人口間的收入和財富差距上相當明顯,也大幅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真正能賺取權力。在標準的經濟學裏,資本主義提供了個人更多的機會去從事新的行業或進行商業冒險,使個人有機會更快的致富。相較這種不穩定的經濟架構,封建制度和部落社會有着較穩定的財富關係。而平等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則將更多財富分配給社會利益用途,也因此減少了收入的流動性,尤其是對那些擁有資本並想以此貿易的人而言。
不過,收入的大量變動並不一定代表着收入的流動性—有些人定期接收薪資,薪資也隨着工作年數增加,並在年老時退休,而這種變動在本質上並不一定代表“流動性”。除此之外,許多勞工經濟學者主張,薪資的不穩定性代表風險轉移至勞工—尤其是特定的領域如農業勞工的身上,而使資本的所有人得以躲避風險。

資本主義自我組織

資本主義的支持者指出這樣的經濟系統能夠自行組織成為一個複雜的系統,而無需外部的指引或計劃機制。這種現象稱為“自我組織”。諾貝爾獎得主弗裏德里克·哈耶克創造了“交易經濟”(catallaxy)一詞,意思是一個出於“自發秩序”市場,沒有中央控制(政府)的機構可以阻撓個人追求其目標的決定。不過,在大多數現代經濟裏國家都引導某些程度的中央經濟計劃(如以國家的中央銀行設置基本利率),表面上看來是企圖增加經濟的效率、減低經濟循環的易變性、和推動特定的社會目標,但即使這些有限的控制都會產生問題,因為要預測經濟在未來僅僅一年或兩年的狀況都是極度困難的。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便主張大蕭條是因為聯邦儲備系統的錯誤政策所造成的。
一些經濟學家使用混沌理論主張,對長期的經濟發展作出預測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觀點分散了經濟計劃的本質,並發展為資本主義裏的重要力量之一,主張資本主義允許嘗試各種的解決方法,而現實世界的競爭通常能找出解決新興問題的好方法。這些理論反對在計劃經濟裏以中央計劃運作社會的方式,這種方式通常因為錯誤的預測而選擇了錯誤的解決方法。一個可能的例子便是索馬里的經驗,原先被嚴密管制的電信產業在政府垮台後則“繁榮”的發展,而據報道指出這種繁榮正是因為缺乏政府的存在。
古羅馬(尤其是共和國晚期至帝國初期)和宋朝的中國都有着一些資本主義的特色:沒有封建的封地、(微弱的)財產權利、一些經濟成長、和在當時相當先進的科技。許多爭論也聚焦於為何這些社會沒能產生他們的“工業革命”以達成現代的工業資本主義。一些説法認為這些國家都在他們的地區形成了壟斷,也缺乏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於是統治階級開始變的自滿,而原本順利的制度則被翻轉以富裕某些特定的利益團體。許多新技術的發明都曾在歷史上諸多小國家競爭時出現過,如同在古希臘以及文藝復興的意大利,當時這些國家和城市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地區。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其具體表現是:
消費上,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縮小的矛盾;
生產上,個別企業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
階級關係上,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4] 
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限制是資本自身,這就是説:資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現為生產的起點和終點,表現為生產的動機和目的,生產只是為資本而生產。 [2] 

資本主義剝削與異化

資本主義存在剝削。每個商品的價值都是由物化在它的使用價值中的勞動量決定的,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5]  資本家憑藉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佔有勞動者的生產剩餘。
異化主要呈現為三大方面。勞動者與商品的異化。勞動者創造的產品被資本家佔有,且成為資本家進一步奴役勞動者的資本。生產行為和生產活動的異化。勞動已經不再是一種自我確認和自我滿足,而變成了迫於生計的負擔。人與人關係的異化。資本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流通分配中社會生產的產品凸顯的不是其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其作為商品的、能讓資本獲取利潤的價值。資本家被異化的資本操縱,是資本的人格化 [6]  ,所做的決策是為了資本的增值。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自由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2張)
理論界公認西方資本主義主要經歷過三個發展階段――重商主義時期(16-18世紀),自由資本主義時期(19世紀),壟斷尤其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19世紀末期,尤其是30年代經濟危機以來)。 [9] 

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

馬克思認為,壟斷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反面,“因為競爭從歷史上看在一國內部表現為把行會強制、政府調節、國內關税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取消,在世界市場上表現為把閉關自守、禁止性關税或保護關税廢除”。這就是説,在世界市場上,資本主義壟斷主要表現為閉關自守的單邊主義禁止性關税或貿易關税保護主義與排外主義。 [10] 

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

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產生和發展的,是新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一種所有制形式。

資本主義數字資本主義

數字資本邏輯驅動下的人類勞動新形式———數字勞動———只是數字資本主義條件下人類勞動形式的新變更,勞動方式的淺表變化並不能帶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變,只要它仍然處於資本主義範式之下,就必然隱匿着新的異化形式。同時,資本自我否定的辯證法在當代數字資本主義的背景下仍然具有強大的解釋力和適用性:從生產資本到金融資本再到數字資本,不論資本以何種樣態出場,如何以技術和數字外衣粉飾其內核,它的基本矛盾、剝削及積累本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也就無法避免走向危機和滅亡的結局。 [11] 

資本主義缺陷

資本主義金錢政治

私人資本控制公共權力,這是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痼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是資本增殖運動,這種運動不僅存在於經濟領域,也要滲透到政治以及其他社會領域,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支配一切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根本準則。 [12] 

資本主義政治腐敗

西方學術界、輿論界長期以來一直在製造和宣揚多黨制議會制可以制約腐敗。而事實上,在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以及立法、司法機構與行政機構之間相互監督的表象背後,由於資本主義民主的固有弊端,西方政治運行中需要支付巨大的社會成本並形成了嚴重的政治性腐敗。 [12] 

資本主義勞動對立

其一,勞動和資本對立。資本主義生產以僱傭勞動為基礎,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為目的,因此造成了勞動和資本、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和衝突。 [13] 

資本主義貧富分化

其三,貧富兩極分化。隨着資本的不斷積累,財富日益集中於少數大的壟斷資本手中,勞動者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在財富佔有和收入分配上產生貧富兩極分化的趨勢。 [13] 

資本主義生產過剩

其四,生產過剩危機。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發生。 [13] 

資本主義經濟虛擬

其六,經濟的虛擬化。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金融資本相對於其他一切形式的資本獲得統治地位,虛擬資本和金融部門相對於實體經濟急劇膨脹,金融危機頻繁爆發,金融投機嚴重氾濫。 [13] 

資本主義世界扭曲

其八,世界經濟扭曲。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具有天生缺陷,如: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兩極分化,對於全球生態系統的過度開發與破壞,全球性的經濟混亂和金融危機的頻繁爆發,國際剝削、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盛行。 [13] 

資本主義危機

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

涉及的領域多。當前,資本主義危機不僅表現在金融領域,而且涉及製造業、國際貿易,進而影響到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以致出現價值觀危機和文化危機。美國利用掌握金融手段的便利不斷轉嫁危機,這不僅導致歐洲經濟出現紊亂,而且引起世界性的貿易萎縮和經濟下行。 [14] 

資本主義週期性經濟危機

主詞條:週期性危機
經濟危機一般表現是:商品大量積壓、生產鋭減、工廠大批倒閉,工人大量失業、信用關係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極端混亂和癱瘓之中。 [5] 
在資本主義下,由於其基本矛盾,在資本家擴大生產的同時,人民的購買力卻在下降。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對於商品來説一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資本家為了對抗這種趨勢從而獲得更多利潤,就會採取提高勞動剝削程度和降低工資等措施,而這使得人民購買力下降。 [2]  因此,佔社會絕大多數人口的勞動者的收入買不回其生產的全部產品,商品在市場經濟下無法實現”驚險的跳躍“ [7]  而出現“生產相對過剩”最終爆發經濟危機。
在危機中,社會化生產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達到劇烈爆發的地步。商品流通暫時停頓下來;流通手段即貨幣成為流通的障礙;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一切規律都顛倒過來了。經濟的衝突達到了頂點:生產方式起來反對交換方式 [8] 
在危機末期,為了實現生產與消費的重新平衡,一方面需要摧毀大量的財富,另一方面產生大量貧困(失業),隨後開始新的週期循環。

資本主義發展方向

歷史已經表明,法西斯主義是資本主義危機嚴重到了壟斷資本無法正常統治的產物,而一旦法西斯主義成為一個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法西斯主義者執掌了政權,不僅這個國家內部的那些“替罪羊”會受到殘酷的壓制甚至大規模的屠殺,而且發生侵略戰爭的風險也會急劇加大。這將使人類社會再次陷入災難性的境地。要避免這種局面的出現,唯一的希望就在於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儘快組織起來,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儘快走出困境,聯合各國無產階級掀起一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高潮。 [15] 

資本主義典型國家

資本主義法國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初,大資產階級包括包税人、軍火供應者、國家特許公司的重要股東。他們與封建專制制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部分人不願意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只希望通過改革限制一下君主的權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及消除舊制度的某些弊害。一般而言,大資產階級就是不僅掌握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控制一部分政治大權的資產階級。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大資產階級往往是從“買辦”開始起家的。“買辦”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Comprador的音譯,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他們與封建統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有密切的聯繫,並通過出賣民族利益聚積起十分龐大的經濟和政治勢力,最終發展為官僚資產階級,例如中國的四大家族。
在法國,中等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中等商人和海運者,他們擁有較強的經濟力量,採用大機器生產,生產規模大,對工人剝削程度深。但是他們與政治權利無緣,自己的利益經常得不到保障,生產上受封建統治者阻礙和大資產階級的控制,所以他們意識到封建制度是自己發展的障礙,政治上要求徹底廢除封建土地關係,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等資產階級就是民族資產階級,如早期資本家陳啓源朱其昂等人。他們在生產中艱難起家,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在完成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任務中,他們屬於革命階級,但是革命中又具有兩面性。解放後,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這個階級被轉化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
小資產階級是所謂的市民階層,俗稱小市民。這一階層包括小商人及小作坊主等。他們大都參加勞動,是獨立的經營者。從剝削關係上看,他們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或者只輕微地剝削他人。所以,小資產階級是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有些人認為他們不屬於資產階級。但是他們擁有一定的資產,希望通過發展資本主義以擴大自己的產業。由於他們在經營上受封建制度的阻礙,因此,在政治上他們和其他資產階級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那就是要求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民主政治。另外,他們在生產上還受制於大資產階級,所以他們對民主政治有更迫切的要求。

資本主義德國

在德國,還有一個特殊身份的資產階級--“容克資產階級”。容克,是德文Junker的音譯,源自Jungherr,意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容克資產階級起源於普魯士的貴族地主階級。16世紀以來,這些貴族地主長期壟斷軍政職位,掌握國家的領導權。19世紀中葉開始資本主義化,成為半封建型的貴族地主。由於他們不僅擁有經濟力量,而且控制政治權利,因而他們應當屬於大資產階級。他們在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狀態下,為了發展資本主義,滿足對外擴張的需要,主張結束割據狀態,成為德意志統一過程中的領導力量。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