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縣,隸屬四川省內江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是四川首批27個擴權強縣之一。幅員面積1733.96平方公里,轄22個鎮,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資中縣常住人口為845579人。
[30]
資中縣歷史沿革
編輯唐懿宗時,資州轄盤石(今資中)、資陽、清溪、內江縣、月山、龍水、銀山、丹山八縣。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降資州為資縣,屬成都府。
1949年12月8日,資中解放,仍名資中縣,屬資中專區。
1950年2月,資中專區更名內江專區,治所遷內江。資中縣先後隸屬內江專區、內江地區和內江市。
資中縣行政區劃
編輯資中縣區劃沿革
1996年,四川省民政廳批准高樓撤鄉改鎮。
2000年6月,四川省政府同意撤銷孟塘、陳家、配龍、獅子、走馬和馬鞍等6個鄉,新建為6個鎮。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撤銷板栗椏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水南鎮管轄,水南鎮人民政府駐人和街1號。撤銷蘇家灣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重龍鎮管轄,重龍鎮人民政府駐後西街159號。撤銷龍山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太平鎮管轄,太平鎮人民政府駐和平街11號。撤銷順河場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球溪鎮管轄,球溪鎮人民政府駐炭市坳巷41號。撤銷甘露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歸德鎮管轄,歸德鎮人民政府駐德勝新街58號。撤銷興隆街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橋鎮管轄,新橋鎮人民政府駐興學街31號。撤銷配龍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發輪鎮管轄,發輪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30號。撤銷金李井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魚溪鎮管轄,魚溪鎮人民政府駐新街85號。撤銷騮馬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雙龍鎮管轄,雙龍鎮人民政府駐老街112號。撤銷宋家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雙河鎮管轄,雙河鎮人民政府駐新街8號。撤銷走馬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高樓鎮管轄,高樓鎮人民政府駐新街261號。
[7]
資中縣區劃現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資中縣管轄22個鎮:重龍鎮、歸德鎮、魚溪鎮、鐵佛鎮、球溪鎮、龍結鎮、羅泉鎮、發輪鎮、銀山鎮、太平鎮、水南鎮、新橋鎮、明心寺鎮、雙河鎮、公民鎮、龍江鎮、雙龍鎮、高樓鎮、陳家鎮、孟塘鎮、馬鞍鎮、獅子鎮。
[5]
資中縣人民政府駐地水南鎮桂花街38號。
鄉鎮 | 總人口(人)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鄉鎮 | 總人口 (人)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合計 | 1300605 | 1734 | 750.06 | ||||
重龍鎮 | 135645 | 113 | 1200.40 | 球溪鎮 | 67227 | 96 | 700.28 |
水南鎮 | 115683 | 79 | 1464.34 | 羅泉鎮 | 34187 | 64 | 534.17 |
明心寺鎮 | 33874 | 37 | 915.51 | 龍結鎮 | 42090 | 59 | 713.39 |
銀山鎮 | 64872 | 82 | 791.12 | 發輪鎮 | 64368 | 96 | 670.50 |
公民鎮 | 50580 | 62 | 815.81 | 龍江鎮 | 58412 | 90 | 649.02 |
陳家鎮 | 35244 | 54 | 652.67 | 孟塘鎮 | 50785 | 93 | 546.08 |
雙河鎮 | 60428 | 93 | 649.76 | 雙龍鎮 | 79458 | 102 | 779 |
新橋鎮 | 49940 | 107 | 466.73 | 馬鞍鎮 | 31623 | 41 | 771.29 |
魚溪鎮 | 68193 | 99 | 688.82 | 獅子鎮 | 38079 | 50 | 761.58 |
鐵佛鎮 | 33120 | 56 | 591.43 | 太平鎮 | 63246 | 87 | 726.97 |
高樓鎮 | 66167 | 89 | 743.45 | 歸德鎮 | 51143 | 85 | 601.68 |
資中縣現任領導
編輯唐榮 資中縣人民政府代理縣長。
[29]
資中縣地理環境
編輯資中縣位置境域
資中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地跨北緯29°34´~30°24´,東經104°27´~105°07´之間,東鄰資陽市安嶽縣、內江市東興區;南接內江市市中區,威遠縣;西毗眉山市仁壽縣,威遠縣;北連資陽市雁江區。東西長64.49千米,南北寬52.13千米,幅員面積1733.96平方千米。
[8]
資中縣地形地貌
資中縣地處榮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層地帶,為平緩傾斜岩層,岩層傾角2~5度,地震基本裂度為6度。受岩層影響,地形西南高,東及東北部低。境內最高點(新橋鎮杉樹坳)海拔739.8米,最低點(銀山鎮沱江水面)海拔298米,山體相對高差小,約439米。地貌類型主要為丘陵(坪狀深丘、淺丘中谷、緩丘寬谷),海拔300~550米,面積1478.96平方公里,佔幅員面積的85%;低山窄谷,海拔500~700米,面積255平方公里,佔幅員面積的15%。
[9]
資中縣氣候
資中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夏長、秋冬季短,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無霜期長。春季84天(2月26日至5月20日),夏季118天(5月21日至9月15日),秋季76天(9月16日至11月30日),冬季87天(12月1日至次年2月25日)。全年1月最冷,月均氣温6~8℃;7月最熱,月均氣温26~30℃;歷年(1981至2010年)平均氣温17.4℃(2014年為17.7℃),最高年18.8℃,最低年16.7℃;極端最高氣温41.9℃(2014年為38.4℃),最低零下2.4℃(2014年為0.4℃)。多年平均無霜期332天,最長365天(1969、1970、1972、1979年),最短293天(1963年);平均地表温度19.3℃,極端最高地表温度68.3℃;歷年極端最低地表温度零下3.5℃。歷年平均降雨量977.6毫米(2014年為984.2毫米),年均蒸發量1062.9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81%。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88.6小時(2014年日照時數為1102.1小時),最多1558.6小時(1978年),最少959.4小時(2008年);全年積温6439.9℃。年均晴天178天,佔全年的49%;陰天142天,佔39%;曇天(介於陰、晴之間的天氣)45天,佔12%。年均風速1.9米/秒,大氣壓力965~983hPa。
[10]
資中縣土壤
資中縣有水稻土、紫色土、黃壤土和新老沖積土4個土類,14個土屬(其中水稻土7個土屬、紫色土3個、黃壤土2個、沖積土2個),全縣耕地保有量84373.74公頃,其中基本農田保有量68173公頃,土壤類型多樣,養分充足,土層較厚,質地適中,適宜多種農作物及林草生長。
[11]
資中縣自然資源
編輯資中縣水資源
截至2016年,資中地表水資源比較充足,平水年全年地表水總徑流量為4.82億立方米;外來水除沱江每年來水量99億立方米外,還有球溪河、濛溪河兩條主要支流每年來水共7.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3770萬立方米;全縣建有水庫177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33座、小(二)型水庫142座,工程蓄水1.28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藴藏總量65840千瓦,可開發利用47處合計48265千瓦,佔理論藴藏量的73.3%,其中沱江可開發3處(陽鳴、五里店和蘇家灣),全縣已開發利用29處,裝機68台,容量22070千瓦,發電量10200萬度。
[11]
資中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2年,資中縣土壤資源有水稻土、紫色土、黃壤土和新老沖積土4個土類,14個土屬(其中水稻土7個土屬、紫色土3個、黃壤土2個、沖積土2個),共有耕地84153.84hm²(含整理後新增172.33hm²),其中基本農田68154.64hm²。
[11]
資中縣生物資源
截至2016年,資中自然植被面積4.9萬公頃,新增森林蓄積2萬立方米,活立木蓄積達到25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4.41%,樹木品種37科58屬96種,低山地帶以松樹、杉樹、樟樹、映山紅和油茶等為主,丘陵地帶以柏樹、桉樹、油桐、黃荊和馬桑等為主;野生藥材主要有五月艾、牛蒡等124種;野生花卉木本有梅、石榴、紫荊等37種,草本有春蘭、菊花等40餘種;野獸主要有豬獾、狐等17種,野禽主要有鷹、鷂、雉、白鶴等39種,魚類主要有鯉魚、鯰魚等43種。
[11]
資中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6年,資中縣主要有煤,大部分屬高炭層,發熱量每千克平均在5800大卡以上,儲量48038.3萬噸(其中現有煤礦儲量4638.3萬噸,資威煤田鐵佛勘區經普查核定儲量26700萬噸,金帶場勘區經普查核定儲量16700萬噸);滷水(製鹽原料)含有多種化學元素,總儲量1.46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豐富,分佈面積109.5平方公里(羅泉、鐵佛、金李井、興隆街、雙河、宋家等12個鄉鎮),礦層厚度10~30米,探明資源儲量約3億噸,預測儲量約10億噸;石英砂,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耐火粘土,耐火度達1625℃,探明儲量79.5萬噸;土陶泥,總儲量389.15萬噸;碗漿泥,總儲量82.02萬噸;石料,總儲量條石41.2萬立方米,板石6.5萬立方米;河沙,年循環儲量38.3萬噸;豆元石,年循環儲量16.7萬噸。此外,鐵、沙金、炭精、天然氣和礦泉水等也有一定儲量。
[11]
資中縣人口
編輯資中主要民族是漢族,少數民族不足總人口的2%。2015年有少數民族35個,人口2100餘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6%,分佈於33個鎮,人口較多的有彝族、苗族、土家族、壯族、藏族等民族,以女性為主,絕大多數因婚遷入。
[12]
資中縣交通運輸
編輯資中縣,交通網絡快捷。國道(成渝高速公路和321國道)、省道(資威、資安、仁順公路)、成渝高鐵、成渝鐵路等交通幹線橫貫其中,沱江河橫貫全境。境內有4個成渝高速公路進出口,8個火車站,1個高鐵站(資中北站)
[2]
[13]
2020年,全縣公路總里程為9429.814公里,等級公路3355.921公里,高速公路53公里。資威快速通道一期工程連接線建成通車。完成28個行政村、48個撇並建制村通村道路硬化任務,47個未通村實現客車通達,全縣所有建制村實現“兩通”目標。
[1]
資中縣經濟
編輯資中縣綜述
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283.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9%,增速從一季度-3.0%提升至前二季度1.2%,再到前三季度增長2.5%,呈逐季回升、由負轉正、由慢轉快態勢。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4.88億元,增長5.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6%;第二產業增加值80.53億元,增長3.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9.1%;第三產業增加值118.37億元,增長3.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3%。三次產業結構比29.9:28.4:41.7.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176.81億元,比上年增長2.9%。
[1]
人民生活
2020年,資中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355元,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8068元,增長6.1%,人均消費性支出21266元,比上年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92元,增長8.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246元,增長8.4%。
[1]
資中縣第一產業
2020年,全縣農業增加值86.03億元,增長5.7%。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29.16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73.3億元,增長5.0%;林業產值6.29億元,增長5.7%;畜牧業產值41.56億元,增長11.1%;漁業產值6.08億元,增長4.1%;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93億元,增長8.1%。
2020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72萬公頃,總產量56.42萬噸,增長0.7%。其中,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0.76萬公頃,產量2.36萬噸;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96萬公頃,產量54.06萬噸,比上年增產0.37萬噸,增長0.7%。其中,稻穀產量14.66萬噸,增長0.3%;小麥產量0.03萬噸,下降50%;玉米產量22.37萬噸,增產0.12萬噸,增長0.5%。全年油菜籽產量3.69萬噸,增長2.4%。中藥材產量0.05萬噸,增長113.9%;茶葉產量149噸,增長1.4%。
2020年,全年生豬出欄67.29萬頭,比,上年增長21.2%;肉牛出欄1.01萬頭,增長4.9%;肉羊出欄18.1萬隻,增長10.5%;家禽出欄867.93萬隻,增長6%;禽蛋產量1.75萬噸,下降3.5%。
[1]
資中縣第二產業
2020年,資中縣全部工業增加值59.41億元,比上年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為77.73億元,同比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6.90億元,同比增長2.9%。營業利潤5.39億元,同比增長20.8%;利潤總額5.86億元,同比增長25.4%。
資中縣第三產業
2020年,資中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62億元,比上年下降3.3%。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44.28億元,下降4.0%;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46.34億元,下降2.6%.按消費形態分,批發業38.0億元,下降4.8%;零售業37.63億元,下降3.5%;住宿業1.20億元,增長0.7%;餐飲業13.79億元,增長1.4%。全年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3.14億元,同比增長16.0%。
2020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49.62億元,增長12.6%。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18.19億元,增長17.4%。全年接待遊客863.88萬人次,比上年同比同比下降4%;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3.16億元,同比下降15.2%。
[1]
資中縣社會事業
編輯資中縣教育事業
2020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344所(其中公辦學校220所,民辦學校124所。在民辦學校中有幼兒園120所,小學1所,九年一貫制1所,中職學校2所)。其中,幼兒園159所;小學128所(其中村小教學點46個,村小在事業統計中不計所數,已包含在小學128所中)上普通中學53所(其中含初級中學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6所,高完中(含6所改制高完中)10所,高級中學1所);中職學校3所;特殊學校1所。
[1]
資中二中 | ||
球溪高級中學 | 龍結中學 |
資中縣科學技術
2020年,全縣成功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户,新認定內江市高新技術企業7户。引進5户小微企業入駐科技企業孵化器,實施各類重點科技項目36項,縣級應用技術研發資金計劃支持縣級重點科技計劃項目29項。
資中縣文體事業
2020年末,全縣共有文化藝術館(站)23個,其中文化館1個,文化站22個,鄉史村史博物館有2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21萬餘冊.年末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6.1%和99.9%,全縣有線電視入户率(含網絡電視用户)達到96.0%。
[1]
2020年,資中縣體育場地數量較2019年新增127個,新增體育場地面積1.5491萬平方米,全縣體育場地面積50.5336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0.44平方米。社會投資足球場地1個,健身房5個,籃球館1個.舉辦資中縣“體彩杯”中小學生籃球,足球、田徑比賽,全縣共2311名運動員參加各項比賽,選拔26名優秀體育苗子。資中培養的田徑運動員吳豔妮獲得2020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女子100米欄冠軍。目前,全縣註冊在訓參加省運會的運動員207人(田徑54人、足球117人.棒壘球36人)。
[1]
資中縣醫療衞生
2020年末,全縣共有衞生機構1068個,其中醫院、衞生院45個。衞生機構牀位4738張,其中醫院牀位2732張。全縣醫療衞生人員5132人,其中執業及助理醫師1899人,註冊護士2506人。
[1]
資中縣社會保障
2020年,全縣共有日間照料中心79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分別為8077人和28151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比上年減少61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比上年增加1044人。
[1]
資中縣基礎設施
2018年,資中縣城鎮化率提高0.63個百分點。完成資中縣城區沱江一橋、二橋、資州大道、學府路、和鳴公園、政府廣場、武廟廣場、高鐵廣場固定亮化工程的安裝,投資690萬元。對城區內下水道、檢查井、水篦子進行了清淤,共清淤600餘噸;維修、拆鋪人行道6150.5㎡,零星棄土外運350車,安砌檢查井65個、水篦子130個,疏通下水道2480米;維修路沿石260米,安砌水溝蓋板65米,新建檢查井17個;城區道路維修開挖土石方164.4m,新建水篦子18個,補冷補料180㎡,現澆砼235㎡,埋設下水道330米;城南片區瀝青混凝土道路修復工程:一期2295.78㎡,二期2428.73㎡;結合“五清行動”,筆架山水溝清淤約300米,垃圾及樹枝清理共3車。順利推進47個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完成投資9653萬元;創建市級“四好村”60個,省級“四好村”21個。
[1]
資中縣風景名勝
編輯資中文廟
資中武廟
資中武廟:武廟,又稱關帝廟,是古代供祀三國時關羽的廟宇,位於風景秀麗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重龍山腳下,與資中文廟相距100餘米。
資中寧國寺
羅泉古鎮
羅泉古鎮,長街五里,十彎九曲,形似蛟龍,伴河而卧,故有“川中第一龍鎮”之美譽。在仁壽、威遠、資中三縣交界的深丘中,在珠溪河畔連綿蒼翠的羣山峽谷裏,深藏着一座古鎮,這就是全國100個千年古鎮之一的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資中羅泉鎮。
重龍山風景名勝區
重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資中城東北隅,1993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又評為國家2A級風景名勝區。
資中白雲山景區
資中白雲山景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資中縣境內,面積56平方公里。白雲山景區有大面積茂密的森林,是川中地區的“綠色明珠”。
聖靈山風景區
聖靈山風景區位於資中城西,由聖靈山大溶洞、天坑、恐龍腳印遺址和聖靈寺組成。它距縣城十三公里,離成渝高速公路魚溪站出口僅三公里。聖靈山風景區旅遊面積可達五平方公里。
九龍峽
九龍峽(又稱紅衞堰)位於資中城東3公里,全長5公里,水面寬50米,深20~30米,水域面積2.5平方公里。九龍峽風景宛如桂林風光,故有“小桂林”之美譽。
[16]
資中縣風土人情
編輯資中木偶戲,源於清代光緒年間。屬四大木偶戲(布袋、提線、杖頭和鐵線)之一。2014年,中型杖頭木偶戲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資中被命名為“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縣中型杖頭木偶製作工藝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7-20]
秧歌
腰鼓舞
腰鼓舞為舞者在腰間繫一橄欖形小鼓,舞時隨動作面以木錘擊鼓。其動作輕快,節奏鮮明,適於青少年表演。在五十年代每逢重大節日集會遊行,常有一潑潑數十至數百人的秧歌、腰鼓舞隊表演於街頭、廣場。
蓮蕭
蓮蕭又名“柳邊柳”,因伴舞的唱詞幫腔,每上句末尾都有“柳連柳”作襯詞,舞者手舞蓮簫作道具而得名。蓮蕭系一竹棒,約長三尺,每節有鐵絲穿過,鐵絲上串有小銅錢,舞動時銅錢發出清脆的碰擊聲。舞者不時將蕭有節奏地扣擊地面,並拍打身上的肩、胸、腰、腿各部份,其聲鏗鏘悦耳,且邊舞邊唱,表演者人數不拘,一人至數人,十數人均可,人多更為壯觀動聽。
宗教信仰
截至2013年,資中縣內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四大宗教。其中天主教1處、基督教18處、佛教26處、道教1處。有教職人員40餘人,信徒一萬餘人,信教羣眾10餘萬人。
資中縣地方特產
編輯塔羅科血橙
球溪河鯰魚
鯰魚俗稱鯰鬍子,鯰魚主要棲居於熱帶、亞熱帶水草茂盛的河湖、池塘、溝渠中,中國東部各主要水系均有鯰魚分佈,球溪位於成都和重慶之間,當地有一條河叫球溪河,是沱江的支流,原盛產鯰魚,現因為上游造紙廠污染河水,已基本絕跡,只在水庫及小河、小溪等地方還有少量生存。本地市場上的大部分為人工養殖,野生鯰魚與人工養殖鯰魚的區別在於野生鯰魚是青綠色的,養殖鯰魚則是黑黝黝的。
枇杷
資中冬尖
資中冬尖於2008年5月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稱號。
羅泉豆腐
資中兔兒面
資中縣獲得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資中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資中縣人民政府.2021-04-14
- 2. 資中旅遊背景介紹 .資中縣政府信息公開[引用日期2017-07-13]
- 3. 歷史沿革 .資中縣人民政府.2018-09-04[引用日期2021-10-15]
- 4. 資中歷史沿革 .資中縣圖書館 地方文化數據庫[引用日期2017-07-07]
- 5. 資中行政區劃與人口 .資中縣人民政府.2016-01-13[引用日期2021-10-15]
- 6. 資中縣最後兩個鄉撤鄉設鎮 .資中縣人民政府
- 7. 內江市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12-08]
- 8. 資中位置面積 .資中縣人民政府.2016-01-13[引用日期2021-10-15]
- 9. 資中地形地貌 .資中縣人民政府.2016-01-13[引用日期2021-10-15]
- 10. 資中氣候特點 .資中縣人民政府.2016-01-13[引用日期2021-10-15]
- 11. 資中資源狀況 .資中縣人民政府.2016-01-13[引用日期2021-10-15]
- 12. 民族宗教 .資中縣政府信息公開[引用日期2017-07-07]
- 13. 資中概況 .資中縣政府信息公開 [引用日期2017-07-13]
- 14. 資中縣全力推進中小學校點佈局 .內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7-13]
- 15. 四川資中縣打造優質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07-13]
- 16. 九龍峽旅遊風景區 .資中縣人民政府
- 17. 國家級非遺項目 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圖) .四川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7-07]
- 18. 資中木偶戲成“國寶” 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四川省文化廳[引用日期2017-07-07]
- 19. 民俗文化 .資中縣政府信息公開[引用日期2017-07-07]
- 20. 資中木偶戲:讓百年非遺煥發青春 .內江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7-07-07]
- 21. 資中冬尖 .資中縣人民政府
- 22. 巴蜀一絕——羅泉豆腐 .資中縣人民政府
- 23. 幸福百縣榜單出爐,你的城上榜了嗎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8-11-12]
- 24. 關於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第二批)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19-01-28]
- 25. 2016-2018創建週期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名單 .中醫藥網[引用日期2019-06-28]
- 26. 蓬溪縣榮獲2019年度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 .遂寧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3-31]
- 27. 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01]
- 28. 重磅!第五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入選名單公佈,有你的家鄉嗎?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12-03]
- 29. 唐榮任內江資中縣代縣長 .川觀新聞.2021-05-14[引用日期2021-05-14]
- 30. 內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1](第一號) .內江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3]
- 31. 四川公佈120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快看有你的家鄉嗎 .四川在線.2021-08-19[引用日期2021-08-20]
- 32. 通報表揚!2021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市、單位、縣市區、鄉鎮、示範村出爐 .川觀新聞[引用日期2022-01-2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