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賀仲明

鎖定
賀仲明,男,1966年生,1985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1994年就讀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96年提前攻博,199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 人才支持計劃。2005年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2006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10年-2015年任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1] 
現為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3]  。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主編。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出版《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等專著7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發表論文280多篇。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和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 
中文名
賀仲明
畢業院校
湖南師範大學
南京大學
代表作品
《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
研究方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
職    稱
教授
職    務
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

賀仲明學術著作

1、《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2、《喑啞的夜鶯—何其芳評傳》,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何其芳評傳》(修訂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3、《真實的尺度》,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4、《一種文學與一個階層——中國新文學與農民關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理想與激情之夢:1979-1992》,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重建我們的文學信仰》,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7、《非文學的世紀——20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文化關係研究》(合著),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説比較史論》(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修訂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 

賀仲明主要論文

1、《“大眾化”討論與中國新文學的自覺》,《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2、《“歸去來”的困惑與彷徨——論八十年代知青作家的情感與文化困境》,《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
3、《“農民文化小説”:鄉村的自審與張望》,《文學評論》2001年第3期。
4、《真實的尺度:重評50年代農業合作化題材小説》,《文學評論》2003年第4期。
5、《輕與重:歷史的兩面——論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土改題材小説》,《文學評論》2004年第6期。
6、《鄉村生態與“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説》,《文學評論》2006年第6期。
7、《文學本土化的深層探索者——評周立波的文學成就及文學史意義》,《文學評論》2008年第3期。
8、《文化糾結中的深入與迷茫——論韓少功的創作精神及文學意義》,《文學評論》2009年第5期。
9、《文學價值與本土精神》,《文學評論》2010年第6期。
10、《重評“十七年”鄉村題材小説中的理想性問題》,《文學評論》2012年第2期。
11、《論近年來鄉土小説審美品格的嬗變》,《文學評論》2014年第3期。
12、《人類學與文學:親緣與界限——評閻雲翔<私人生活的變革:一箇中國村莊裏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係>》,《文藝研究》2007年第1期。
13、《文本研究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之發展》,《南京師大學報》2007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2期全文轉載。
14、《論新時期知青小説的創作形態與文學史價值》,《求是學刊》2011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5、《農民工當代文學閲讀調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8期。《新華文摘》2012年第23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24期轉載。
16、《阿Q為什麼是農民》,《讀書》2001年第1期。
17、《論民歌與新詩發展的複雜關係》,《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4期。
18、《本土化:中國新文學發展的另一面》,《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2期。
19、《論當前文學人物形象的弱化與變異趨向——以格非〈江南三部曲〉為中心》,《南方文壇》2014年第1期。
20、《國民性批判——一個文化的謊言》,《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7期。
21、《我們還會不會愛——對中國現代思想的一種反思》,《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5期。
22、《否定中的潰退與背離:論80年代精神之一種嬗變——以張煒為例》,《文藝爭鳴》2000年第3期。
23、《“〈平凡的世界〉現象”透析》,《文藝爭鳴》2005年第3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24、《反抗的意義與侷限——“新生代”作家精神批評》,《小説評論》2001年第4期。
25、《論中國鄉土小説的現代性困境》,《南京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26、《新文學本土化理論導引》,《南京師大學報》2013年第1期。
27、《文學經典的命運與文學的前景》,《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28、《論中國鄉土小説的二重敍述困境》,《浙江學刊》2005年第4期。
29、《鄉土文學的地域性——反思與深入》,《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5期全文轉載。
30、《獨特的農民文化歷史觀——論劉震雲的“新歷史小説”》,《當代文壇》1996年第2期。 [1] 

賀仲明承擔課題

1、百年鄉土小説與鄉村文化變遷的關係、啓示研究及文獻整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9年,主持中) [2] 
2、當代鄉土小説審美變遷研究(1949-2015)(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16年,主持中) [4] 
3、中國新文學與農民關係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5年。已結項,良好。)
4、近20年鄉村倫理變遷與鄉土小説發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1年。已結項,優秀。)
5、當前社會“文學生活”調查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2012年)
6、中國新文學的本土化與民族化問題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 人才支持項目,2006年)
7、40年代文學與政治文化關係研究(省社科基金項目,2002年)
8、40年代文學與農民文化關係研究(省社科基金項目,2004年) [1] 

賀仲明獎勵與榮譽

1、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
2、新時期知青小説的創作形態與文學史價值(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年)
3、重評“十七年”鄉村題材小説中的理想性問題(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4年) [1] 
4、五四作家對中國傳統文學經典的重構(第五屆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獎第一名,2021年)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