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賀龍

鎖定
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賀文常, 字雲卿。 湖南桑植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 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鬥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勳。 [1] 
賀龍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位卓越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中文名
賀龍
別    名
原名賀文常, 字雲卿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6年3月22日
逝世日期
1969年6月9日
代表作品
《賀龍軍事文選》
職    務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出生地
湖南桑植
主要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年)

賀龍人物生平

賀龍任四川陸軍暫編第9混成旅旅長時留影 賀龍任四川陸軍暫編第9混成旅旅長時留影
1896年3月22日,賀龍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户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念私塾五年,便輟學務家。
少年的賀龍以憤世嫉俗,仗義疏財,敢於同惡勢力相抗爭而聞名鄉里。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於1914年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桑植、石門、沅陵等縣從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裝鬥爭。曾三度入獄,威武不屈。
1916年,他以兩把菜刀鬧革命,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組織起一支農民革命武裝。這支武裝在軍閥林立的舊社會,屢遭失敗,幾經起落,在賀龍的堅強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在討袁護國和護法戰爭中屢建戰功。
1924年至1927年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賀龍積極擁護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高舉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旗幟,率部參加北伐戰爭
1926年夏,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時,已成為北伐軍中著名的左派將領。
1927年6月,由於戰功卓著,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他不斷追求真理,在北伐戰爭中,逐漸由信仰三民主義轉變為信仰共產主義
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革命轉入低潮,賀龍無所畏懼,堅定地站在共產黨和工農大眾一邊,率部參加並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在起義部隊南下途中,經周逸羣、譚平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賀龍就任建國軍第一師師長時留影 賀龍就任建國軍第一師師長時留影
南昌起義後,賀龍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於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領導發動荊江兩岸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與周逸羣、段德昌等創建了紅二軍團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他反對黨內“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所搞的肅反擴大化。1934年10月,率部與任弼時、蕭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境會師,由他和任弼時統一指揮,發起湘西攻勢,在十萬坪、浯溪河重創敵軍,兵圍常德,有力地策應了紅一方面軍突圍長征。
1935年2月至8月,他和任弼時指揮紅二、六軍團反“圍剿”,在陳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園連獲大捷,殲滅了整師整旅的敵人,粉碎了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剿”,開闢了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
1935年11月,賀龍、任弼時領導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他們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追堵截,轉戰湘鄂川黔滇康青甘。
1936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六軍團在甘孜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與朱德、劉伯承、任弼時、關嚮應等對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陰謀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維護了黨的團結,促進了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長征勝利結束後的賀龍 長征勝利結束後的賀龍
抗日戰爭開始後,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賀龍任八路軍第120師師長。
1937年9月,率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敵後,配合國民黨軍隊對日軍發起忻口戰役,取得了雁門伏擊戰等勝利。後轉入晉西北管涔山區,率部粉碎日軍對晉西北的進攻,接連收復岢嵐、五寨等七座縣城,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進冀中,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指揮第120師和八路軍第三縱隊轉戰冀中平原,先後在大曹村、曹家莊、邢家莊、黑馬張莊,四戰四捷。他指揮的河間齊會戰鬥,是抗日戰爭中平原殲滅戰的範例。在這次戰鬥中,他身中毒氣,仍堅持指揮,為部隊作出表率。
1939年9月,在晉察冀邊區指揮了著名的陳莊戰鬥
1940年率部返回晉西北,擔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和晉西北軍區司令員,領導晉西北軍民粉碎了日軍多次“掃蕩”,指揮晉綏軍民“把敵人擠出去”,創造了許多光輝戰例。他領導晉綏人民進行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使晉綏根據地不斷擴大和鞏固。
1942年6月,他擔任陝甘寧和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為陝甘寧和晉綏兩個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賀龍被任命為一二零師師長 賀龍被任命為一二零師師長
日軍投降後,賀龍率領晉綏部隊主力揮師北上,解放了晉中廣大地區,並與聶榮臻指揮的晉察冀部隊一起進行了綏遠戰役、晉北戰役,協同晉冀魯豫部隊發起了呂梁、汾孝戰役,打退了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的進攻,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解放戰爭開始後,賀龍奉命協助彭德懷組織指揮西北戰場部隊,並主持後方根據地的建設,負責陝甘寧和晉綏的財經工作。他積極領導根據地人民進行土地改革,集中邊區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前線部隊作戰,為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2月,賀龍率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等部,由陝入川,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殲敵數十萬人於成都地區。西南各省解放後,賀龍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西南局第三書記。他與鄧小平、劉伯承一起領導了清剿土匪,恢復生產,建設邊疆,以及改造起義投誠的原國民黨部隊等工作,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設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賀龍與夫人薛明 賀龍與夫人薛明
1954年調中央工作後,一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在1956年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期以來,他積極參與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1959年底,任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同羅瑞卿等領導了我國的國防工作建設。
1964年初,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與葉劍英、羅瑞卿等組織全軍羣眾性的大練兵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從建國初期開始,他一直兼任國家體委主任,是中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在國際事務中,他協助周恩來工作,多次出訪歐亞各國,為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間的友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中,賀龍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夥的殘酷迫害。他始終堅持黨的原則,對林彪、江青、康生一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氣節和高尚品德。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 [2]  。賀龍含冤而死後,毛澤東曾説過:“我看賀龍搞錯了,我要負責”。 [6]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曾多次指示為賀龍平反。
1974年9月29日中央發了《關於為賀龍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
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為賀龍同志徹底平反的決定”。決定中充分肯定了賀龍為中國革命作出的不朽貢獻。

賀龍人物著作

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賀龍軍事文選》。 [5] 

賀龍大事年表

賀龍畫像 賀龍畫像
1896年3月22日出生於湖南桑植縣洪家關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賀龍因家境貧寒,只讀了幾年書。在家鄉艱苦地渡過了當佃户、趕騾馬(跟隨馬幫販運鹽、桐油和藥材)的童年和少年時期。
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於1914年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桑植、石門、沅陵等縣從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裝鬥爭。曾三度入獄,威武不屈。
1916年,他以兩把菜刀鬧革命,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組織起一支農民革命武裝。這支武裝在軍閥林立的舊社會,屢遭失敗,幾經起落,在賀龍的堅強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在討袁護國和護法戰爭中屢建戰功。
1923年,駐軍四川涪陵,扣押了為北洋軍閥運送軍火的日輪“宜陽丸”,繳獲全部軍火。
192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湖南的沅陵、澧州等地開展了一系列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工作。曾任縣討袁護國民軍總指揮、湘西護國軍營長、靖國軍團長、四川警備旅旅長、混成旅旅長、建國川軍師長。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一師師長、第二十軍軍長,是“戰績最大,聲威最高”而“異常奮勇”的“鋼軍”,成為當時著名的左派名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參加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初,賀龍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領導發動荊江兩岸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與周逸羣、段德昌等創建了紅二軍團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郵票 郵票
1934年10月,率部與任弼時、蕭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境會師。這期間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紅二軍團軍團長, 紅二軍團總指揮兼紅二軍、紅三軍軍長,紅二、六軍團總指揮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主席和湘鄂川黔軍區司令員等職。
1935年11月,賀龍、任弼時領導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
1936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六軍團在甘孜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零師師長。1937年9月,率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敵後,取得了雁門伏擊戰等勝利。後轉入晉西北管涔山區,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進冀中,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他指揮的河間齊會戰鬥,是抗日戰爭中平原殲滅戰的範例。
1939年9月,在晉察冀邊區指揮了著名的陳莊戰鬥。
1940年率部返回晉西北,擔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和晉西北軍區司令員。
漫畫 漫畫
1942年6月,他擔任陝甘寧和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為陝甘寧和晉綏兩個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賀龍率領晉綏部隊主力揮師北上,解放了晉中廣大地區,並與聶榮臻指揮的晉察冀部隊一起進行了綏遠戰役、晉北戰役。先後任晉綏軍區司令員兼晉綏野戰軍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此後奉命協助彭德懷組織指揮西北戰場部隊,並主持後方根據地的建設,任西北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賀龍率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等部,由陝入川,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殲敵數十萬人於成都地區。西南各省解放後,賀龍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西南局第三書記。
1954年調中央工作後,一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在1956年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959年底,任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同羅瑞卿等領導了我國的國防工作建設。
和周總理在一起 和周總理在一起
1964年初,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與葉劍英、羅瑞卿等組織全軍羣眾性的大練兵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從建國初期開始,他一直兼任國家體委主任,是中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在國際事務中,他協助周恩來工作,多次出訪歐亞各國,為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間的友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中,賀龍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夥的殘酷迫害。他始終堅持黨的原則,對林彪、江青、康生一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氣節和高尚品德。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終年73歲。 [4] 

賀龍人物評價

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時的賀龍 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時的賀龍
賀龍是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善戰,歷盡艱險,百折不撓;和平時期,為社會主義建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統一和團結。他對敵人恨,對人民愛,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大公無私,剛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達大度,愛護戰士,關心羣眾。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