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鴻年

鎖定
費鴻年(1900―1993),浙江省海寧縣(今海寧市)人。民國5年(1916),畢業於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同年,赴日本留學。 [1] 
中文名
費鴻年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省
出生日期
1900年
逝世日期
1993年5月12日
代表作品
《動物生態學》
職    務
生物學教育家
人物生平
民國10―12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動物學系深造。民國12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民國13年6月,任廣東大學教授;8月,兼任校內生物學系主任、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校務會議會員;9月,任校內出版委員會委員。民國15年8月,任中山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同年12月,組織中山大學南方生物調查隊,前往廣西、瓊崖等地採集標本,開中山大學標本採集的先河。民國16年,任中山大學動物學系主任。民國17年,再任中山大學生物學系主任。民國18年5月,受聘出任北平大學農學院生物系主任。民國21年2月,第三次到中山大學生物學系任教授;同年8月,出任生物學系代主任。同年,其著作《動物學》出版。民國23年1月,自費去日本進修,在帝國大學淺蟲臨海實驗所研究魚類生理學。民國26年8月回國後,第四次到中山大學生物學系任教授;同年,出版專著《動物生態學綱要》。在出任中山大學生物學系主任、動物學系主任期間,先後聘任本領域一批知名學者任教,加強學術力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費鴻年曆任農業部參事、水產部副總工程師等職。1957年9月,出任南海水產研究所第一負責人,一級研究員。先後當選為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魚類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顧問和《水產學報》副主編。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費鴻年先後出版專著《生物之起源》《動物生態學》《人類性源論》等13部。翻譯著作有《極性與側性》《顯微鏡術與人生》《奧竇邦傳》。其中,所撰《動物生態學》和《鯰魚呼吸生理之研究》分別是中國生態學的第一本專著和中國魚類生理學的第一篇論文。其他著作如《魚類學》《動物學綱要》《海洋學綱要》等,均為中國上述諸學科的早期著作。1953―1954年,主持黃河流域水產資源考察,為開發和研究該水域的水產資源奠定基礎。1964―1965年,主持南海北部底拖網魚類資源調查並主編“調查報告”,該成果252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70年代,創立新水產資源評估方法“動態綜合模型”,是中國運用數學模型研究水產資源數量變動規律的主要開拓者和帶頭人之一。
1993年5月12日,在廣州逝世。
參考資料
  • 1.    《廣東省志》編纂委員會編,廣東省志 1979-2000 32 人物卷,方誌出版社,2014.08,第2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