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雅喀族

鎖定
又稱“非牙喀”、“飛牙喀”。
中文名
費雅喀族
別    名
非牙喀
金代稱謂
吉里迷
明代稱謂
乞烈迷

目錄

費雅喀族簡介

代稱其為“吉里迷”,明代稱其為“乞烈迷”,俄國人稱其為“吉里亞克”,清代劃分的四十一個民族中的一支。散居在黑龍江下游和庫頁島上。據乾隆朝滿文老檔記載,居住在黑龍江一帶的費雅喀族有50個氏族2250户,居住在庫頁島上的費雅喀族有6個氏族148户。

費雅喀族歷史背景

乾隆四十三年奉敕撰。洪惟我國家未果發祥,肇基東土。白山、黑水,實古肅慎氏之舊封。典籍遺文,班班可考。徒以年祀綿長,道途修阻,傳聞不免失真;又文字互 殊,聲音屢譯,記載亦不能無誤。故歷代考地理者,多莫得其源流。是編仰稟聖裁,參考史籍。證以地形之方位,驗以舊俗之流傳,博徵詳校,列為四門:一曰《部族》,自肅慎氏以後,在漢為三韓,在魏晉為挹婁,在元魏為勿吉,在隋唐為靺鞨、新羅、渤海、百濟諸國,在金為完顏部,並一一考訂異同,存真辨妄,而索倫、費雅喀諸部毗連相附者,亦並載焉。二曰《疆域》,凡渤海之上京龍泉府、靺鞨之黑水府、燕州、勃利州,遼之上京黃龍府,金之上京會寧府,元之肇州,並考驗道里,辨正方位,而一切古蹟附見焉。三曰《山川》,凡境內名勝,分條臚載,如白山之或稱太白山、徒太山,黑水或稱完水,或稱室建河,以及松花江 即粟末水,寧古塔即忽汗水,今古異名者,皆詳為辨證。其古有而今不可考者,則別為存疑,附於末。四曰《國俗》,如《左傳》所載楛矢貫隼,可以見騎射之原; 《松漠紀聞》所載軟脂蜜膏,可以見飲食之概。而《後漢書》所載辰韓生兒以石壓頭之類,妄誕無稽者,則訂證其謬。至於渤海以來之文字,金源以來之官制,亦皆 並列。其體例,每門以國朝為綱,而詳述列朝,以溯本始。其援據以御製為據,而博採諸書以廣參稽。允足訂諸史之訛,而傳千古之信,非諸家地誌影響附會者所能擬也。 [1] 
俄人到了來那流域以後,不久就感覺糧食缺乏的大困難。他們從土人聽説精奇裏河流域產糧甚多,這種傳説形容未免過度,好像一到外興安的山陽就是一片樂地。俄政府於1632年在來那河的中流設立雅庫次克城(Yakutsk),派有總管,俄人所謂Vo-evod。1643年(崇禎末年),總管官彼得果羅文(Peter Golovin)派探險隊到精奇裏河流域去調查真相。隊長是波雅哥夫(VasiliPoyarkof);隊員有喀薩克一百十二名,獵夫十五名,書記二人,引導一人。軍器帶有大炮一尊,槍每人一杆。他們於是年7月中從雅庫次克動身,逆流而上,由來那河入雅爾丹河。11月,未抵河源而河已結冰,不通舟楫。波雅哥夫在河邊築了過冬的土房,留了四十三個隊員及輜重,自己遂率領其餘隊員跋山而南。行了兩星期的旱路之後,他們找着精奇裏的支河布連塔河(Brinda)。上流仍是一片荒土,到了中流,才發現少數鄂倫春住户,波氏派了七十人到村裏去搜糧食。村民起初尚以禮相待;俄人求入村,未蒙允許,就動武了。村民竭力抵抗。到了天黑,俄人空手而歸。在飢寒交迫的時候,喀薩克不惜執殺土人或互相殘殺以充飢。1644年春,留在山北的隊員趕上了,於是合隊而行,由精奇裏入黑龍江。沿途的土人皆罵他們為食人的野蠻人,有些逃了,有些就地防堵。秋季波氏到了黑龍江口,就在此過冬,強迫奇勒爾供給糧食。
俄人入黑龍江的那一年正是滿人入關的那一年。受其擾害的鄂倫春、達呼爾、赫真、飛牙喀及奇勒爾是否曾向其宗主求援,如果求了滿人如何處置,這些問題,因為史料的缺乏,無從答覆。在入關之初,就是東北邊境有警報來,清廷亦無暇顧及。波雅克夫此次的成績並不好,除了沒有發現新樂園以外,他留給土人永不能忘的壞印象。雖然,經過這次的失敗,雅庫次克的總管知道了傳聞的虛實,而波雅克夫仍不失為第一個西洋人入黑龍江者。他在江口過冬以後,由海道北返。幾年之內,雅庫次克的總管不再費事於南下的企圖。
1683年—1684年(清聖祖康熙廿二年至廿三年)
黑龍江流域中國各族人民的抗俄鬥爭風起雲湧。牛滿河上的奇勒爾族奚噶奴等打死侵略軍十多人;精奇里江上的鄂倫春族打死俄軍幾十人;達斡爾族陪勒兒等至雅克薩偵察敵情,殺二俘一。黑龍江下游的費雅喀族和奇勒爾族人與俄軍激戰,1684年初,得到300中國軍人增援,拔除了黑龍江下游的俄國侵略據點。
1743年12月31日三姓副都統衙門驍騎校天保等攜帶146套烏林(袍子)前往庫頁費雅喀住地頒賞烏林。將93套烏林頒賞給已進貢貂皮的雅丹、綽敏、耨德、都瓦哈四姓姓長4名,鄉長15名,白人70名及隨雅丹姓一起來進貢貂皮的舒隆武嚕姓白人4名。剩餘的53套烏林全部帶回存庫。
1780年9月28日 頒賞貢貂庫頁費雅喀人的烏林因無庫收貯,堆置穿堂地上易受潮濕黴爛。是日,吉林將軍奏準,於三姓擬建五檁庫房三間,需工價銀286.45兩,由賣糧銀兩內動支。
十七世紀中葉—二十世紀初的庫頁費雅喀(尼夫赫)族的氏族發生變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