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詩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鎖定
費詩(生卒年不詳),字公舉,犍為南安(今四川樂山市)人,三國時期蜀漢文臣。 [20] 
費詩早年為劉璋屬官,任綿竹令。劉備攻綿竹,他領全城降。劉備領益州牧,以他為督軍從事,出為牂牁劉備為漢中王,派他拜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聞黃忠為後將軍,大怒:“大丈無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費詩勸關羽以蜀漢大業後羣臣議劉備當稱帝,費詩直言力阻,不受重用。 [20] 
建興三年(225年)春,其隨丞相諸葛亮南征四郡。其秋,南征取得勝利。諸葛亮逝世後,蔣琬執掌蜀漢朝政,費詩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後於家逝世。 [21] 
公舉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犍為郡南安縣(今四川省樂山市)
本    名
費詩
官    職
諫議大夫

費詩人物生平

費詩投靠雄主

費詩是犍為郡南安縣人,劉璋佔據益州時,以費詩為綿竹縣縣令。 [1]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劉備與劉璋交惡,雙方兵戎相見。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在涪縣擊敗劉璋軍的抵抗後,領兵進逼綿竹,費詩率先舉城歸附。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夏,劉璋戰敗投降,劉備自領益州牧,以費詩為督軍從事。後出任牂柯郡太守,又轉任益州前部司馬 [2-4] 

費詩巧勸關羽

光榮《三國志11》費詩 光榮《三國志11》費詩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秋,劉備自稱漢中王,派遣費詩去拜授都督荊州關羽前將軍。關羽得知黃忠被任命為後將軍,大怒道:“大丈夫怎樣也不會與一個老兵同列!”因而不肯受拜。費詩勸説關羽道:“建立大業者所任用的都不只是一種人。當年蕭何曹參與漢高祖劉邦自幼有交情,而陳平和韓信則是較後才逃命歸附的。論及他們的官爵次序的時候,韓信的爵位最高,但也沒有聽説蕭何、曹參因此而有怨言。現在漢中王因為黃忠一時的功勞,給予他很高的恩寵,但説到漢中王心中的地位,怎麼會把黃忠與您等同起來啊!漢中王與您就像是同一個整體,憂樂同享,福禍共當。我認為您不應該在意官號的高低,以及爵位俸祿的多少。我也只不過是一個奉命行事的使者,如果您不肯接受任命,我這就馬上回去,只是為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後大受感動並醒悟過來,當即接受了前將軍的任命。 [5-6] 

費詩耿直之士

《三國志12武將列傳》費詩 《三國志12武將列傳》費詩
費詩為人耿直敢言。公元221年(章武元年),羣臣商議想要推舉劉備稱帝,費詩上疏反對道:“殿下由於曹操父子逼迫天子並篡奪帝位,所以才客居萬里之外,集合士卒大眾,準備用以討伐逆賊。今大敵尚未消滅,卻先自立為帝,恐怕眾人心中會感到疑惑啊。昔日漢高祖和項羽約定,先攻滅秦國的人可以做王。等到高祖攻陷咸陽,俘獲秦王子嬰,仍然懷有推讓之心不願稱王,何況現在殿下仍未走出門庭,就想自立為帝呢!我實在認為殿下不應聽取羣臣的提議啊。”費詩因此違背了劉備的心意,被貶官為永昌郡從事。劉備亦於同年四月稱帝。 [7-9] 
公元225年(建興三年春),費詩隨丞相諸葛亮南征四郡。其秋,南征取得勝利,費詩隨諸葛亮來到朱提郡漢陽縣。時投降蜀漢的李鴻來拜會諸葛亮,得到諸葛亮的接見,費詩和蔣琬亦同時在座會見李鴻。李鴻説:“我前不久經過孟達住所,恰逢見到叛漢而來的王衝。王衝説明公您非常痛恨孟達,要誅殺他的妻兒,幸好昭烈帝沒有聽從而作罷。孟達卻説:‘諸葛亮看待事情能瞭解本末原委,縱酒不會這樣做的。’因此沒有相信王衝的話,並且對明公傾心仰慕。我覺得孟達的心意已經不用再説了。”諸葛亮對費詩、蔣琬説:“回到京城後一定要給孟達寫信互相通報消息啊!”費詩卻當場表達了反對的意見,進言道:“孟達這個小子,昔日對劉璋不忠,後來又背叛先主,這種反覆小人哪裏值得我們寫信給他!”諸葛亮聽後沉默而沒表態。但是諸葛亮仍想引誘孟達作外援以方便北伐,還是與孟達進行了通信。 [10-11] 
諸葛亮逝世後,蔣琬執掌蜀漢朝政,費詩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後於家逝世。終劉氏之世,費詩的官位都不足以發揮自身才能。 [12-13] 

費詩歷史評價

陳壽:“霍峻孤城不傾,王連固節不移,向朗好學不倦,張裔膚敏應機,楊洪乃心忠公,費詩率意而言,皆有可紀焉。以先主之廣濟,諸葛之準繩,詩吐直言,猶用陵遲,況庸後乎哉!” [14] 
常璩:“烈武作合,度曠塗夷。惜哉公舉,帥直陵遲。” [15] 

費詩家庭成員

費立:西晉散騎常侍 [16] 

費詩文學形象

光榮《三國志12》費詩 光榮《三國志12》費詩
費詩在小説《三國演義》中出場於第65、73與91回,形象較歷史上大致相同,為蜀漢官員。劉備攻取益州後,擢用歸降的費詩。 [17]  劉備自稱漢中王,曹操得知後結連東吳,欲奪取荊州。諸葛亮建議進攻樊城以挫敵計,劉備於是派遣費詩為使,令關羽進攻樊城。關羽初知爵位與黃忠同列,不肯受拜,費詩巧妙説服關羽並傳達了劉備的命令。出征前夕,糜芳、傅士仁大意燒燬了軍器糧草,關羽怒欲問斬,費詩出面勸諫,二將得以保命。 [18]  後諸葛亮出師北伐,以費詩為秘書留守成都參與處理朝政。 [19]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費詩字公舉,犍為南安人也。劉璋時為綿竹令。
  • 2.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先主攻綿竹時,詩先舉城降。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以詩為督軍從事,出為牂柯太守,還為州前部司馬。
  • 3.    《華陽國志·卷五·公孫述劉二牧志》:十七年,曹公徵吳。……劉主然其中計,即斬懷等;遣將黃忠、卓膺、魏延等勒兵前行。梓潼令南陽王連固城堅守,劉主義之,不逼攻也。進據涪城。……十八年,璋遣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
  • 4.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十九年夏,雒城破,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
  • 5.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室,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僕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 6.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山勢作營。……秋,羣下上先主為漢中王。
  • 7.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二十六年,羣下勸先主稱尊號。
  • 8.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後羣臣議欲推漢中王稱尊號,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羇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
  • 9.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
  • 10.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建興三年,隨諸葛亮南行,歸至朱提郡漢陽縣,降人李鴻來詣亮,亮見鴻,時蔣琬與詩在坐。鴻曰:“間過孟達許,適見王衝從南來,言往者達之去就,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達曰:‘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盡不信衝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亮謂琬、詩曰:“還都當有書與子度相聞。”詩進曰:“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邪!”亮默然不答。亮欲誘達以為外援,竟與達書。
  • 11.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三年春,亮率眾南征,秋悉平。
  • 12.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蔣琬秉政,以詩為諫議大夫,卒於家。
  • 13.    《華陽國志·卷十(中)·先賢士女總贊中》:詩終劉氏之世,官位不盡其才。
  • 14.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19]
  • 15.    《華陽國志·卷十(中)·先賢士女總贊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19]
  • 16.    《三國志·卷三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注引孫盛〈蜀世譜〉》:詩子立,晉散騎常侍。自後益州諸費有名位者,多是詩之後也。
  • 17.    《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20]
  • 18.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20]
  • 19.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20]
  • 20.    門巋主編. 二十六史精要辭典,上[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05.第809頁
  • 2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榮縣委員會編;羅秀能主編;李曉明副主編.鄉賢名士[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12.第90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