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鎖定
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阿拉伯語:فيصل بن عبد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英語:Faisal bin Abdelaziz Al Saud,1906年-1975年3月25日),出生於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沙特阿拉伯第三任國王,首任國王伊本·沙特的第四子。
其父生前他長期負責外交事務,有良好的國際視野,父親死後他作為其兄長的繼承人主管國家事務,1964年聯合其他兄弟發動政變推翻了無能的長兄,他將一個保守的,充滿清規戒律的國家帶入了現代世界,外交上雖親美卻反以色列,為此不惜和革命的埃及聯合,1973年他指使親信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發動石油戰爭,重創了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世界,成為阿拉伯世界的標誌性人物,1975年被一個患有精神病的侄子刺死。
中文名
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外文名
阿拉伯語:فيصل بن عبدالعزيز آل سعود‎,英語:Faisal bin Abdelaziz Al Saud
國    籍
沙特阿拉伯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75年3月25日
出生地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人物生平

時代週刊1974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週刊1974年度風雲人物 [1]
1906年1月14日,費薩爾出生於利雅得。是伊本·沙特國王的第四個孩子,他的母親屬於佔沙特人口大多數的謝赫教派,他母親死的很早,他由外祖父祖母撫養到10歲,他的童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自己也非常聰明,見識廣博,熟讀古蘭經和對各種教義都有了解。 回到父親身邊後,他學習了沙漠作戰和政治策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受命出使英國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21年,費薩爾參加了父親同西德家族的戰爭。並且取得勝利。
1923年,他鞏固了安全和建立了秩序以後才回到利雅得。費薩爾在首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1926年初,由於費薩爾在多次解決王國危機中所表現出來的才幹,國王任命他以國王總代表的身份擔任漢志地區政府的首腦。當時他才20歲,是沙特王國最年輕的政府高級官員。同年,費薩爾代表國王第二次訪問歐洲,任內志的外交負責人。
1930年9月,沙特王國政府的外交事務司改為外交部,費薩爾被任命為外交大臣,他一直保持着這個職務到繼位為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沙特王國保持中立。
1934年,費薩爾指揮軍隊攻佔也門
1945年,費薩爾率領代表團前往美國參加聯合國成立大會。他在“聯合國宣言”上代表其國家簽了字。沙特阿拉伯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他出訪了西歐,蘇聯、美國和許多中東國家,學習了英語,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農業和工業。在他出訪期間,他看到西方人越來越多的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和展開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他並不是反猶主義者,但他希望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權利在國際上能得到合法的認可。
但1947年的分治協議給他和阿拉伯世界以沉重的打擊。
在沙特,王位不是自動的傳給國王的長子,需要皇親投票來選擇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王位繼承人。
1953年,伊本·沙特國王病逝前夕,宣佈由其長子沙特·伊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繼位,費薩爾為王儲兼首相,皇族成員一直尊重國王的遺願。作為王儲,費薩爾在國外廣泛旅行,重新建立他和世界的聯繫。但在他出訪期間,沙特國王因缺乏治國才能,大肆揮霍,使沙特這個有石油收入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窮國,民怨沸騰。
1958年3月22日王室會議決定,沙特國王必須將權利交給費薩爾親王,以解決嚴重的經濟危機,此後,兩兄弟的敵對關係不斷升級,終於在1960年11月21日,沙特國王宣佈收回王權,費薩爾親王繼續擔任外交大臣,然而,不到兩年時間,沙特王國又一次出現經濟危機。此外,來自埃及和鄰國也門的外部威脅和國王本人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迫使國王不得不恢復費薩爾的首相職務。
1964年11月3日,在許多親王和大臣的支持下,費薩爾廢黜兄長,成為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第三任國王。
1970年代早期會見卡扎菲(左) 1970年代早期會見卡扎菲(左)
費薩爾國王結過三次婚,前兩次都是政治婚姻,娶的都是沙特顯赫家族的女兒,這兩個妻子都給他生了一個孩子。然而這兩次婚姻都以離婚告終,他的第三任妻子是愛的結晶,是他從土耳其相識、相戀娶回來的,他放棄了可以娶四個妻子的合法權利,稱她是他的妻子和王后。他們共生了5個兒子(沙特三次婚姻的7個兒子和9個女兒都在在國外接受寄宿制高等教育)。
從1962年費薩爾主持內閣起,他就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他宣佈取消奴隸制,當國王后保證奴隸制在沙特滅絕,他實行司法獨立,規定宗教領袖(烏里瑪)為伊斯蘭法律的官方解釋人,任何人都不得干涉、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讓每一個沙特男子都有工作,發展全民教育和大興公用建設等。沙特阿拉伯本來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費薩爾執政時決心扭轉這一局面,要全面發展工農業生產。
1975年3月25日,費薩爾國王在利雅得的一次宮廷覲見儀式上被其侄子開槍擊中,不幸逝世。據説,這位親王精神錯亂。這個消息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阿拉伯國家為他致哀。 [2] 

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經濟建設

1971年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 1971年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
1970年—1975年間,王國執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投資總額為159億美元。在6個主要城市修建了供水管道、7個海水脱鹽廠和成千上萬公里的公路,建造了20個國內機場,此外,他還擴大了建築工業、教育體系。費薩爾之所以能夠大規模地推行發展工業和社會福利事業等,主要的資金和財政來源是石油。
1938年,這個國家發現石油。從此,石油逐漸成為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起初,石油生產都控制在外國公司的手中,政府所獲得的利潤很小。
從1950年開始,政府通過談判增加了對外國公司的税收和減少受他們直接控制的區域。如1964年,費薩爾政府同最大的外國公司阿美石油公司簽定兩項協定,一是規定新的油價和徵税方法,二是減少公司享有特惠權的地區。
1965年,政府同一家法國公司簽定了一項勘探和開採石油的協定,其中規定特惠權限減少到30年,沙特政府和公民至少佔有公司股份的40%等有利於沙特民族利益的內容。
1971年,沙特政府提出了“通過贖買,由本國政府參加各石油公司股份,參加領導和管理,逐步地、分階段地實現國有化”的方針。
1972年10月,沙特政府和阿美石油公司達成協議,首先掌握了該公司股份的25%。
1974年1月,沙特政府已在阿美石油公司中參股60%。
1973年—1974年間,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使沙特王國的財政收入猛增,它變成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費薩爾·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對外關係

沙特阿拉伯政府對外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積極參加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國家組織活動,主張加強阿拉伯國家的團結,共同對敵。費薩爾曾作為外長參加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隆會議。以後,他又出席了在貝爾格萊德和開羅召開的不結盟國家會議。1956年10月,英國、法國和以色列三國向埃及發動侵略戰爭。儘管沙特王國同埃及之間長期存在矛盾,但費薩爾聞訊後,立即主持內閣會議,向埃及提供大量的無償援助。費薩爾所奉行的對外政策為他在阿拉伯世界贏得了巨大聲望。
1971年訪問台灣時與蔣介石會談 1971年訪問台灣時與蔣介石會談
1962年也門爆發內戰,革命的一派要埃及和蘇聯派遣援軍,沙特王室卻支持也門王室,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直到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戰敗,埃及軍隊才撤離也門,沙特支持的保皇派內亂,沙特才不再幹涉也門內政。
1970年埃及總統納賽爾死後,費薩爾成了阿拉伯的領袖。由於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大大地提高了它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權力。 在四次中東戰爭中,由於尼克松政府支持以色列,惱怒的費薩爾國王命令石油大臣 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給石油輸出國組織施加壓力,斷絕給美國的石油供應,高昂的石油成為阿拉伯抵抗西方國家的利器。
費薩爾國王把石油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於推行大規模的發展計劃,一部分用於援助世界上的貧窮國家。費薩爾擁有強大的實力,他是新興石油國家的象徵,1974年成為世界風雲人物。
參考資料
  • 1.    圖像來源 
  • 2.    《二十世紀世界領導人傳記百科》上冊367-369頁,美國約翰·鮑威爾主編,大眾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