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爾迪杜凱

(2003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費爾迪杜凱》是2003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波蘭 維·貢布羅維奇。 [2] 
中文名
費爾迪杜凱
作    者
波蘭 維·貢布羅維奇
譯    者
易麗君 / 袁漢鎔
出版時間
2003年10月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頁    數
295 頁
ISBN
9787806575819
類    別
歐洲小説
定    價
16.2 元
裝    幀
精裝
原作名
Ferdydurke
叢    書
譯林世界文學名著·現當代系列

費爾迪杜凱內容介紹

尤瑟夫是個30三十歲的作家,他的作品難為評論界和讀者所理解。絕望之際,他昔日的老師平科把他變成了一個十幾歲少年,同一羣頑童同窗共讀。頑童們以幼稚可笑的手段對抗學校陳腐矇昧的教育……本書通過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揭露和嘲諷了當時波蘭社會存在的落後、醜陋、虛假、殘酷、陰暗和不平等現象。“費爾迪杜凱”,沒有明確的詞義,據説是反傳統、反媚俗的象徵,是作者創作思想和美學革命的一種標誌。

費爾迪杜凱作者介紹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Witold Gombrowicz,1904—1969)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波蘭小説家、劇作家和散文家。1923年進入華沙大學學習法律,大學畢業後,前往法國巴黎攻讀哲學和經濟學。1928年回到華沙,在法院擔任見習律師。關於律師經歷,他説過這樣的話:“我從來就分不清誰是法官、誰是犯人,有時還會同犯人握手。”正是在法院工作時,他創作並發表了第一批短篇小説,真正開始寫作生涯。1937年,長篇小説《費爾迪杜凱》問世,波蘭評論界反應強烈,褒貶皆有,作者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名氣。1939年,應邀來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不料世界大戰爆發,有家難歸,竟在阿根廷滯留了整整二十四年。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居無定所,窮困潦倒,靠化名為各類小報撰稿勉強度日。苦悶空虛之時,也做過一些荒唐事。好在生活稍稍穩定後,又繼續寫作。先後寫出了劇本《婚禮》(1947)、《輕歌劇》(1955)、長篇小説《橫渡大西洋》(1950)、《宇宙》(1964)等重要作品。1950年,他在巴黎出版了他的幾乎所有作品以及三卷本《日記》,開始為世人所矚目。早年的長篇小説《費爾迪杜凱》更是備受青睞,成為貢布羅維奇的代表作。與此同時,波蘭國內也開始重新審視他的作品。1963年他回到了歐洲,1968年12月他結婚之後定居法國的旺斯。在結婚僅僅八個月後,貢布羅維奇因心臟病發作,離開了人世。貢布羅維奇的創作自始至終帶有強烈的叛逆色彩,他堅決主張要讓文學完全獨立自主,這意味着標新立異,絕對地反對傳統,絕對地反對模式,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貢布羅維奇的作品在波蘭文壇便顯得格外怪異、離譜,讓人怎麼都看不順眼。他的文字往往誇張,扭曲,怪誕,人物常常是漫畫式的,他們隨時都受到外界的侵擾和威脅,內心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作家主要通過人物荒誕怪癖的行為,表現社會的混亂、荒謬和醜惡,表現外部世界對人性的影響和摧殘,表現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的無奈和異化,以及人際關係的異常和緊張。在漫長的歲月裏,他的作品在自己的祖國一直受到冷落,有一段時間甚至還被禁止出版。儘管如此,他卻一直堅持用母語寫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歲月,他才享受到了一點應有的評價和聲譽。在他百年誕辰之際,他的祖國波蘭給了他應有的榮譽,將2004年開展“貢布羅維奇年”的活動。波蘭郵政也在2004年8月4日發行一枚貢布羅維奇百年誕辰紀念郵票,郵票圖案是根據攝影師Bohdan Paczowski 於1965年在威尼斯拍攝的貢布羅維奇照片設計的,這枚郵票面值為1.25茲羅提,發行量為50萬枚,郵票規格為31.25 x 39.5 mm,一版20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