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氏牡丹鸚鵡

鎖定
費氏牡丹鸚鵡(學名:Agapornis fischeri):體長一般在13-15釐米,體重50-55克。是七彩繽紛的小鸚鵡,深橙色的額頭和臉頰,前胸黃色,體羽青綠色,尾紫藍色,有一對鑲着白邊的眼睛,嘴鮮紅色,腳灰色,鳥喙紅色,虹膜棕色。經人工培養還有多種色系的品種:如黃、白、鈷藍、紫、灰、銀、乳白及雜紋等。
生活在非洲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羣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在野外,該鳥常集羣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由於這種鳥羽色豔麗,常被捕捉飼養,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分佈於坦桑尼亞北部、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盧旺達、布隆迪;從籠中逃脱的鳥在各地都有族羣,大多棲息於坦桑尼亞、肯尼亞等沿海地區。
中文名
費氏牡丹鸚鵡 [1] 
拉丁學名
Agapornis fischeri
別    名
費希爾氏情侶鸚鵡
費沙氏情侶鸚鵡
費氏情侶鸚鵡
棕頭牡丹鸚鵡
外文名
Fischer's Lovebird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牡丹鸚鵡屬
費氏牡丹鸚鵡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科
鸚鵡亞科
非洲鸚鵡族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Reichenow, 1887

費氏牡丹鸚鵡形態特徵

費氏牡丹鸚鵡一般長度14-15釐米,體重42-58克。略小於同屬的桃臉牡丹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為橘紅色;頭頂和頭部後方為橄欖綠色;前胸和頸部為橙黃色;身體兩側、腹部、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上方為紫藍色;翅膀內側覆羽藍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鮮紅色,虹膜棕色,腳灰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基部有棕色斑紋。喙鈎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腳短,強大,對趾型,適於攀援生活。 [3-4] 
費氏牡丹鸚鵡無亞種分化,經人工培育有多種色系的品種,如黃、白、鈷藍、紫、灰、銀、乳白及雜紋等。其中藍色變種是此品種主要的變種,體型較野鳥略為細小。它的背部、胸部及尾部呈亮藍色,頸部為白色,頭部為淺灰色,有淺粉紅色的喙。此藍色變種首先於1957年由R. Horsham博士在南非成功繁殖,2年後由F. Warford博士於美國舊金山成功繁殖。黃化變種首先於法國出現,體色呈淺黃色,臉部呈橙色,喙部為紅色。白化變種亦已成功繁殖。 [3] 
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近種區別

費氏牡丹鸚鵡
桃臉牡丹鸚鵡
一般長度14-15釐米,體重42-58克。略小於同屬的桃臉牡丹鸚鵡。
體長16釐米,體重48-61克。雌鳥略重於雄鳥,雄鳥翼展98-102毫米,雌鳥99-106毫米。
七彩繽紛的小鸚鵡,深橙色的額頭和臉頰,前胸黃色,體羽青綠色,尾紫藍色,有一對鑲着白邊的眼睛,嘴鮮紅色,腳灰色,鳥喙紅色,虹膜棕色。
喙臘白色,眼睛黑色。全身羽毛有明亮整潔的杏仁綠色。身體下部是較淺綠色的羽毛,尾羽為彩藍色,深玫紅色的前額,象牙色的啄和灰色的腳,整體顏色配合得十分美麗。
經人工培育有多種色系的品種,如黃、白、鈷藍、紫、灰、銀、乳白及雜紋等。
在人工飼養的培育下,有了很多不同羽色的品種。
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
桃臉牡丹鸚鵡 桃臉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灌木叢和金合歡屬植物分佈的高原地區、介於1100-2000米之間各種棕櫚樹和其他數種分佈的林區、灌叢平原區、開闊的草原地型和農耕區等。 [3] 

費氏牡丹鸚鵡生活習性

費氏牡丹鸚鵡覓食行為

費氏牡丹鸚鵡食用多種食物,包括種子及果實,農夫視它們為害鳥,因為它們有時會食用農作物,如玉米、黍等。另外,它們每天都需要飲用一定的水,如果天氣異常炎熱,它們會聚集在水源附近,以便一天多次取水。在收穫季節,費氏牡丹鸚鵡成羣結隊遷徙到農業區食用種植的穀子和玉米等,其遷徙行為通常是伴隨着食物的收穫而發生的。 [7-8] 
人工飼養的費氏牡丹鸚鵡,常餵給稻穀、穀子、小米等飼料,還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蠣粉、葉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穀、穀子按3:2:2的比例混合餵給。 [5] 

費氏牡丹鸚鵡防禦行為

當受到威脅時,它們會直接飛走或鼓起羽毛並且展開翅膀使自己看起來更大,起威懾作用,並稍微張開喙,準備在必要時啄咬敵人。在啄咬敵人前,一般會發出刺耳的咆哮聲,起警告提示作用。目前已知會捕食費氏牡丹鸚鵡的是一種學名為Falco biarmicus的鷹即獵隼,這類鷹往往對費氏牡丹鸚鵡造成致命性的威脅。 [6-7] 

費氏牡丹鸚鵡社羣行為

費氏牡丹鸚鵡喜歡成羣結隊尋找食物並一起飛行,羣體大小為10-20個個體甚至數百個個體。在需要長途飛行時,往往成羣結隊,此時鳥羣飛得又快又直。 [6-7] 

費氏牡丹鸚鵡交流行為

費氏牡丹鸚鵡一般通過叫聲進行交流或表達情緒。它們在睡覺前會與鳥羣中的其他費氏牡丹鸚鵡交流而發出嘰嘰喳喳的聲音,進行相互檢查;受驚的費氏牡丹鸚鵡會發出吱吱的叫聲;憤怒時則發出嘶嘶聲,並一直敲擊它們的喙;愉快放鬆時則發出啁啾聲;在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領地或配偶時發出咔噠聲。 [6-7] 

費氏牡丹鸚鵡分佈範圍

野生的費氏牡丹鸚鵡主要分佈在東非中部的坦桑尼亞,其在坦桑尼亞北部的Nzega和Singida區、塞倫蓋蒂、阿魯沙國家公園、維多利亞湖南緣和維多利亞湖的Ukerewe羣島最為常見。另外盧旺達、布隆迪、肯尼亞也分佈了一定數量的費氏牡丹鸚鵡,但極大多數是從籠中逃脱或被放生的寵物鳥所形成的羣落。如今費氏牡丹鸚鵡作為飼養寵物已在全球得到推廣。 [6-7] 
費氏牡丹鸚鵡分佈圖 費氏牡丹鸚鵡分佈圖

費氏牡丹鸚鵡繁殖方式

在乾燥季節費氏牡丹鸚鵡的繁殖季為1-2月、4-6月、7月;它們會尋找枯死的樹洞為築巢地點,也有些鳥會在峭壁上的裂縫中築巢。 [3] 
人工豢養的費氏牡丹鸚鵡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開始,可以提供20×20×30釐米的厚木巢箱;一般雌鳥每窩產卵3-6枚,孵化期約20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餵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之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餵,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產,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幼鳥羽毛長成約需32天。如果缺乏礦物質,親鳥會有拔去幼鳥身上羽毛的傾向,照顧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數次,但是為了親鳥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3]  [5] 
野生費氏牡丹鸚鵡的壽命平均為12.6年,圈養的壽命為15-25年。 [7]  [9] 

費氏牡丹鸚鵡保護現狀

費氏牡丹鸚鵡種羣現狀

費氏牡丹鸚鵡的數目估計介乎於29-100萬(評估機構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但在原生範圍保護區以外的鳥只密度則較低,野生種羣分佈較為集中。自1970年以來,野生種羣數量大幅下降,三代內種羣數量下降率在20-29%。其中費氏牡丹鸚鵡的成鳥數量也在呈現下降趨勢。 [6] 

費氏牡丹鸚鵡保護級別

1995年,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20年 ver 3.1——近危(NT)。 [6] 

費氏牡丹鸚鵡致危因素

自15世紀50年代以來,費氏牡丹鸚鵡一直被當作寵物飼養和銷售。1926年,它們成為活鳥交易的一部分。1987年,費氏牡丹鸚鵡成為世界上交易最廣泛的寵物鳥,也是當時進口到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最受歡迎的野生捕獲鸚鵡,佔坦桑尼亞鸚鵡出口的80%。2005年-2014年間,該鳥從非洲大陸的出口量約為800只,2005年-2016年間,超過20000只(包括野生的及人工繁殖的)費氏牡丹鸚鵡被輸入新加坡。 [6] 
在農業區被視為害鳥,被農夫暴力驅趕、殺害。當費氏牡丹鸚鵡成羣結隊地以農作物為食時,它們的數量可以達到數百隻,從而損害水果和糧食作物。因此,它們經常被農民視為害鳥而殺死。 [6] 

費氏牡丹鸚鵡保護措施

此處的保護以坦桑尼亞為代表:
  • 全面禁止捕捉交易野生費氏牡丹鸚鵡:1995年,在國際範圍內出口誘捕野生費氏牡丹鸚鵡的交易已經得到禁止。
  • 保護費氏牡丹鸚鵡的棲息地:建立國家自然保護公園,保護費氏牡丹鸚鵡的棲息地,為費氏牡丹鸚鵡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生活環境。
  • 進行科普教育,加強民眾的法治意識:在坦桑尼亞,有很多公民隨意購買銷售費氏牡丹鸚鵡,因而獲得刑罰。因此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讓公民瞭解費氏牡丹鸚鵡,加強民眾的法治意識。 [6] 

費氏牡丹鸚鵡主要價值

生態價值:費氏牡丹鸚鵡通過啄食植物及其種子(例如猴麪包樹、金合歡樹等)來促進種子傳播,這些植物的種子可能附着在它們的羽毛上,抑或是食用卻無法消化以糞便的形式排出,從而擴大此類植物的分佈範圍。 [7] 

費氏牡丹鸚鵡擴展閲讀

英語中的lovebird:費氏牡丹鸚鵡的戀鳥,與牡丹鸚鵡屬的其他戀鳥一樣,為終身伴侶。lovebird一詞源於戀鳥配偶之間牢固的聯繫。如果分開,兩隻鳥的身體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兩隻鳥喜歡儘可能多地進行身體接觸,相互梳理羽毛,並咬對方的喙。由於這個動作看起來像是一對情侶在接吻,英語中會用單詞“lovebird”形容戀人,因此該鳥也被稱作費氏情侶鸚鵡。 [7-8] 
費氏牡丹鸚鵡 費氏牡丹鸚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