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鎖定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27日),德國作家、哲學家、愛國主義者,古典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作為一個哲學家,他尋求對哲學思想,特別是康德唯心主義思想的統一;作為一名愛國主義者,他試圖喚醒德意志人民要求國家統一。
中文名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外文名
Johann Gottlieb Fichte
國    籍
德國
民    族
德意志民族
出生地
德國拉梅諾
出生日期
1762年5月19日
逝世日期
1814年1月27日
職    業
作家、哲學家
代表作品
全部知識學的基礎
自然法權基礎
學    派
前康德主義、德國古典哲學
主要領域
認識論、道德哲學、政治哲學
著名思想
絕對自我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人物關係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受影響於:康德、萊因霍爾德(Karl Leonhard Reinhold)、所羅門·邁蒙(Salomon Maimon)、貝內迪特·斯賓諾莎(Benedictus Spinoza)
施影響於:謝林、黑格爾、叔本華諾瓦利斯(Novalis)、亨利希(Dieter Henrich)、馬克思 [1]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生平經歷

費希特出生於普魯士薩克森州的拉梅諾。父親是織帶子的手工業者,家境貧寒,9歲時得到鄰人的資助開始上學。1774年進波爾塔貴族學校,課外讀過該校禁讀的G.E.萊辛的著作。1780年入耶拿大學,1781年入萊比錫大學神學系,接觸過B.斯賓諾莎的哲學。1788年因經濟困難,棄學赴瑞士的蘇黎世當家庭教師,結識了當地狂飆運動的代表人物J.K.拉法特等。1790年重返萊比錫,計劃創辦雜誌未成,再任家庭教師,並開始研究I.康德哲學。1790年,他結識了德國著名詩人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的侄女約哈那(Johanna Rahn)並被她深深吸引,後來兩人結為夫妻。同年,他開始研讀康德的著作,這對他後來的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791年,他前往哥尼斯堡拜見康德。為了讓康德瞭解他,他基於康德哲學寫了一篇研究康德批判哲學和神學領域之間聯繫的宗教長文《試評一切天啓》(Attemptata Critiqueof All Revelation)。康德讀後大加讚賞,不僅贊助出版了這篇文章,還推薦費希特前往大學任教。由於一些不知名的原因,此文被匿名發表了,讓人們以為是期待已久的康德自己對於宗教的批判著作。之後康德澄清了事實並公開讚揚了這部著作,這個事件使得費希特在哲學界的聲名大振。1793年再去蘇黎世,被任命為耶拿大學的哲學教授,並結識了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等進步思想家。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1794年,費希特成為耶拿大學教授,主持康德哲學講座,並完善他的哲學體系。此後他陸續發表了《全部知識學的基礎》、《自然法學基礎》、《知識學原理下的道德學體系》等。1798年,在他擔任《哲學雜誌》責任編輯的時候,收到了一篇宗教懷疑論的來稿,雖然費希特不贊同作者觀點,但由於他堅持出版自由,還是將此文發表。這篇文章後來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攻擊費希特是個無神論者。費希特在耶拿大學的課程一開始非常受學生的歡迎,他的得意門生當中有個人叫赫爾巴特,後來成為科學教育學的開山者 [5]  。但是後來,學生批評他過於清教主義,教師認為他不夠虔誠,最終,被迫於1799年離開耶拿遷居柏林。 [2]  1806年,普法戰爭爆發,費希特擔負起宣揚愛國主義的任務。1807年,他回到法軍佔領的柏林,發表了著名的《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同時倡議建立柏林大學。1810年,柏林大學建立,費希特擔任第一任校長。1813年柏林保衞戰爆發,城中擠滿傷員,瘟疫流行,費希特的妻子參加了照顧病人的工作,不幸感染斑疹傷寒並傳染給費希特。費希特夫婦於1814年1月先後去世。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哲學思想

費希特不贊同康德對於物自體存在問題的論述,這種將表象與物自體分離開來的體系將不可避免地導向一種懷疑主義。一個嚴密的哲學體系應該是象笛卡爾那樣,從一個最高的明確無誤的不證自明的第一原理出發,按照其內在的必然性,以嚴明的邏輯推理出來的系統。經過休謨提出的問題,物到理智之間的過渡存在一個邏輯上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他同意康德的意見,也就是隻有唯心主義才是可能的。但我們應該拋棄物自體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絕對自我的概念。這個絕對自我,不是經驗的自我,也不是先驗的自我,而是所有自我意識中的先驗要素。這種自我意識提供了所有認識的先驗根據,是一切知識和經驗實在性的根據和先驗的源泉,也就是認識論知識學中的最高根據和出發點。這裏他將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融為一體,並給予了自我一種相當高的地位,賦予了自我創造性行動的可能。他的學生叔本華評論他勇敢地將認識問題歸之於理智直觀,徹底取消了物自體,是一種絕妙的靈感。
在費希特的著作《自然法學基礎》(1796年)中,他提出自我意識是一種社會現象。任何客體的自我意識,它的必要條件是所有其它理性的客體存在。這些(其它)客體共同影響並召喚起每個單個個體其自身的自我意識。這個觀點是由他的認識論(Grund lageder gesamten Wissenschaftslehre,知識的科學)所延伸出來的,他證明了每個自我的意識產生依賴於每一次它對非我的把握(用費希特的話説,就是自我設定非我)。由這些觀點所導出的我/自我之間的差異(自我在自身中設定非我與自我相對立)最終發展成了費希特的認識論(絕對自我,自我設定自己本身)。
費希特以自我意識,或精神自我的創造性活動作為解釋經驗的唯一源泉。自我意識,或精神自我是自己設定自己的存在。絕對自我,或上帝是精神世界的命令,它是個體自我(有限自我)的原因。感覺世界和獨立客體(他們也由絕對自我設定)是“非我”,或者説是在與自我的精神鬥爭中使自我獲得意義的自我的對立面——外在世界。像康德一樣,費希特也相信內在精神的價值、人性的合理性、自我責任,以及自由的重要性。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政治理論

費希特由一種自給自足的觀點發展出他的國家理論。在他看來,一個國家應該控制國際關係貨幣價值,並維持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由於為了達成意識需要與其他理性的存在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所以費希特認為在不同的黨派間必須有一種彼此之間的共識(relation of right)。
1806年,柏林拿破崙佔領期間,費希特發表了數篇《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激發了德國國家主義,同時也被引證為一種浪漫國家主義的例子。文中,他繼續了他早期作品中對宗教和法國大革命的辯論,並提出德國民族比其他民族更為優越。在他其它的早期作品中,他稱猶太人將侵蝕德國,公開表示希望將猶太人驅逐出德國。他還對波蘭表示厭惡,宣稱他們的文化是野蠻的,波蘭人都是尚未開化的蠻族。
費希特《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 費希特《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 [6]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教育思想

費希特在題為“告德意志國民”的演講中,號召通過國民教育振興德意志民族,集中體現了費希特的國民教育觀。1810年他出任柏林大學首任校長。在費希特看來,國民教育的作用在於提高國民的精神素養,培養國民的愛國精神、理性意識和獨立人格。費希特強調發展國民教育是國家事務,政府必須承擔起國民教育的責任。他認為,德國戰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國民教育的衰弱,解決的根本途徑在於發展國民教育事業。國民教育的目的在於造就合格的國民,合格的國民必須具有良好的德行、高尚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具有責任感、博愛、同情心、自我犧牲精神與家庭觀念等道德觀念。在處理國家和個人利益的關係上,個人利益要服從於國家利益。其次,合格的國民必須是個性完善的人、具有理性思維能力,再次,合格的國民是身心協調平衡發展的人。
在國民教育的實施問題上,費希特主張政府是實施國民教育的主體。國民教育必須由國家推行廣泛設立國民學校,提供寬敞的校舍和充足的經費。在教育對象和內容上,費希特提出完整的國民教育應包括全民教育與全面教育。費希特的國民教育觀念不僅對當時的普魯士教育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同時代以及後來的教育家如威廉·馮·洪堡第斯多惠赫爾巴特福祿貝爾等人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4] 
費希特認為教育應以智育、體育也是為了有助於培養不為物慾所染的自由意志。不過,意志自由並不等於可以為所欲為,而是與義務結合着的。當人作為有限自我,其意向同絕對自我的動向趨於一致時,意志最自由,同時對使命和義務的認識也最明確。這種義務感叫做良心。聽從良心呼籲而見義勇為就是道德,“只有人的行動才是決定人的尊嚴的東西”。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相關評價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儘管費希特是自康德的著作發展開來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輕視了。費希特往往被認為是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兩人哲學間的過渡人物。近些年來,由於學者們注意到他對自我意識的深刻理解而重新認識到他的地位。和在他之前的笛卡爾和康德一樣,對於主觀性和意識的問題激發了他的許多哲學思考。費希特也涉及政治哲學,他被一些人認為是德國國家主義之父。 [3]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主要著作

1793《試評一切天啓》An Attempt at a Critique of All Revelation(Versuch einer Kritik aller Offenbarung)
1796《全部知識學的基礎》Foundations of the Science of Knowledge (Wissenschaftslehre nova methodo)
1796《自然法權基礎》Foundations of Natural Right (Grundlage des Naturrechts)
1798《倫理學體系》The System of Ethics (System der Sittenlehre)
1800《論人的使命》The Vocation of Man(Die Bestimmung des Menschen)
1807-1808《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 (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
參考資料
  • 1.    閻孟偉.從“感性世界”觀念看馬克思與費希特的理論關聯[J]教學與研究.2013年第2期.5-13.
  • 2.    Anthony Kenny.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109
  • 3.    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 4.    吳式穎 李明德 張斌賢 單中惠.《外國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41-242
  • 5.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 6.    Fichte [ Johann Gottlieb ] – E. Rodríguez  .rdrgz.work[引用日期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