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鎖定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貴州青酒集團),前身為貴州青溪酒廠,現坐落於貴州黔東南鎮遠縣青溪鎮,2000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現已成為以白酒釀造為主兼肉牛養殖、生物技術、廣告、房產、餐飲等產業為一體的生態型企業。 [1]  [3] 
公司名稱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外文名
Guizhou Qingjiu
成立時間
2003年 [2] 
法定代表人
文義長 [2] 
總部地點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青溪鎮 [1] 
經營範圍
白酒產品生產、銷售;制曲、釀酒原料採購、運輸;包裝物生產、銷售,住宿、飲食、生物技術開發,研究,推廣利用,種植、養殖及產品加工、廣告製作;貿易進出口業務;白酒批發零售、桹食經営、旅遊投資、開發、經營 [2] 
公司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 [2]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規模

貴州青酒集團先後完成了三期白酒擴建工程,將貴州青酒廠打造升級為黔東南第一大白酒廠。生產廠房16棟,窖池1580口,包裝流水線15條,白酒產業佔地1000餘畝。 [3]  擁有固定資產3億元,從業人員1500人。 [5] 
2000年,青酒銷售額突破3億,在2010年左右達到10億規模。2012年,貴州青酒成為貴州僅次於茅台集團的第二大白酒產、銷企業。 [4]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釀造工藝

洞藏青酒釀造工藝”獨一無二,洞庫的特點是“冬暖夏涼”,具備儲藏白酒最佳的温度和濕度。 [3]  [6] 
青酒基酒貯存在四季恆温的山洞自然老熟,利用山洞恆温、恆濕的特點使白酒酒質協調的過程適應於生化反應,酒體比一般酒庫貯藏的白酒更為“清澈透明,豐滿醇和,香味也更加芳香馥郁”。 [3]  [6]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歷程

發展歷程
發展歷程(4張)
貴州青酒集團前身為“貴州青溪酒廠”,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 [10] 
1955年,鎮遠青溪鎮幾家較大的酒作坊,與當地政府公私合營,成立貴州青溪酒廠。 [10] 
1958年,青溪酒廠轉為國營企業,開始了規模化生產,早年產品主要為“青溪大麴”。 [10] 
1986年,青溪大麴首次獲評“貴州名酒”,其中“38度青溪大麴”成為貴州省第二家研製成功的低度濃香白酒,暢銷海內外。 [10] 
1988年,經貴州省政府批准,青溪酒廠由原來的青溪鎮萬壽宮搬遷到青溪大塘村,擴建為年產青溪大麴1000噸的新廠。 [10] 
1997年,濃香型“青酒”系列產品問世,結合全新的經營理念,貴州青酒開始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10] 
1998年,青溪酒廠萬噸白酒擴建工程啓動。 [10] 
2000年,原貴州青溪酒廠產權制度改革,組建成立“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青酒銷售額突破3億。 [10] 
2012年,青酒銷售額僅次於茅台集團,位列貴州省第二。 [10]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榮譽

2008年9月,青酒榮獲『貴州新八大名酒』稱號。 [8] 
貴州十大名酒稱號 貴州十大名酒稱號
2011年8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溪牌”青酒『貴州十大名酒』稱號。 [7] 
金質名酒獎 金質名酒獎
2016年9月,五星青酒獲第二屆『貴州十大名酒金質名酒獎』。 [9] 

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文化

“喝杯青酒,交個朋友”這一廣告詞,以其語言的樸實,朗朗上口的特點,成為我國白酒界成功的典範,同時也逐步被我國白酒界所效仿,也成為青酒人的驕傲。然而,這充滿純樸、厚道和呼喚友情的廣告創意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歷史淵源,並非偶然所得。
貴州青酒廠坐落於國家級風景區舞陽河畔,這裏聚集着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這裏有深厚的釀酒歷史,據有史可查的也有600多年,由於受到地理、交通的影響,少數民族釀酒的目的是為了自給自足、招待賓客。由於不是出於交易的目的,長期以來產量不大。由於沒有利益的阻礙,使得朋友之間……
有人説,青酒的崛起,除了過硬的產品品質,新穎的營銷手段,以及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語外,還因為青酒的“青”字大有玄機:“青”象徵着一種活力,一種生機,隱含着一種人類潛意識裏的內心渴望,它包含了廠址青溪鎮,包含了鎮遠聞名全國、享譽東南亞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同時,“青”也是指東方的玄鳥,所以,青酒才會有如此迅猛地發展!也有專家撰文指出:其間青酒之所以突飛猛進的關鍵,是得益於青酒掌握了品牌文化營銷的利器。
千百年來,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酒都是人們交流感情、寄託情感的傳媒和載體,酒不僅是物質的商品,酒更是情感的商品。喝酒對中國人來説,除了養身和祭祀之外,更多的是為了交際。
在以全新的姿態走向市場之前,青酒人就敏鋭地意識到,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而中國人的交際文化就是朋友文化;從春秋時孔子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到現代普通老百姓口中流行的“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為朋友兩肋插刀”,以朋友文化為核心的中國交際文化伴隨着酒文化已流行了幾千年。無論是初次相識還是故交老友,只要喝酒的人大部分都會以酒交友,以酒會友,即使不喝酒之人,也會以茶代酒,表達相識相知之意。
青酒抓住中國人的交際文化和“以酒會友”的消費習慣,將自己定位在“朋友的酒”,以中國朋友文化形象代言酒為市場定位切入點,從積澱在廣大消費者心中“以酒會友”的酒文化中,挖掘出了自己的品牌文化訴求,以“喝杯青酒,交個朋友”這樣通俗易懂、極富音律美而又朗朗上口的口語化訴求,全面詮釋了白酒的社交功能,表達了人們喝酒交友會友的願望和目的,以人性與個性的完美結合,昇華了產品靈魂,將白酒的社交功能以藝術的形式發揮到了極致,為品牌的生存拓展找到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為青酒的崛起和走紅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只要熟悉青酒的廣告語,只要是招待朋友喝酒,只要喝的是青酒,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做青酒的義務廣告媒體。“喝杯青酒,交個朋友”不僅成了中國最促銷的廣告語之一,被載入高校營銷學教材,而且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青酒廣告語現象:你只要在網上搜索,就會發現眾多的網友已把這廣告語寫進了他們的日誌、博客,將這句話融進成了他們的情感,不論是孤單還是失意時,不論是在應酬還是在和朋友歡聚時,也不論是初出茅屋的少年還是飽經風霜的漢子,甚至於不管他是否喝酒,是否柔弱不經風的女子,在他們的心中,總會迴響着這句話:“喝杯青酒,交個朋友”。青酒已走進千百萬消費者的內心,變成消費者自己的情感體驗,成為他們心境的代言詞。
青酒何止是酒,它是一種哲學,一種文化,一種中國幾千年的交際文化和朋友之情的傳承與表達!青酒是朋友的代言詞,青酒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