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州財經學院財政與税收學院

鎖定
貴州財經大學財政與税收學院成立於2008年9月,是在原來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基礎上將財政學專業、税收專業分設組建而成。學院現有財政學教研室、税收學教研室和財政理論與實務研究所,共有2個本科專業、1個碩士點。財政專業為省級示範專業,《財政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中國税制》被評為校級精品課。
中文名
貴州財經學院財政與税收學院
外文名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創辦時間
2008年9月
所屬地區
貴州

貴州財經學院財政與税收學院相關信息

貴州財經大學財政與税收學院成立於2008年9月,是在原來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的基礎上將財政學專業、税收專業分設組建而成。學院現有財政學教研室、税收學教研室和財政理論與實務研究所,共有2個本科專業、1個碩士點。財政專業為省級示範專業,《財政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中國税制》被評為校級精品課。

貴州財經學院財政與税收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十七人,其中碩士生導師6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含在讀博士6人),主要學術骨幹有黃靜教授、蔣琳教授、硃紅瓊教授、羅明華教授、覃麗華教授、李漢文副教授、楊楊副教授、蘇紅莉副教授等。自2008年以來,本分院教師承擔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多項,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項,另承擔了重大橫向課題6項;撰寫出版的學術專著 10餘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的學術論文達15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0餘項,其中獲貴州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獲貴州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在我校教師的科研項目和其他研究成果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佔一半以上。

貴州財經學院財政與税收學院專業介紹

財政學專業作為貴州財經學院最老的專業之一,也是貴州省內高校中唯一擁有30年辦學歷史的財政學本科專業和碩士授予權點。財政學培養目標為全面掌握財政、税務基本理論及相關法律法規,熟悉政府預算管理、税務管理、國有資產 管理與評估等方面業務技能,培養能承擔政府財政、税務、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中介機構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學校、科研單位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税務專業是在財政學專業的發展過程中,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對税務管理、税務籌劃、税務代理方面的需求的增加,以及貴州省各級税務部門在職職工對税務專業專升本的需求增加而於2005年9月設立的。税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系統掌握税收、財會等方面的知識,精通財務、會計業務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税務、財經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培養具有較高財税理論水平,掌握税收實務操作技能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1] 

貴州財經學院財政與税收學院學科方向

財政學、税收學是研究政府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學科。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如何更好地發揮財政税收的職能作用,是我國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中,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是地方財政税收問題。我校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利用學科優勢積極為民族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一直是我校財政學科建設和發展的特點之一。在確定學科建設規劃時,按照學科建設要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基本思路,為滿足我國地方財政改革與發展的實踐需要,旗幟鮮明地提出和堅持把民族地方財政問題、欠發達地區收入增長機制與環境研究的研究、生態財税研究作為我院科學研究與學科創新的特色。
學科點的發展要有自己的發展前途與空間,就一定要有其區別於其他同類學科點的創新特點。而確立學科特色只能依據自己所處的客觀環境和條件的特殊性。我校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同時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地方財政是整個國家財政的基礎,西部地區在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調整及西部大開發中如何確立自身的發展問題、貴州作為西部地區省份如何克服區位劣勢、發揮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建立地方財政税收積極穩定增長機制,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等,都為我院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研究領域和生存空間。實踐證明,只有依託地方政府及地方財政,學科建設才有紮實的根基;只有加強同地方其他部門的聯繫,才能拓寬研究視野;只有堅持走依託地方、服務地方的發展道路,才是我院學科生命力之所在、創新力之所源。因此,在加強財政理論和財政政策研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區位特點,我院專業方向設置為:民族地方財政研究、欠發達地區收入增長機制及環境研究、生態財税問題研究三個方向,把地方經濟與地方財政建設與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作為研究的重點,積極為地方財政和地方經濟服務,形成地方財政研究的創新特色,力爭為地方財政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