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州苗民起義

鎖定
清末咸豐、同治年間苗民起義貴州是苗民聚居地區。長期以來,清朝統治者對苗民剝削、壓迫非常嚴重。1855年(咸豐五年)春,貴州東部台拱廳(今台江)苗民要求減免新加的賦税,遭清政府拒絕。被激怒的苗民索性要求官府永免徵收,並起來將漢族地主佔有的田宅分給貧苦苗民,地主則企圖組織團練實行鎮壓。苗民忍無可忍,於4月在台拱西部舉行起義,1872年4月張秀眉被俘殉難,堅持鬥爭長達18年的苗民起義,最後失敗。
中文名
貴州苗民起義
外文名
Guizhou Miao people Uprising
發生時間
1855年 至 1872年
發生地點
貴州
主要人物
張秀眉
事件經過
1855年(清咸豐五年)4月,台拱廳(今台江)苗民因不堪重賦,聯名向地方官請願,要求減緩糧賦,遭官府拒絕,羣情激憤。以傭工為生的苗族人張秀眉乘機在台拱廳掌梅尼率眾起義,黔東南各地苗民紛紛響應。張秀眉聯合各地苗民起義軍採取掃清小據點、孤立大城鎮的方略,先佔清軍汛堡,繼克丹江(今雷山)、台拱等10餘城。其時,號軍等各族起義遍及貴州全境,清軍四出鎮壓,處處設防,兵力分散,苗民起義軍得乘敵之隙,予敵重創。清總兵桂林、提督孝順先後兵敗自殺。1858年,義軍分兵兩路:一路西出,克麻哈(今麻江)、都勻等府縣,威脅貴陽;一路東進,克鎮遠、邛水(今三穗)。至此,起義軍控制了黔東南大部分地區,長期與號軍、侗族等起義軍相互應援,聯合作戰。1862年(清同治元年)春,東路軍再克邛水,出玉屏,攻入湖南晃州(今新晃)、沅州(今芷江)境內。清軍急增兵防晃州,又調兵船扼沅水。義軍因敵防守嚴密,復撤歸貴州境內。1866年初,清政府派湘軍2萬人分三路援黔:北路趨銅仁,會同川軍進攻號軍;中路、南路則分別進駐鎮遠、台拱一帶,夾擊苗民起義軍。面對強敵,苗民起義軍頑強抵抗,並以“深入疾歸”戰法,攻入湖南境內,襲擾湘軍後方,迫使湘軍回救而疲於奔命。1867年,清政府令川、滇、湘三省增兵援黔,採取“先教(即號軍)後苗”的戰略方針,集中力量先對付號軍。張秀眉率義軍乘虛插入湘西,旋因腹背受敵,敗歸黔境。翌年,號軍起義失敗,清軍得以集中兵力進攻黔東南,苗民起義軍處於清軍的戰略包圍之中,形勢日益不利。1869年5月1日和2日兩天中,記名按察使黃潤昌、記名提督榮維善率湘軍1.8萬人自施秉進向黃平,企圖與川軍會合。義軍將領包大度率眾萬餘,在黃平縣東南兩山夾峙、道路狹窄、地勢險峻的黃飄峽谷設伏,並派出小部隊前出誘敵。3日,湘軍進入伏擊地域時,義軍殲滅湘軍萬餘人。同年7月,義軍又在都勻樓山口大敗清軍,殲敵數千人。但兩次大捷並未能扭轉不利局面。1870年11月,台拱失守。次年春,義軍據點喪失殆盡。張秀眉率眾退守雷公山(在今雷山境)。1872年4月,在烏鴉坡(今雷山、凱里間)戰敗,全軍覆沒。5月,張秀眉等被俘,起義失敗。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