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鎖定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前身為貴陽棉業實驗場,於1936年始建於貴陽長坡嶺,1955年遷移到思南縣塘頭鎮,1980年調整研究方向改名為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2006年整建制劃歸農科院管理,2006年10月更名為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1]  。所在思南縣塘頭擁有土地1025畝,在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區(金陽)受讓土地43.5畝,投資近3000萬元建設油研科技園。2007年部分遷所至此。主要從事油料作物品種資源、油菜遺傳育種與栽培、花生育種與栽培、油料作物分子生物學、油菜制種技術、新品種的成果轉化、產業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領域,是公益型省直事業科研機構。1998年經省科技廳批准建立了貴州省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年由農業部批准建設國家油菜原原種基地;2002年農業部批准建設國家油菜改良中心貴州分中心;2007年建設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投資控股成立貴州油研種業有限公司。購置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近紅外快速無損分析儀、實時定量PCR儀、基因槍原子吸收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全自動凱氏定氮儀、脂肪抽提儀、凝膠成像設備、全自動酶標儀、蛋白核酸分析儀、DNA序列分析電泳儀等品質分析與分子生物技術儀器設備370多台套。
中文名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
碩    士
10人
職    工
86人
中級職稱
29人
成立時間
1936年
成立地點
貴陽長坡嶺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機構簡介

2007年我所實行了全員聘用制,現有在職職工86人,其中具有研究員4人、副高職稱12人,中級職稱29人,現有博士3人,碩士10人。科技人員中有貴州省首屆最高科學獎1 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省榮譽核心專家1人,省管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4人,首屆貴陽創新創業人才1 人,貴州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人物1 人,50餘人次獲省級以上個人獎勵。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研究領域

圍繞“以應用基礎研究為基礎,以突破性品種培育為核心,以成果轉化服務為目標”的總體目標,為解決我省油料發展中基礎性、關鍵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加強學科發展、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了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鑑評、基因發掘、遺傳機理解析,育種技術、種質創新、新品種培育、栽培生理、示範推廣等研究。主要開展油菜、小宗油料作物等種質資源的收集及遺傳研究創新、新品種選育、雜交組合配製、新品種推廣與應用、優質油研發、種子品質分析及種子質量檢驗、種子加工儲藏運輸技術研究、不同生產區域和栽培方式下豐產技術措施制訂、負責育成新品種的區域生產品種比較試驗與示範推廣、開展農業相關的技術培訓和諮詢服務。 [2]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科研項目

自1980年以來,我所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90餘項。包括國家“863”、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資金、國家油菜改良中心貴州分中心建設、國家油菜原原種基地建設和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農業部“948”項目、跨越計劃等;承擔了國家和省“七·五至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16項、省長優秀人才專項資金項目8項、國家和省重點推廣項目6項、國家新品種後補助及重大後補助項目3項、省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建設項目2項、省重大專項2項、省體改項目2項、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3項、省基金4項、省後補助6項及省其他項目20餘項。
近20年來,我所共完成各類科研成果70餘項,先後選育審定油研1-11號、油研1220、寶油85、綿新油19、農華油101、德新油18、盛油15、油研50、三北98等油菜品種共計41個,其中常規品種種3個,雜交品種38個;黃籽雙低高含油率雜交油菜新品種33個,含油率高達46%以上的品種達8個。油研7號是國家油菜育種攻關首批育成的四個雙低雜交油菜品種之一,其推廣的範圍和麪積在優質油菜推廣上在國內居領先地位。2004年育成的“三高兩低”黃籽雜交油菜新品種油研10號是全國第一個同步通過長江上中下游三個大區審定優質油菜新品種,含油率平均達44.5%,居70多個參試品種的首位,同年獲國家楊凌高科后稷特別獎;一大批優質油菜新品種的審定,標誌着我所高油分黃籽雙低優質雜交油菜育種在國內位居前列。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所獲榮譽

近20年來,先後獲各級科技獎勵4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最高科學獎1項、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8項、四等獎8項、廳級科技獎11項、其它獎7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50餘篇,其中有9篇被國外轉載,出版專著2部。

貴州省油菜研究所發展目標

我所在出品種成果的同時,更加註重科技成果轉化開發,組建公司作為成果轉化平台,公司在貴州的思南、德江、石阡、玉屏縣,海南三亞等地擁有種子生產基地3萬畝。10多年來“油研”系列優質雜交油菜品種在貴州的貧困山區累計制種面積達20萬畝,為農户增收近6000萬元;“油研”品種在長江流域的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蘇、安徽等12個省市累計推廣面積近億畝,通過優質油菜種子產業化開發創造社會效益100多億元 [1]  。創建了“油研”和“寶油”品牌,“油研”商標獲貴州省著名商標。
我所將繼續以貴州省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油菜改良中心貴州分中心和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為依託,利用已購置的品質分析、分子生物學、生理生化儀器設備,通過優良基因聚合、小孢子培養、基因定位等手段進行高含油率、高產、高抗病、低芥酸、低硫甙、高蛋白優質油菜新品種選育。繼續深化和加強優質油菜育種研究及成果轉化,利用選育的高油分油菜新品種開展相關產業化的研究。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和完善實驗室建設。
今後在國家部委、省相關廳局、主管單位的關心支持之下,我所將會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為我省乃至全國農業生產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