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妃

(帝王之妾)

鎖定
貴妃,地位高的妃子,皇帝妾室封號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劉駿於孝建三年始設,地位次於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復。明成化年間,明憲宗在其上另設皇貴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
貴妃是古代皇帝高級妾室的封號,居於內命婦的第一等,地位與外命婦中最高等的親王妃長公主相當。
中文名
貴妃
外文名
Noble Consort
貴妃的釋義
帝王妾室封號,指尊貴的妃嬪
著名貴妃
楊貴妃萬貴妃
始    置
南北朝
品    級
正一品、正二品

貴妃宮廷名詞

貴妃演變歷史

貴妃賞花 貴妃賞花
貴妃,古代皇帝妃嬪的稱號。開始是南朝宋孝武帝始置的,位比相國,與貴嬪貴人號稱三夫人。後代多沿用其名。
唐宋二朝時,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封號,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並稱四夫人,品級正一品
明朝時,宮中皇妃的封號有很多,如順妃、寧妃、良妃等,但貴妃仍是最高級的封號,憲宗始置皇貴妃,貴妃成為次等封號。 [3] 
清朝的後宮品級為:皇后、皇貴妃、貴妃,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秀女。貴妃是後宮第三等封號。

貴妃地位

皇貴妃創立之前,貴妃一直是內命婦的第一等。貴妃的地位大致與親王的正妻及同輩的公主相當,貴妃是內命婦的第一等,親王妃、長公主外命婦的第一等。 [1] 

貴妃文化

貴妃南北朝

皇后以下置貴妃,位於貴嬪之上,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代修華、修容修儀。以後又有修改,如以三淑、三昭、三修為九嬪,而以婕妤、容華、充華等位其下。南北朝代均有增損。梁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五職,又有美人、才人、良人稱三職 。

貴妃隋朝品級

隋文帝獨孤皇后死後,確立妃嬪制度。
一品:三夫人(三人,分別為貴妃、淑妃德妃
二品: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各1人)
三品:婕妤(12人)
四品:美人
五品:才人(與美人共15人)
六品:寶林(20人)
七品:御女(24人)
八品:采女(37人)(與寶林、御女曰八十一御妻

貴妃唐代品級

前期:唐高祖武德、唐太宗貞觀時期:
一品:妃(四人,分別為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二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
三品:婕妤(9人)
四品:美人(9人)
五品:才人(9人)(在唐代,皇后不屬於官職,所以無品級,連同婕妤、美人共稱為二十七世婦
六品:寶林(27人)
七品:御女(27人)
八品:采女(27人)(與寶林、御女曰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時:裁撤後宮人數,更易內官名稱
一品:贊妃、德妃(代四妃)
二品:宣儀(4人,代九嬪)
三品:承閨(5人,代美人)
四品:承旨(5人,代才人)
五品:衞仙(6人,代寶林)
六品:供奉(8人,代御女)
七品:侍櫛(20人,代采女)
八品:侍巾(30人,統稱“內官”)。
唐玄宗時:根據法象之意改四妃為三妃
一品:惠妃麗妃華妃(但仍封楊玉環為貴妃均為正一品
二品:芳儀(六人)
三品:美人(四人)
四品:才人(七人)
五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
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

貴妃宋朝品級

各個宋帝在位的時候略有差異。
一品: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或宸妃)各一人)
二品:九嬪(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各1人),
或者(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1人)
三品:婕妤(無定數)
四品:美人(無定數)
五品:才人(無定數)

貴妃遼朝品級

元妃、貴妃、德妃、文妃
昭容、昭儀、淑儀、和儀、麗儀、順儀、芳儀等
皇后外,惟見妃子之稱,無其他等級。

貴妃金朝品級

皇后
貴妃、賢妃、德妃
昭儀 昭容 昭媛 修儀 修容 修媛 充儀 充容 充媛
婕妤九人
美人九人
才人九人
二十七世婦 寶林二十七人
御女二十七人
采女二十七人,比八十一御妻
又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皆內官也。

貴妃元朝品級

后妃封號惟皇后、妃二等,再沒有別的名號

貴妃明朝品級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
皇后一下皆為妃位,後代皇帝多有改動,也設立了一些等級,皇貴妃位份在明憲宗皇帝時期確立。
明世宗嘉靖皇帝效仿古制設立後宮等級
貴妃
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
九嬪(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
美人
才人
貴人
選侍
淑女

貴妃清代品級

皇后(1人) 【位同帝尊,不設品級】
一品:皇貴妃(1人)
二品:貴妃(2人)
三品:妃(4人)
四品:嬪(6人)
五品:貴人(無定數)
六品:常在(無定數)
七品:答應(無定數)

貴妃歷朝貴妃列表

歷朝貴妃列表
朝代
君主
名稱
封號/稱號/諡號
備註
宋孝武帝
殷氏(殷淑儀
宣貴妃
追贈,原為淑儀。疑是南郡王劉義宣之女。 [2]  [4-5] 
宋明帝
陳貴妃
曾被賜給大臣李道兒,後迎回宮中生下廢帝劉昱,民間傳聞劉彧無生育能力,所以百姓都認為劉昱是李道兒之子。 [6-8] 
齊武帝
範氏
-
陳宣帝
錢氏
陳項原配,因娶柳敬言而被降為側室 [10] 
陳後主
張貴妃 [11] 
-
北周宣帝
元貴妃
後被立為天右皇后、天右大皇后 [12] 
長貴妃
原為西陽郡公宇文温之妻,後被立為天左大皇后 [13-14] 
唐高祖
萬氏
-
唐太宗
韋貴妃 [16] 
楊氏
楊貴妃 [17-18] 
唐高宗
鄭氏
鄭貴妃 [19-20] 
唐睿宗
豆盧氏
神龍初年請求離宮回家生活,去世後以貴妃之禮葬,曾撫養申王李捴、玄宗李隆基 [21] 
崔氏
-
唐玄宗
董氏
原為壽王李琩王妃,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馬嵬驛兵變被殺 [24-25] 
唐代宗
崔氏
昇平公主生母,或與李豫原配崔妃為同一人 [26] 
獨孤氏
追諡為貞懿皇后 [27] 
唐憲宗
郭氏
郭子儀孫女,昇平公主之女,憲宗原配,即位後只被封為貴妃,後追諡為懿安皇后 [28-31] 
唐穆宗
武氏(武才人)
追贈,原為才人 [32] 
唐敬宗
郭氏
-
唐懿宗
王氏
王貴妃
僖宗李儇生母,後追尊為惠安皇后 [34] 
楊氏
生前受封楚國夫人,追贈貴妃
後周太祖
張氏
為郭威第三任妻子,郭威建立後周,追贈她為貴妃 [35] 
前蜀高祖
張氏
生太子王宗懿(即王元膺),被冊為貴妃 [36] 
前蜀後主
錢氏
同光四年926年被後唐莊宗所殺 [37] 
南漢後主
李氏
宦者李託養女 [38] 
後蜀高祖
李氏(李太后
李貴妃
原為後唐莊宗李存勖登基前的姬妾,後被賜給孟知祥,孟昶生母 [39-40] 
宋太宗
臧氏
初為南唐後主李煜的宮人,後成太宗妃嬪,追贈貴妃 [41] 
宋真宗
出家為女道士,追贈貴妃 [42] 
沈氏
昭靜貴妃(沈貴妃 [43-44] 
-
宋仁宗
張氏
張貴妃
追贈温成皇后 [45] 
苗氏
昭節貴妃(苗貴妃
原為德妃,尊封為貴妃 [46] 
周氏
昭淑貴妃(周貴妃
原為賢妃,尊封為貴妃 [47] 
張氏
昭懿貴妃(張貴妃
原為美人,尊封為貴妃 [48] 
宋神宗
邢氏
懿穆貴妃(邢貴妃
原為賢妃,尊封為貴妃 [49] 
宋氏
原為充媛,尊封為貴妃 [50] 
宋哲宗
慕容氏
原為美人,尊封為貴妃 [51] 
宋徽宗
鄭氏
鄭貴妃
後立為第二任皇后,諡號顯肅皇后 [52-53] 
王氏
-
王氏
懿肅貴妃(王貴妃 [55] 
喬氏
劉氏
劉貴妃
追贈明達皇后 [57] 
劉氏
劉貴妃
追贈明節皇后 [58] 
崔氏
被廢為庶人 [59] 
宋高宗
吳氏
後立為第二任皇后,諡號憲聖慈烈皇后 [60] 
張氏
-
宋孝宗
謝氏
謝貴妃
後立為第三任皇后,諡號成肅皇后 [62] 
蔡氏
-
宋光宗
黃氏
被皇后李鳳娘害死 [64] 
張氏
黃貴妃被李皇后殺害後,張貴妃出嫁於民間 [65-66] 
宋寧宗
楊氏
楊貴妃
後立為第二任皇后,諡號恭聖仁烈皇后 [67] 
宋理宗
謝貴妃
後立為皇后 [68] 
賈氏
-
閻氏
惠昭貴妃(閻貴妃
遼景宗
蕭貴妃
立為皇后 [70-71] 
遼聖宗
蕭氏
-
遼興宗
蕭貴妃
第一任皇后,被降為貴妃 [72] 
金太祖
蕭氏
蕭貴妃
逝世後改封崇妃 [73] 
金熙宗
裴滿氏
裴滿貴妃
立為皇后,諡號悼平皇后 [74] 
海陵王
大氏
大貴妃
後晉為元妃
唐括貴妃
因通姦被賜死 [75] 
金世宗
李氏(李元妃
李貴妃
後晉為元妃,其子完顏永濟即位追贈光獻皇后,後被削去皇后號 [76] 
明太祖
孫氏
-
明成祖
王氏
昭獻貴妃(王貴妃 [79] 
張氏
明仁宗
郭氏
明宣宗
孫氏
後立為第二任皇后,諡號孝恭章皇后 [82-83] 
何氏
端靜貴妃(何貴妃) [84] 
-
明英宗
周氏
其子朱見深即位,後追諡孝肅周皇后 [85] 
明憲宗
後晉皇貴妃 [86]  [116] 
邵氏
邵貴妃
其孫朱厚熜即位,追贈孝惠邵皇后 [87] 
明世宗
沈氏
後晉為皇貴妃 [88] 
王氏
後晉為皇貴妃 [89-90] 
閻氏
追贈皇貴妃 [91-92] 
文氏
-
明神宗
鄭氏
後晉為皇貴妃,其孫朱由崧即位追封為皇后 [93] 
王氏
王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其孫熹宗朱由校即位追贈為孝靖皇后 [94-95] 
明思宗
田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 [96-97] 
袁氏
-
清太宗
原為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妻,後改嫁皇太極為崇德五宮之一 [98] 
清聖祖
佟佳氏
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立為第三任皇后,諡號孝懿仁皇后 [99] 
鈕祜祿氏
佟佳氏
貴妃
孝懿仁皇后胞妹,聖祖駕崩後被尊封為皇貴妃,諡號愨惠皇貴妃
清世宗
胤禛
年氏
後晉為皇貴妃,諡號敦肅皇貴妃 [100] 
鈕祜祿氏
熹貴妃
其子高宗弘曆即位,後追諡孝聖憲皇后 [101] 
清高宗
弘曆
高氏(高佳氏)
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諡號慧賢皇貴妃 [102] 
那拉氏
嫺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立為第二任皇后,死後以皇貴妃禮葬 [103] 
蘇氏(蘇佳氏)
純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諡號純惠皇貴妃 [104] 
金氏(金佳氏)
嘉貴妃
追晉為皇貴妃,諡號淑嘉皇貴妃 [105] 
魏氏(魏佳氏)
後晉為皇貴妃,諡號令懿皇貴妃;其子仁宗顒琰即位後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106] 
戴佳氏
原為忻妃,追封為忻貴妃 [107] 
陸氏
慶貴妃
嘉慶養母,被追封為慶恭皇貴妃
珂里葉特氏
原為愉妃,追封為愉貴妃 [108] 
巴林氏
-
陳氏
清仁宗
顒琰
鈕祜祿氏
貴妃
後晉為皇貴妃,立為第二任皇后,諡號孝和睿皇后 [111] 
劉佳氏
被宣宗旻寧尊封為皇貴妃,諡號和裕皇貴妃
鈕祜祿氏
如貴妃
被宣宗旻寧尊封為皇貴妃,諡號恭順皇貴妃 [112] 
清宣宗
鈕祜祿氏
全貴妃
文宗奕詝生母,後晉為皇貴妃,立為第三任皇后,諡號孝全成皇后 [113] 
舒穆祿氏
曾被降位,穆宗尊封貴妃 [114] 
博爾濟吉特氏
文宗奕詝養母,後晉為皇貴妃,追封為孝靜成皇后 [115] 
烏雅氏
光緒帝祖母、宣統帝曾祖母;穆宗尊封皇貴妃,諡號莊順皇貴妃
清文宗
鈕祜祿氏
貞貴妃
慈安太后,立為第二任皇后,諡號孝貞顯皇后
葉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穆宗載淳生母,尊為皇太后,諡號孝欽顯皇后
清穆宗
赫舍里氏
瑜貴妃
原為瑜妃,累尊封至皇貴妃,諡號獻哲皇貴妃
阿魯特氏
珣貴妃
原為珣妃,累尊封至皇貴妃,諡號恭肅皇貴妃
西林覺羅氏
瑨貴妃
原為瑨妃,累尊封至皇貴妃,諡號敦惠皇貴妃
清德宗
載湉
他他拉氏
瑾貴妃
原為瑾妃,累尊封至皇貴妃,號端康皇貴妃
他他拉氏
珍貴妃
原為珍妃,死後追封為貴妃、恪順皇貴妃
清遜帝
即祥貴人
參考資料
  • 1.    常任俠:《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選集》5頁,文物出版社,1984年。
  • 2.    卷十一·列傳第一·后妃上  .詩詞名句網[引用日期2020-09-16]
  • 3.    明史 卷一百十三 列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2-25]
  • 4.    《南史·卷十一·列傳第一》:殷淑儀,南郡王義宣女也。麗色巧笑。義宣敗後,帝密取之。寵冠後宮。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當時莫知所出。
  • 5.    《南史·卷十一·列傳第一》:或雲,貴妃是殷琰家人入義宣家,義宣敗入宮雲。
  • 6.    《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明帝陳貴妃諱妙登,丹陽建康人,屠家女也。世祖常使尉司採訪民間子女有姿色者。太妃家在建康縣界[……]
  • 7.    《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始有寵,一年許衰歇,以乞李道兒。尋又迎還,生廢帝,故民中皆呼廢帝為李氏子。廢帝后每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統。
  • 8.    《南史·卷十一·列傳第一》:先是人間言明帝不男,故皆呼廢帝為李氏子。廢帝后每微行,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統。
  • 9.    《南史 卷十一 列傳第一》舊顯陽、昭陽二殿,太后皇后所居也。永明中無太后皇后,羊貴嬪居昭陽殿西,範貴妃居昭陽殿東,寵姬荀昭華居鳳華柏殿。
  • 10.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初,高宗居鄉里,先娶吳興錢氏女,及即位,拜為貴妃,甚有寵,後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於貴妃,而己御其次焉。
  • 11.    《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張貴妃,名麗華,兵家女也。父兄以織蓆為業。後主為太子,以選入宮。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年十歲,為之給使。後主見而悦之,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
  • 12.    《周書·卷九·列傳第一》:宣帝元皇后,名樂尚,河南洛陽人也。開府晟之第二女。年十五被選入宮,拜為貴妃。大象元年七月,立為天右皇后。二年二月,改為天右大皇后。冊曰:“諮爾資靈姜水,載德塗山。懿淑內融,徽音潛暢。是用加茲寵數,式光踐禮。爾其聿修儀範,肅膺顯冊,祗承休命,可不慎歟。”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勝。初,後與陳後同時被選入宮,俱拜為妃,及升後位,又同日受冊,帝寵遇二後,禮數均等,年齒復同,特相親愛。及為尼後,李、朱及尉遲後等並相繼殞沒,而二後於今尚存。後父晟,少以元氏宗室,拜開府。大象元年七月,以後父進位上柱國,封翼國公。
  • 13.    《周書·卷九·列傳第一》:宣帝尉遲皇后名熾繁,蜀國公迥之孫女。有美色。初適杞國公亮子西陽公温,以宗婦例入朝,帝逼而幸之。及亮謀逆,帝誅温,進後入宮,拜為長貴妃。大象二年三月,立為天左大皇后。冊曰:“諮爾門膺積善,躬表靈貺,徽音茂德,朕實嘉之。是用弘茲盛典,申彼寵章。爾其克慎厥猷,寅荅景命,永承休烈,可不慎歟。”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首。隋開皇十五年,殂,年三十。
  • 14.    《北史·卷十四·列傳第二》:宣帝皇后尉遲氏名繁熾,蜀公迥之孫女也。有美色。初適杞公亮子西陽公温,以宗婦例入朝,帝逼幸之。及亮謀逆,帝誅温,追後入宮,拜長貴妃。大象二年三月,立為天左大皇后。帝崩,後出俗為尼,改名華道。隋開皇十五年,殂。
  • 15.    《舊唐書·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楚王智雲,高祖第五子也。母曰萬貴妃,性恭順,特蒙高祖親禮。宮中之事,皆諮稟之,諸王妃主,莫不推敬。後授楚國太妃,薨,陪葬獻陵。
  • 16.    《唐太宗文皇帝故貴妃紀國太妃之銘》:太妃諱圭,字澤,京兆杜陵人也。靈源秘遠,崇基峻極。榭徽庸於夏□,著匡合於殷商。仕漢 則變理繼從,佐魏復褰帷奕葉。家風門範,戈□輪軒。備詳簡冊,可略言矣。曾*孝寬,周太傅、尚 書右僕射、雍州牧,鄖襄公。偉度宏才,經文緯武。建殊功於晉野,殄巨猾於漳濱。故□爵裂山河, 位隆台鼎。祖總,周驃騎大將軍、右宮伯、京兆尹、河南懷公。地乃國華,人惟朝望。肅周戈于禁 掖,揚美化於神京。父玄成,□開府儀同三司、陳□二州刺史、鄖國公。未襲裘裳,便膺龜組。仁風 偃俗,雅望光朝。太妃承百代之芳徽,資□和之秀氣。降淑靈於分月景,分麗彩於星區。玉度夙彰, 蘭儀早爵。天情簡素,稟性矜壯。□華邁桃李之姿,修短合纖之哀。憂勤*,肅事言容。既受教 於公宮,亦遵訓於師氏。飛採筆於花旦,則鶴峙鴻驚;披*冊於娥□,則敦詩悦禮。春椒□詠,豔奪 巫岫之蓮;秋□騰文,麗掩蜀江之錦喬枝比操,□□方和。德聲聞於九皋,□言應於千里。俄以良家人 選,自谷遷喬。地望高華,寵章斯縟。貞觀元年四月一日,冊拜貴妃。
  • 17.    《舊唐書 列傳第二十六》:楊妃生趙王福
  • 18.    《大唐故贈司空荊州大都督上柱國趙王墓誌銘》:“王,楊貴妃之所生也。”
  • 19.    《河南志》:“其東時邕坊,隋有蘇威宅,唐有郯王府。本鄭貴妃宅,其南即上林官園之地。”
  • 20.    《唐兩京城坊考·卷五》:“其東時邕坊,隋有蘇威宅。郯王宅,本鄭貴妃宅。其南即上林坊官園之地。”
  • 21.    《睿宗貴妃豆盧氏墓誌銘》:貴妃,姓豆盧氏,稽諸本系,受氏於燕,因山為號,以冠易族。……神龍初,伯父左僕射平章事兼相王府長史,芮國元公欽望,以妃久處禁闈,特乞出內,詞旨懇到,有詔見許。敕令妃養惠莊太子為己子。……今上昔在幼年,太后棄代,妃在椒掖,時遇龍潛,累載左右,一心保輔。
  • 22.    《新唐書·列傳·第八》:鄎國公主,崔貴妃所生。三歲而妃薨,哭泣不食三日,如成人。
  • 23.    《冊封皇帝良娣董氏等誥》:《關雎》之化,始於國風;貫魚之序,著於《大易》。用能輔助王道,葉宣陰教。皇帝良娣董氏、良娣楊氏、良媛武氏等,門襲鍾鼎,訓彰禮則,器識柔順,質性幽閒。美譽光於六寢,令範成於四教。宜升徽號,穆茲朝典。董氏可貴妃,楊氏可淑妃。武氏可賢妃。
  • 24.    《全唐文·卷三十五·元宗(十六)》○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
  • 25.    《資治通鑑 卷第二百一十五》秋,七月,壬午,冊韋昭訓女為壽王妃。八月,壬寅,冊楊太真為貴妃
  • 26.    《新唐書·列傳第八》:齊國昭懿公主,崔貴妃所生。始封昇平。下嫁郭曖。大曆末,寰內民訴涇水為磑壅不得溉田,京兆尹黎幹以請,詔撤磑以水與民。時主及曖家皆有磑,丐留,帝曰:“吾為蒼生,若可為諸戚唱!”即日毀,由是廢者八十所。憲宗即位,獻女伎,帝曰:“太上皇不受獻,朕何敢違?”還之。薨元和時,贈號國,賜諡。穆宗立,復贈封。
  • 27.    《舊唐書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傳》 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父穎,左威衞錄事參軍,以後貴,贈工部尚書。後以美麗入宮,嬖倖專房,故長秋虛位,諸姬罕所進御。後始冊為貴妃,生韓王迥、華陽公主。華陽聰悟過人,能候上顏色,發言必隨喜愠。上之所賞,則因而美之;上之所惡,則曲以全之,由是鍾愛特異。大曆九年,公主薨,上嗟悼過深,數日不視朝。宰臣等因中使吳承倩附奏,言修短常理,以社稷之重,宜節哀視事。初,公主疾,上令宗師道教,名曰瓊華真人。及疾亟,上親自臨視,屬纊之際,齧傷上指,其愛念如此。
  • 28.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憲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儀之孫,贈左僕射、駙馬都尉曖之女。母代宗長女昇平公主。
  • 29.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憲宗為廣陵王時,納後為妃。以母貴,父、祖有大勳於王室,順宗深寵異之。貞元十一年,生穆宗皇帝。
  • 30.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元和元年八月,冊為貴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請立貴妃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歲暮,來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愛,以後門族華盛,慮正位之後,不容嬖倖,以是冊拜後時。
  • 31.    《舊唐書·卷五十二·列傳第二》:大中年崩於興慶宮,諡曰懿安皇太后,祔葬於景陵。
  • 32.    《新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唐穆宗八女,義豐公主,武貴妃所生。下嫁韋處仁,薨於鹹通時。
  • 33.    《舊唐書·列傳第二》:敬宗郭貴妃,父義,右威衞將軍。長慶末,以姿貌選入太子宮。敬宗即位,為才人,生晉王普。帝以少年有子,復以才人容德冠絕,特寵異之。贈其父禮部尚書,又以兄環為少府少監,賜第一區。俄冊為貴妃。及昭愍遇盜,宮闈變起,文宗即位,尤憐晉王,有若己子,故貴妃禮遇不衰。大和二年晉王薨,帝深嗟惜,贈曰悼懷太子。
  • 34.    《新唐書·后妃下》:懿宗惠安皇后王氏,亦失所來。鹹通中,冊號貴妃,生普王。七年薨。十四年,王即位,是為僖宗。追尊皇太后,冊上諡號,祔主懿宗廟,即為簡陵。後屬緦以上,帝悉官之。
  • 35.    《舊五代史·卷121》:貴妃張氏,恆州真定人也。祖記,成德軍節度判官、檢校兵部尚書。父同芝,本州諮呈官、檢校工部尚書,事趙王王鎔,歷職中要。天佑末,趙將張文禮殺王鎔,以鎮州歸梁,莊宗命將符存審討平之。時妃年尚幼,有幽州偏將武從諫者,駐騑於家,見妃韶令,乃為其子聘之。武氏家在太原。太祖從漢祖鎮並門,屬楊夫人以疾終,無何武氏子卒,太祖素聞妃之賢,遂納為繼室。太祖貴,累封至吳國夫人。漢隱帝末,蕭牆變起,屠害大臣,太祖在鄴都被讒,妃與諸皇屬同日遇害於東京舊第。太祖踐阼,追冊為貴妃,發哀,故世宗有起復之命。世宗嗣位,以太祖舊宅即妃遇禍之地,因施為僧院,以皇建為名焉。
  • 36.    《十國春秋·前蜀四》:貴妃張氏,梓州郪縣人。太子元膺,其所出也。武成中,進號貴妃。
  • 37.    《十國春秋》卷三十八·前蜀四·列傳:貴妃錢氏,事後主,累封貴妃。皇后金氏以復位故,深德之。未幾,從後主降唐而死。
  • 38.    《十國春秋·卷六十一·南漢四·列傳》:後主貴妃李氏,宦者李託養女也。後主納託二女於後宮,長者冊為貴妃,凡國政稟託以行。
  • 39.    《揮塵餘話》雲:昶,字保元。母李氏,本莊宗之嬪御,以賜知祥。
  • 40.    《資治通鑑》:太后李氏,太原人,故唐莊宗嬪御也。莊宗以賜高祖。一日,夢大星墮於懷,告於瓊華長公主,長公主即高祖皇后也,謂太后曰:“婢有福相,當生貴子。”遂常令知府舍。未幾生後主。為人明辨知大禮。初封夫人,明德元年進封貴妃。後主踐阼,尊為皇太后。
  • 41.    《宋會要輯稿 后妃三 貴妃》:太宗貴妃臧氏。江南李煜宮人。煜卒,入宮中。太平興國八年九月自御侍為縣君,端拱二年四月為美人,至道三年七月進昭容,大中祥符六年三月進順儀,天禧二年九月進淑儀,乾興元年四月進貴儀。卒年月缺。明道二年十二月贈婕妤,慶曆四年九月贈貴妃。生舒王元偁,晉國、申國大長公主。
  • 42.    《宋會要輯稿 后妃三》:真宗貴妃杜氏,初事藩邸,後於洞真入道,為法正都監,號悟真大師,名瓊真。明道二年十一月為婕妤,寶元元年十一月進充媛,慶曆元年十二月進充容,四年九月進婉儀,尋為賢妃,六年八月卒,贈貴妃。生衞國大長公主。
  • 43.    《宋會要輯稿·后妃三》:真宗貴妃沈氏。故相倫之孫、光祿少卿繼宗之女。大中祥符二年四月為才人,六年正月進美人,天禧二年九月進婕妤,乾興元年四月進充媛,明道二年十一月進昭容,寶元元年十一月進昭儀,慶曆元年十二月進婉容,四年九月進賢妃,尋加德妃。為人淑儉不華,帝亦以妃家世,故待之異眾。長秋虛位,帝欲立之,有從中沮之者,不果。嘉祐七年十二月,進貴妃。熙寧九年十一月卒,賜諡昭靜。
  • 44.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沈貴妃,宰相倫之孫,父繼宗,光祿少卿。大中祥符初,以將相家子被選。初為才人,歷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為人淑儉不華,帝亦以妃家世故,待之異眾。長秋虛位,帝欲立之,有從中沮之者,不果。嘉祐末,進貴妃。熙寧九年薨,年八十三。許出殯其家,車駕臨奠,輟視朝三日,諡昭靜。
  • 45.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張貴妃,河南永安人也。祖穎,進士第,終建平令。父堯封,亦舉進士,為石州推官卒。時堯封史堯佐補蜀官,堯封妻錢氏求挈孤幼隨之官,堯佐不收恤,以道遠辭。妃幼無依,錢氏遂納於章惠皇后宮寢,長得幸,有盛寵。妃巧慧多智數,善承迎,勢動中外。慶曆元年,封清河郡君,歲中為才人,遷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勝寵名,原為美人。"許之。皇祐初,進貴妃。後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冊為皇后,諡温成。追封堯封清河郡王,諡景思。而堯佐因緣僥倖,致位通顯雲。
  • 46.    《宋史 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 后妃上》:苗貴妃,開封人。父繼宗。母許,先為仁宗乳保,出嫁繼宗。帝登位,得復通籍。妃以容德入侍,生唐王昕、福康公主,封仁壽郡君,拜才人、昭容、德妃。英宗育于禁中,妃擁佑頗有恩。既踐阼,疇其前勞,進貴妃。贈其父至太師、吳國公,母陳楚國夫人。福康下嫁,當移恩外家,抑不肯言。元祐六年薨,年六十九。哲宗輟朝,出奠,發哀苑中,諡曰昭節。
  • 47.    《宋史 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周貴妃,開封人。生四歲,從其姑入宮,張貴妃育為女。稍長,遂得侍仁宗,生兩公主。帝崩,妃日一疏食,屏處一室,誦佛書,困則假寐,覺則複誦,晝夜不解衣者四十年。公主下嫁錢景臻、郭獻卿。連進至賢妃,徽宗立,加貴妃。歷五朝,勤約一致。啓壽藏於周氏塋南,傍建僧屋,費緡錢六萬,皆貯儲奉賜。郭公主先亡,詔許出外第,與親戚相往來。年九十三薨,諡昭淑。
  • 48.    《宋會要·輯稿 后妃三》:仁宗貴妃張氏 熙寧九年十一月,詔:「魯國大長公主養母仁宗後宮延安郡君張氏,可特進美人。」元豐八年四月進婕妤,元符三年正月進充儀,崇寧二年三月進賢妃,三年十月薨。車駕臨奠,特贈貴妃,賜諡昭懿。
  • 49.    《皇宋十朝綱要 卷第八 神宗》:貴妃邢氏 初為御侍,熙寧二年四月封永嘉郡君,四年六月進美人,七年七月進充容,十年二月進婉儀,元豐元年十二月進賢妃,八年四月進淑妃,元符三年正月進貴妃,崇寧三年十月薨。車駕臨奠,賜諡曰懿穆。生惠王僅、冀王僩、豫王價、徐王倜。
  • 50.    《宋會要輯稿 后妃三 貴妃》:貴妃宋氏,熙寧二年十一月為才人,六年四月進婕妤,元豐二年進充媛,八年四月進婉儀,紹聖四年二月進賢妃,元符三年正月進德妃,大觀二年二月進淑妃,政和三年三月進貴妃,七年六月薨。生鹹王佾、唐王俊、賢孝長公主。八月,內出手詔曰:「神考嬪御貴妃宋氏,自熙寧初誕育皇嗣,年德彌邵,譽謁掖庭。遽爾淪謝,列用傷惻。可依例賜二字諡,並依貴妃苗氏合得恩澤七人外,更添三人,以稱朕思親眷舊之意。」宣和五年,以岳陽節度使王舜臣乞致仕,手詔獎諭王貴妃。
  • 51.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甲集卷一》:慕容貴妃、魏修容,哲宗後宮也。初併為御侍,崇寧元年春,慕容氏始封才人,魏氏封昌平郡君。大觀元年夏,魏氏亦封才人。二年春,並進封美人。靖康之難,六宮皆北去,唯先朝嬪御得免,乃建承慶院以處之。紹興三年夏,以昭慈聖獻皇后大祥推恩,並進婕妤,祿賜如式。久之,慕容氏進婉儀,魏氏進修容。十三年冬,修容卒。婉儀少在宮中,與顯仁皇太后相厚,及太后歸就慈寧之養,十四年冬,上諭執政,特拜婉儀為賢妃。制曰:「藻鑑精明,獨前知於聖母;蘭心芳潔,今娛侍於東朝。」二十二年薨,年八十,贈貴妃。
  • 52.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后妃下:鄭皇后,開封人也。父紳,始為直省官,以後貴,累封太師、樂平郡王。後本欽聖殿押班,徽宗為端王,每日朝慈德宮,欽聖命鄭、王二押班供侍。及即位,遂以二人賜之。後自入宮,好觀書,章奏能自制,帝愛其才。崇寧初,封賢妃,遷貴妃,有異寵。徽宗多賚以詞章,天下歌之。王皇后崩,政和元年,立為皇后。將受冊,有司創制冠服,後言國用未足,冠珠費多,請命工改制妃時舊冠。又乞罷黃麾仗、小駕鹵簿等儀,從之。恩澤皆弗陳請。時族子居中在樞府,後奏:“外戚不當預國政,必欲用之,且令充妃職。”帝為罷居中。居中複用,後歸寧還言:“居中與父紳相往還,人皆言其招權市賄,乞禁絕,許御史奏劾。”後性端謹,善順承帝意。劉貴妃薨,帝思之不已,將追冊為後。後即奏妃乃其養子,乞別議褒崇之禮,帝大喜。欽宗受禪,尊為太上皇后,遷居寧德宮,稱寧德太后。從上皇幸南京,金師退,先歸。時用事者言,上皇將復辟於鎮江,人情危駭。或謂後將由端門直入禁中,內侍輩頗勸欽宗嚴備。帝不從,出郊迎後,於是兩宮歡甚洽。上皇聞之,即罷如洛之議。汴京破,從上皇幸青城。北遷,留五年,崩於五國城,年五十二。紹興七年,何蘇等使還,始知上皇及後崩,高宗大慟。詔立重成服,諡顯肅。後親族各遷官有差。祔主徽宗室,以聞哀日為大忌。梓宮歸,入境,承之以槨,納翬衣其中,與徽宗各攢於會稽永佑陵。先是,後至金營,訴於粘罕曰:“妾得罪當行,但妾家屬不預朝政,乞留不遣。”粘罕許之,故紳得歸。後既行,紳亦以是年薨,諡僖靖。家屬流寓江南,高宗憐之,詔所在尋訪賜官。有鄭藻者,後近屬也。紹興中帶御器械,用後祔廟恩,拜隴州防禦使;凡四使金,歷官至保信軍節度使,加太尉。卒,追封榮國公,諡端靖。
  • 53.    《宋會要輯稿》后妃一:顯肅皇后鄭氏 檢校太師、瀛海軍節度使紳之女。元符三年十二月為才人。建中靖國元年八月進美人,十月進婕妤,十二月進婉儀。崇寧元年十一月封賢妃。二年五月進封淑妃。三年二月進封貴妃。大觀四年十月立為皇后。政和元年二月行冊禮。生,兗王檉,嘉德、安德、壽淑、崇淑、成德公主。(“崇淑”是記載錯誤,正確為“榮淑”)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尊為道君太上皇后。靖康元年三月居寧德宮。二年二月從徽宗北狩。建炎四年九月五日崩,年五十二。紹興七年六月十一日諡曰顯肅,十二月十日祔太廟徽宗室。十二年八月梓宮還臨安,十月七日權攢永佑陵。
  • 54.    《皇宋十朝綱要》卷第十五·徽宗:貴妃王氏 初封壽昌郡君。建中靖國元年十月,進美人。崇寧二年三月,進婉容。三年七月,進德妃。四年八月,進淑妃。大觀元年四月,進貴妃。生鄆王楷、荊王楫、肅王樞、徐王棣、相國公梴、崇德保淑熙淑公主。
  • 55.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嬪妃十四:貴妃王氏 崇寧三年九月封平昌郡君。四年閏二月進才人,三月進美人,是月進婕妤。五年八月進修容。大觀二年二月進婉容,七月進賢妃。政和元年六月進德妃。三年二月進淑妃。四年五月進貴妃。七年九月薨,諡曰懿肅。生,莘王植、陳王機,惠淑、康淑、順德、柔福、衝懿公主。
  • 56.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嬪妃十四:貴妃喬氏 初為御侍。崇寧二年五月封宜春郡君。三年九月進美人。四年閏二月進婕妤。五年二月進婉容。大觀元年十二月進賢妃。二年二月進德妃。三年五月進貴妃。生,景王杞、濟王栩、邠王材、華原郡王樸、鄆王栱、鄆國公楃、瀛國公樾。
  • 57.    《宋會要輯稿》后妃一:明達皇后劉氏 太師彥清之女。元符三年四月為御侍。崇寧元年十二月封壽安郡君。二年三月進才人。三年七月進美人。四年四月進婕妤。大觀元年二月進婉容,九月進婉儀。二年正月進德妃,二月進淑妃。三年四月進貴妃。生,濟陽郡王棫、祈王模、秦王榛,茂德、安淑、洵德公主。(“祈王”“秦王”是記載錯誤,正確為“祁王”“信王”)政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薨,年二十七。諡曰明達懿文,葬昭先□積慶院。九月二十日追冊為皇后,止以明達為諡,即塋所為園陵,置祠殿,祭別廟。
  • 58.    《宋會要輯稿》后妃一:明節劉皇后 興寧軍節度使、龍德太一宮使宗元之女,十歲入宮中。政和三年閏四月自宮人為才人,八月進美人,九月進婕妤。五年六月進婉容。六年十一月進婉儀,十二月進賢妃。八年六月進淑妃。宣和二年進貴妃。生,建安郡王楧、嘉國公椅、英國公橞,和福公主。三年四月薨,年三十三。五月追冊為皇后,諡曰明節。葬昭賢□,祔明達皇后寢園之西北隅。
  • 59.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嬪妃十四:貴妃崔氏:初為御侍。大觀三年正月封平昌郡君,十月進才人。四年七月進美人,十二月進婕妤。政和元年二月進婉容 。二年二月進賢妃。三年十一月進德妃。六年七月進貴妃。生,漢王椿,悼穆、崇淑、寧福、順穆、永穆公主。宣和四年七月降為庶人。(“崇淑”與“永穆”為錯誤記載,正確應為“敦淑”與“永福”。)
  • 60.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後頗知書,從幸四明,衞士謀為變,入問帝所在,後紿之以免。未幾,帝航海,有魚躍入御舟,後曰:“此周人白魚之祥也。”帝大悦,封和義郡夫人。還越,進封才人。...後益博習書史,又善翰墨,由是寵遇日至,與張氏併為婉儀,尋進貴妃。...紹興十三年,詔立貴妃為皇后。帝御文德殿授冊,後即穆清殿廷受之。追王三代,親屬由後官者三十五人。   顯仁太后性嚴肅,後身承起居,順適其意。嘗繪古列女圖,置坐右為鑑;又取詩序之義,扁其堂曰「賢志」。
  • 61.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初入宮,封永嘉郡夫人。乾道六年,進婉容。淳熙七年,封太上皇淑妃。十六年,進貴妃。紹熙元年薨。
  • 62.    《宋會要輯稿 后妃一》:成肅皇后謝氏,贈太師、追封忠王寧之女。紹興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封鹹安郡夫人,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進封婉容,隆興二年二月十一日進位貴妃,淳熙三年八月十四日立為皇后。十月五日行冊禮。冊文參知政事龔茂良撰。紹熙元年正月一日恭上尊號曰壽成皇后,冊文參知政事王藺撰。慶元二年十月三日恭上尊號曰壽成惠慈皇太后,冊文知樞密院事鄭僑撰。六年八月十六日加上尊號曰壽成惠慈太皇太后。十月十四日禮部太常寺言:「依淳熙十四年禮例,候三年喪畢行禮。」詔依。嘉泰二年十二月四日加上尊號曰壽聖慈祐太皇太后,冊文右丞相謝深甫撰。開禧三年五月十六日崩於壽慈殿。八月二日上諡曰成肅,議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衞涇撰,冊文右丞相陳自強撰,攢祔於永阜陵,二十九日祔太廟孝宗室。
  • 63.    《宋史 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蔡貴妃,初入宮,為紅霞帔,封和義郡夫人,進婉容。淳熙十年冬,拜貴妃。十二年秋薨。父滂,宜春(此處有誤,應為宜州)觀察使。
  • 64.    《宋史 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黃貴妃,淳熙末在德壽宮,封和義郡夫人。光宗為皇太子,傍無侍姬,上皇以夫人賜之,遂專寵。即位,拜貴妃。紹熙二年冬十一月,為皇后李氏所殺。帝聞而成疾。
  • 65.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壽康妃嬪 黃貴妃,張貴妃,武才人,光宗後宮也……張氏,東宮舊人也,初為紅霞帔,上受禪,進婉儀,慶元三年秋拜貴妃。
  • 66.    《宋史》:黃貴妃,淳熙末在德壽宮,封和義郡夫人。光宗為皇太子,傍無侍姬,上皇以夫人賜之,遂專寵。即位,拜貴妃。紹熙二年冬十一月,為皇后李氏所殺。帝聞而成疾。又有張貴妃,亦舊侍東宮,次婕妤符氏,後出嫁於民間。
  • 67.    《宋會要輯稿 后妃一》:恭聖仁烈皇后楊氏,故保義郎、累贈太師尚書令、追封齊王漸之女。慶元二年三月封平樂郡夫人,三年四月進封婕妤,五年五月進封婉儀,六年二月進位貴妃,嘉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立為皇后,三年二月六日行冊禮,冊文知樞密院事陳自強撰。嘉定十七年閏八月三日寧宗遺制尊為皇太后。寶慶三年正月(缺)正月(缺)籤書樞密院事陳貴誼撰,冊文知樞密院事薛極撰。四月二十八日陪葬永茂陵,五月十三日祔太廟寧宗室。
  • 68.    《宋史》:初,深甫為相,有援立楊太后功,太后德之。理宗即位,議擇中宮,太后命選謝氏諸女。後獨在室,兄弟欲納入宮,諸父攑伯不可,曰:"即奉詔納女,當厚奉資裝,異時不過一老宮婢,事奚益?"會元夕,縣有鵲來巢燈山,眾以為后妃之祥。攑伯不能止,乃供送後就道。後旋病疹,良已,膚蜕,瑩白如玉;醫又藥去目瞖。時賈涉女有殊色,同在選中。及入宮,理宗意欲立賈。太后曰:"謝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宮。"左右亦皆竊語曰:"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邪!"帝不能奪,遂定立後。初封通義郡夫人,寶慶三年九月,進貴妃,十二月,冊為皇后。
  • 69.    《宋史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紹定四年]七月己丑,日生承氣。丁酉,賈涉女侍後宮,詔封文安郡夫人。庚戌,葛洪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有流星大如太白。 八月己未,大元兵破武休,入興元,攻仙人關。辛酉,洪諮夔敍復元官祠祿。辛未,文安郡夫人賈氏封才人。 …… [紹定五年]十二月丙子朔,進封才人賈氏為貴妃。
  • 70.    脱脱等《遼史》卷八 本紀第八:五月戊寅,立貴妃蕭氏為皇后。
  • 71.    脱脱等《遼史》卷七十一 列傳第一:帝即位,選為貴妃。尋冊為皇后,生聖宗。
  • 72.    《遼史·卷七十一·列傳第一·后妃傳》:興宗貴妃蕭氏,小字三蒨,駙馬都尉匹裏之女。選入東宮。帝即位,立為皇后。重熙初,以罪降貴妃。
  • 73.    《金史·卷六十三·列傳第一·后妃上》:崇妃,蕭氏。熙宗時封貴妃。天德二年正月,封元妃。是月,尊封太妃。海陵母大氏事蕭氏甚謹。海陵篡立,尊大氏為皇太后,居永寧宮。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海陵積不能平,及殺宗義等,誣太妃以隱惡,殺之,並殺所生子任王隈喝。
  • 74.    《金史·卷六十三·列傳第一》:熙宗悼平皇后,裴滿氏。熙宗即位,封貴妃。天眷元年,立為皇后。父忽達拜太尉,贈曾祖斜也司空,祖鶻沙司徒。
  • 75.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海陵》:“(貞元元年十一月)丙子,貴妃唐括定哥坐與舊奴奸,賜死。”
  • 76.    《金史》 列傳第二:元妃李氏,南陽郡王李石女。生鄭王允蹈、衞紹王允濟、潞王允德。豫王允成母昭儀梁氏早卒,上命允成為妃養子。大定元年,封賢妃。二年,進封貴妃。七年,進封元妃。世宗即位,感念昭德皇后,不復立後。嘗曰:“朕所以不復立後者,今後宮無皇后之賢故也。”元妃下皇后一等,在諸妃上。石有定策功,世宗厚而深制之,寵以尚書令之位,而責成左右丞相以下,妃雖貴,不得預政,宮壺無事。 大定二十一年二月,上如春水,次長春宮。戊子,妃以疾薨。詔允成、允蹈、允濟、允德皆服衰絰居喪。己丑,皇太子及扈從臣僚,奉慰於芳明殿。辛卯,留守官平章政事唐括安禮、曹王允功等上表奉慰。御史中丞張九思提控殯事,少府監左光慶、大興少尹王翛典領鹵簿儀仗。宮籍監別治殯所,還殯京師。乙未,入自崇智門,百官郊迎,親戚迎奠道路,殯於興德宮西位別室。庚子,上至京師,幸興德宮致奠。此葬,三致尊焉。詔平章政事烏古論元忠監護葬事。癸未,啓取,上輟朝。皇太子、親王、宗戚、百官送葬。甲申,葬於海王莊。丙戌,上如海王莊燒飯。二十八年九月,與賢妃石抹氏、德妃徒單氏、柔妃大氏俱陪葬於坤厚陵。衞紹王即位,追諡光獻皇后,贈妃弟獻可特進。貞祐三年九月,削皇后號。
  • 77.    《勝朝彤史拾遺記》:貴妃孫氏,陳州人,父和卿,以仕元偕妻晁氏,至常州家焉。
  • 78.    《勝朝彤史拾遺記》:洪武七年九月癸未一作庚寅死,年三十二。上震悼,賜諡成穆。
  • 79.    《明史·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昭獻貴妃王氏,蘇州人。永樂七年封貴妃。妃有賢德,事仁孝皇后恭謹,為帝所重。帝晚年多急怒。妃曲為調護,自太子諸王公主以下皆倚賴焉。十八年七月薨,禮視太祖成穆孫貴妃。
  • 80.    《明諡紀彚編·卷七》皇妃諡二字 忠敬 文廟昭順賢妃喻氏〈永樂〉[……]昭懿 文廟貴妃張氏[……]
  • 81.    《勝朝彤史拾遺記·卷二》:興熙元年七月,宣宗追諡皇庶母貴妃郭氏,諡恭肅;淑妃王氏,諡貞惠;麗妃王氏,諡惠安;順妃譚氏,諡恭僖;充妃黃氏,諡恭靖;其郭妃、二王妃,即永樂二十三年十月所冊立者。
  • 82.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六十三》:“宣德二年更定儀注皇太子詣,皇妃前四拜,皇妃者即孝恭章皇后,英宗皇帝之生母。時尚為貴妃也⋯宣德二年,皇妃於宮中受內外命婦慶賀,外命婦進箋如皇太后、皇后之禮,是年禮部臣悉從裁革不敢援故事以請。
  • 83.    《明史·列傳第一·后妃》:三年三月,胡後廢,遂冊為皇后。英宗立,尊為皇太后。
  • 84.    《明史》后妃傳 正統元年八月,追贈皇庶母惠妃何氏為貴妃,諡端靜;趙氏為賢妃,諡純靜;吳氏為惠妃,諡貞順;焦氏為淑妃,諡莊靜;曹氏為敬妃,諡莊順;徐氏為順妃,諡貞惠;袁氏為麗妃,諡恭定;諸氏為淑妃,諡貞靜;李氏為充妃,諡恭順;何氏為成妃,諡肅僖。冊文曰:“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蓋宣宗殉葬宮妃也。
  • 85.    《明史•后妃傳》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卒。諡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睿皇后。但朝中大臣議,仍稱太皇太后。嘉靖年間始定題主(牌位)曰皇后,不繫帝諡“睿”字,以別嫡庶
  • 86.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恭肅貴妃萬氏,諸城人。四歲選入掖廷,為孫太后宮女。及長,侍憲宗於東宮。憲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機警,善迎帝意,遂讒廢皇后吳氏,六宮希得進御。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諸山川,遂封貴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復娠矣。    當是時,帝未有子,中外以為憂,言者每請溥恩澤以廣繼嗣。給事中李森、魏元,御史康永韶等先後言尤切。四年秋,彗星屢見。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亦以為言。帝曰:“內事也,朕自主之。”然不能用。妃益驕。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見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紀淑妃之死,實妃為之。佞幸錢能、覃勤、汪直、梁芳、韋興輩皆假貢獻,苛斂民財,傾竭府庫,以結貴妃歡。奇技淫巧,禱祠宮觀,糜費無算。久之,帝后宮生子漸多,芳等懼太子年長,他日立,將治己罪,同導妃勸帝易儲。會泰山震,佔者謂應在東宮。帝心懼,事乃寢。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輟朝七日。諡曰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弘治初,御史曹璘請削妃諡號;魚台縣丞徐頊請逮治診視紀太后諸醫,捕萬氏家屬,究問當時薨狀。孝宗以重違先帝意,已之。
  • 87.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孝惠邵太后,憲宗妃,興獻帝母也。父林,昌化人,貧甚,鬻女於杭州鎮守太監,妃由此入宮。知書,有容色。成化十二年封宸妃,尋進封貴妃。興王之藩,妃不得從。世宗入繼大統,妃已老,目眚矣,喜孫為皇帝,摸世宗身,自頂至踵。已,尊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號曰壽安。十一月崩。帝欲明年二月遷葬茂陵,大學士楊廷和等言:“祖陵不當數興工作,驚動神靈。”不從。諡曰孝惠康肅温仁懿順協天祐聖皇太后,別祀奉慈殿。七年七月改稱太皇太后。十五年遷主陵殿,稱皇后,與孝肅、孝穆等。
  • 88.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五年九月上諭:“賜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進封為貴妃。……”“進封皇貴妃王氏,沈氏。”
  • 89.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六年四月十七日,上諭禮部,朕荷天庥賜生元子,生母昭嬪王氏宜有進加,以示寵異,取今月二十三日告於皇祖列聖、皇考,遣使持節,以金冊金印進封為貴妃。
  • 90.    《明世宗肅宗皇帝實錄•卷三百六十九》嘉靖三十年正月二十九日○丁巳○皇貴妃王氏薨,上諭禮部皇貴妃王氏同閻氏墓葬,哀衝莊敬二太子祔其旁,衝幼兒隨母禮以義起俱入
  • 91.    《明世宗肅宗皇帝實錄•卷二百三十三》嘉靖十九年正月二日○乙未 貴妃閻氏薨,妃首出皇第一子,上痛悼,詔追封為皇貴妃,賜謚榮安惠順端僖,喪禮視皇妃例加等權厝
  • 92.    《世宗嘉靖實錄》卷二百四十一載:嘉靖十九年九月甲寅"葬貴妃閻氏於孝潔皇后陵次"
  • 93.    《大明皇貴妃鄭重刊閨範序》嘗聞閨門者。萬化之原。自古聖帝明皇。鹹慎重之。予賦性不敏。幼承母師之訓。時誦詩書之言。及其十有五年。躬逢聖母廣嗣之恩。遂備九嬪之選。恪執巾櫛。倚蒙帝眷。誕育三王。暨諸公主。慚叨皇號。愧無圖報微功。前因儲位久懸。脱簪待罪。賴乾剛獨斷。出閣講學。天人共悦。疑義盡解。益自勤勵。侍御少暇。則敬捧我慈聖皇太后女鑑。莊誦效法。夙夜兢兢。且時聆我皇上諄諄誨以帝鑑圖説。與凡訓誡諸書。庶幾勉修厥德。以肅宮闈。尤思正己宜正人。齊家當治國。欲推廣是心。公諸天下。求諸明白易簡。足為民法者。近得呂氏坤閨範一書。是書也首列四書五經。旁及諸子百家。上溯唐虞三代。下迄漢宋我朝。賢后哲妃。貞婦烈女。不一而足。嘉言善行。照耀簡編。清風高節。爭光日月。真所謂扶持綱常。砥礪名節。羽翼王化者是已。然且一人繪一圖。一圖敍一事。附一讚。事核言直。理明詞約。真閨壺之箴鑑也。雖不敢上擬仁孝之女誡。章聖之女訓。藉令繼是編而並傳。亦庶乎繼述之一事也。獨惜傳播未廣。激勸有遺。願出宮貲。命官重梓。頒佈中外。永作法程。嗟嗟。予昔觀河南饑民圖。則捐金賑濟。今觀閨範圖。則用廣教言。無非欲民不失其教與養耳。斯世斯民。有能觀感興起。毅然以往哲自勵。則是圖之刻。不為徒矣。因敍厥指。以冠篇端。萬曆二十三年乙未七月望日序。
  • 94.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傳第二·孝靖王太后傳》: 三十四年,元孫生,加慈聖徽號,始進封皇貴妃。
  • 95.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傳第二·孝靖王太后傳》: 光宗即位,下詔曰:“朕嗣承基緒,撫臨萬方,溯厥慶源,則我生母温肅端靖純懿皇貴妃恩莫大焉。朕昔在青宮,莫親温凊,今居禁闥,徒痛桮棬,欲伸罔極之深悰,惟有肇稱乎殷禮。其準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榮淑康妃故事,禮部詳議以聞。”會崩,熹宗即位,上尊諡曰孝靖温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遷葬定陵,祀奉慈殿。後父天瑞,封永寧伯。
  • 96.    《崇禎實錄》 崇禎元年夏四月 甲寅冊立田氏為貴妃袁氏為淑妃
  • 97.    《燼宮遺錄》(崇禎)十四年春,進東宮田皇貴妃、西宮袁貴妃,仿萬曆中例也。
  • 98.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170
  • 99.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39
  • 100.    《清史稿敦肅皇貴妃傳》: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福晉。雍正元年封貴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晉皇貴妃。並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薨逾月,妃兄羹堯得罪死。諡曰敦肅皇貴妃。乾隆初,從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殤。女一,亦殤。
  • 101.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高宗事太后孝,以天下養,惟亦兢兢守家法,重國體。太后偶言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上從之。即召宮監,諭:“汝等嘗侍聖祖,幾曾見昭聖太后當日令聖祖修蓋廟宇?嗣後當奏止!”宮監引悟真庵尼入內,導太后弟入蒼震門謝恩,上屢誡之。上每出巡幸,輒奉太后以行,南巡者三,東巡者三,幸五台山者三,幸中州者一。謁孝陵,獮木蘭,歲必至焉。遇萬壽,率王大臣奉觴稱慶。 乾隆十六年,六十壽;二十六年,七十壽;三十六年,八十壽:慶典以次加隆。先期,日進壽禮九九。先以上親制詩文、書畫,次則如意、佛像、冠服、簪飾、金玉、犀象、瑪瑙、水晶、玻璃、琺琅、彝鼎、赩器、書畫、綺繡、幣帛、花果,諸外國珍品,靡不具備。太后為天下母四十餘年,國家全盛,親見曾、玄。 四十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初尊太后,上徽號。國有慶,屢加上,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后。既葬,上諡。嘉慶中,再加諡,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后。子一,高宗。
  • 102.    《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傳一·后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初,為貴妃,晉皇貴妃。薨,諡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
  • 10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65-366
  • 104.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純惠皇貴妃,蘇佳氏。事高宗潛邸。即位,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諡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側。子二,永璋、永瑢。女一,下嫁福隆安。
  • 105.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事高宗潛邸,為貴人。乾隆初,封嘉嬪,累進嘉貴妃。薨,諡曰淑嘉皇貴妃,葬勝水峪。子四:永珹,永璇,永瑆;其一殤,未命名。
  • 106.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內管領清泰女。事高宗為貴人。封令嬪,累進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進令皇貴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諡曰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六十年,仁宗立為皇太子,命冊贈孝儀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諡,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恰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後家魏氏,本漢軍,抬入滿洲旗,改魏佳氏。子四:永璐,殤;仁宗;永璘;其一殤,未命名。女二,下嫁拉旺多爾濟、札蘭泰。
  • 107.    《清會典事例》:乾隆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忻妃薨。奉諭,忻妃薨逝,著加恩照貴妃之例辦理。高宗純皇帝輟朝五日。初祭日,親臨奠酒。一應禮儀,均與康熙三十三年温僖貴妃喪禮同。
  • 108.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87
  • 109.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穎貴太妃,巴林氏。亦自貴人累進穎貴妃。尊為穎貴太妃,亦居壽康宮。薨,年七十。
  • 110.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婉貴太妃,陳氏。事高宗潛邸。乾隆間,自貴人累進婉妃。嘉慶間,尊為婉貴太妃。壽康宮位居首。薨,年九十二。
  • 111.    《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傳一》記載: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禮部尚書恭阿拉女。後事仁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仁宗即位,封貴妃。孝淑皇后崩,高宗敕以後繼位中宮。先封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為皇后。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熱河崩,後傳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尊為皇太后,居壽康宮。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甲戌,崩,年七十四。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喪哀毀,三十年正月,崩於慎德堂喪次。咸豐三年,葬後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號。國有慶,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諡。咸豐間加諡,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子二:綿愷、綿忻。女一,殤。
  • 112.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嘉慶初,選入宮,為如貴人。累進如妃。宣宗尊為皇考如貴妃,居壽安宮。文宗尊為皇祖如皇貴太妃。薨,年七十四,諡曰恭順皇貴妃。子一,綿愉。女二,殤。
  • 113.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衞、一等男頤齡女。後事宣宗,冊全嬪。累進全貴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立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親定諡曰孝全皇后,葬龍泉峪。咸豐初,上諡。光緒間加諡,曰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殤,一下嫁德穆楚克扎布。
  • 114.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彤貴妃,舒穆嚕氏。事宣宗,為彤貴人。累進彤貴妃。復降貴人。文宗尊為皇考彤嬪。穆宗累尊為皇祖彤貴妃。女二,一下嫁扎拉豐阿,一殤。
  • 115.    《清史稿·列傳·后妃》: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女。後事宣宗為靜貴人。累進靜皇貴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歲,妃撫育有恩。文宗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居壽康宮。咸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尊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諡,曰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不繫宣宗諡,不祔廟。葬慕陵東,曰慕東陵。穆宗即位,祔廟,加諡。光緒、宣統累加諡,曰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聖成皇后。子三,奕綱、奕繼、奕訢。女一,下嫁景壽。
  • 116.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八》成化十二年十月八日○戊寅 以定西侯蔣琬為正使,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萬安為副使持節冊貴妃萬氏為皇貴妃,邵氏為宸妃,王氏為順妃,梁氏為和妃,王氏為昭妃。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