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貫溪村地圍子

鎖定
地圍子是陝西省漢中市的傳統民俗舞蹈。通常在春節社慶耍燈和安靈寺廟會期間演出。正月初二起燈,正月十六倒燈。耍燈是當地民間社火形式,其中包括號燈(也叫頭燈)、十二屬相燈、牌燈、花燈、手燈等;夜晚出燈,猶如繁星綴空,五彩繽紛。
中文名
貫溪村地圍子
地    區
陝西省
分    類
傳統民間舞蹈
遺產編號
Ⅲ-4
申報日期
2006
遺產級別
申報人/申報單位
西鄉縣文化館

貫溪村地圍子內容介紹

“耍燈”又稱“鬧社火”,是當地傳統民間文藝節目的綜合表演。地圍子又叫“地蹦子”、“地撲龍”。是整個耍燈隊伍中的中心節目,常和“打鑼鑔”、“跑竹馬”、“火獅子”等同場演出。 [1] 
地圍子有“扎老場”和“走馬場”兩種演出方式。所謂扎老場,即在某地連續演出幾個通霄。“走馬場”則比較簡單,只是上個綵船,跑個竹馬,打幾處花朵,耍個火獅子而已。
“扎老場”的演出順序是:號燈在院場邊一插,十二盞屬相燈列隊走圓場,圍成圓圈;文武樂隊分東西站兩邊,男角站前排,女角坐後排,全體面向主人門首。一對排燈上場繞一圈,接着火獅子在引獅郎帶領下進場表演後奔向主人門前。領獅人對主人致祝賀詞後,獅子走進房內,卧在神龕前,主人和善男信女跪在獅子面前,供奉香蠟祈求富貴平安。有的還將嬰兒交給文獅郎取名字,以求獅神保佑。隨之獅子便到各家各户門前拜神掃瘟,頗具古儺的遺風。最後獅子回到老場,卧等天明。此刻,老場上燈火通紅,開始一個接一個地表演各種豐富多彩的地圍子節目。
地圍子最初只是蹦蹦跳跳,以舞蹈的動作為主,後來發展成溶説、唱、舞、打為一體。説(韻白)、唱(傳統民間小調、花鼓子)舞(吸納生產勞動中的典型動作和動物姿態的模仿),打(溶雜技、武術動作)。選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嬉戲逗趣的傳統民間小戲,又有別致的舞段配合穿插,表演生動活潑。據調查,解放前地圍子劇目達一百多個,在傳統民間流傳的尚有三十多個節目。如《鯉魚招親》、《販茶》、《賈金蓮趕船》、《柳二姐趕會》、《田二娃鍛磨》《頂燈》《王婆罵雞》、《坐官》等。這些劇目往往在開場、收場和演唱的間隔配以“顫步”、“彈腿撲步”等組成的雙人舞段組合,以豐富、渲染劇情的發展。
地圍子的表演以男女形成的“顫步”動作構成獨特動律。特別是女性的閃膝和兩臂前後的小擺動,突出了腰胯的扭擺,具有陝南女性優美文雅的風韻,而男性的“彈腿撲步”、“大拜三拜”、“青蛙曬肚”等動作則顯得灑脱、幽默。其中吸收了戲曲、雜技、武術的動作和一些生活動作的模擬。如“採茶”、“撐船”等。
地圍子的音樂包括打擊樂演奏和歌唱兩部分。打擊樂除用於丌場、結尾和演員上下場外,還作為唱段之間舞蹈表演的伴奏。歌唱部分吸收了當地傳統民間傳統的小調、花鼓調等;一般是一戲一曲反覆演唱,也有的根據不同人物安排曲調;唱段較自由,由演員根據劇情和自己的嗓音條件任意選擇傳統民間曲調,進行創造發揮,加上有機的運用幫腔,襯腔和打擊樂的靈活伴奏,既烘托了氣氛,又增添了熱烈歡快的鮮明地方特色。 [2] 

貫溪村地圍子主要特徵

1、貫溪村地圍子是典型的傳統民間信仰活動,它通過活動,表達了平民百姓為主體的人羣祈福驅儺求平安吉祥的心願。
2、自辦廟會,自籌資金共享娛樂的民眾組織和協作能力,建立一種自發的傳統民間社會秩序。
3、載着一定的民俗事象,對民俗民風的考察存在有一定的價值。
4、獨特的地理條件和人文環境,造成封閉式的傳承關係(只在一個村中流傳)。保存了地圍子的原生態性和完整性。
5、貫溪村地圍子劇目繁多,內容極其豐富,形式靈活多樣,是典型的民族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地方特點十分鮮明。
6、貫溪村地圍子傳承關係獨特而且十分清楚,均為歷朝歷代師父所傳。其中也有愛好者自幼追隨地圍子自學成藝的。 [3] 

貫溪村地圍子主要價值

1、保留了以傳統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的傳統民間文化,是研究傳統民間民眾世界觀和生產生活狀況的重要依據。
2、是傳統民間的文化活動之一,保留了眾多的傳統民間藝術形態,傳承着傳統的傳統民間表演形式,不僅對保護民族傳統民間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豐富了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3、地圍子是羣眾自娛自樂活動,具有凝聚力,能增強羣眾團結互助之精神,可營造安定祥和氛圍,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較大作用。
4、貫溪村地圍子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由單一到繁多的全過程(即由只是蹦蹦跳跳到溶、説、唱、舞、打為一體),歷朝歷代的師父們不斷吸納民族比間文化之精髓,發展充實地圍子內齊,並將地圍子從田間地頭,場院村落搬上舞台,充分展示了人民羣眾用之竭的聰慧才智和創造力。 [4] 

貫溪村地圍子歷史淵源

貫溪村地處牧馬河邊。村中有安靈寺一座,據説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已三易其址,廟上鑲有碑石一塊,碑文載:先年風雨不調,五穀欠收,眾姓人等同立青苗土地冰雹將軍神會演戲酬謝神靈,報答神恩。落款是:經理首人劉寅光緒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仝立。過去當地村民為解決貫溪村渡口船橋維修資金,曾組織“船橋會”。每當春節耍燈時,就由這一傳統民間組織籌備的地圍子等節目演出。當地俗話説:“三年不要燈,人死馬遭瘟”。燈會有會首、燈頭(監使)和會員。會首山羣眾選舉德高望眾的長者擔任,由他指定燈頭,組織安排演口:“燈會的收入就用於修廟、造船和架橋。劉寅是清代秀才,其子劉世秀,孫子劉代儒都是地圍子的崇拜者,據劉代儒講,爺爺劉寅在清光緒年間出任燈會會首;那時地圍子十分紅火,每年安靈寺廟會和春節都要玩。白沔峽、三郎等地還有城裏的縣太爺都曾下過貼子。
該村主要住着劉、王、韓、張、李五姓人。據縣誌及歷史資料記載,清道光年間,該村的張天甲、張天勝兩兄弟已是地圍子的著名藝人。張天甲生於1846年,他戲路寬,嗓音清脆,生、旦、淨、醜樣樣熟練。《坐官》和《王婆罵雞》是他的拿手戲。由於他飾演《坐官》中的“淮老爺”出了名,羣眾送給他“淮老爺”的雅號。據其孫張景清講,1938年正月,72歲的張天甲自覺身體不佳,讓他背到村子上演了《坐官》和《王婆罵雞》兩齣戲。晚上回到家中才手把手地將《罵雞》傳給徒弟劉代才,終將這齣戲保留下來。張天甲的徒弟有韓德煥、劉茂沛,劉代才。韓德煥的徒弟有韓世秀,韓世清,李厚壁。長期的社會實踐,使得家族間競爭日趨活躍,為了光宗耀祖,他們鼓勵和支持後人掌握和發展這一傳統民間藝術,並把生產、勞動中的典型動作和模仿漁獵活動中的動物姿態吸納於地圍子的舞蹈動作之中。
如“蝦子鬧海”、“鱉偎沙”、“黑驢滾鞍”、“青蛙曬肚”、“蠍子過河”、“大拜三拜”、“鴿子旋窩”、“懶婆娘紡線”等。從古至今,凡是身懷絕技的人,都被視為當地最聰明,最有出息的人。不僅是家族之榮,也是全村之驕傲。這也是地圍子能長期繁衍塵息的歷史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縣劇團曾將地圍子《鯉魚招親》改編加工成山鄉劇參加了省、地彙報演出並獲得獎勵。1957年,老藝人韓德煥師徒五人帶着地圈子《柳二姐趕會》參加了省傳統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並獲演出集體二等獎和個人獎。1979年,專業文藝工作者在地圍子的基礎上創編子《送郞當義兵》獲省文藝匯演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為地圍子的發展繁衍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5] 

貫溪村地圍子相關物品

一、服飾:
地圍子其服飾多采用戲曲服裝。男角武生裝扮,女角扮作花口。由於過去山區條件有限,也多在日常着裝的基礎上加以美化。如男角頭頂用紅布包裹,兩鬢角插兩束黃裱紙花,麻板草鞋尖上扎兩朵紅絨球。旦角多系男扮女裝,用黑絲帕子將頭包嚴,鬢角插花,戴耳環、手鐲和戒指,身着綵衣彩褲,扮成年輕姑娘。
二、道具:
道具主要有花扇,草鞋,馬鞭和花手帕。小生多執扇,花旦多拿手帕,花臉多揮馬鞭,莊稼人多戴草帽。早年演山,男角定要戴草帽,將草帽當成男角的象徵;衡量演員的表演水平即以其草帽功、扇子功,手帕功的高低而論。
有燈碗,碗裏盛米,將點燃的蠟燭插於米中,頂於草帽之上。
三、器樂:
地圍子樂器打擊類和絃奏類。
1、弦奏類:有二胡、板胡、低胡、三絃、笛子。
2、打擊類:有堂鼓、大鑼、蘇鈸、鉸子、馬鑼各—個。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