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佛教術語)

鎖定
貪,佛教術語,是一種染著的心理,表現形式很多,如吝嗇、驕慢、諂曲。
中文名
所屬宗教
佛教
引證解釋
、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種煩惱──、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縛
所謂染著,就是對自己喜愛的對象產生貪念。貪的表現形式很多,吝嗇就是其中之一,貪財的人,不但捨不得將錢財與人分享,甚至捨不得自己享用。驕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戀的人,往往特別貪執自己的長處,覺得高人一等。諂曲還是其中之一,因為貪著別人的財富地位,就去溜鬚拍馬,阿諛奉承。
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載,有利益我者生欲,違逆我者生嗔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稱為痴。此三者為一切煩惱之根本,荼毒眾生身心甚劇,能壞出世之善心,故稱為三毒。三毒有正、邪之分,如諸佛淨土僅有正三毒,無邪三毒。又大藏法數卷十五區分二乘及菩薩各有三毒,二乘者欣求涅槃為欲,厭離生死為嗔恚,迷於中道為愚痴;菩薩廣求佛法為欲,呵惡二乘為嗔恚,未了佛性為愚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