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貪惡鳥論

鎖定
《貪惡鳥論》是陳王植所著作品。國人有以伯勞鳥生獻諸廷者,王召見之,侍臣曰:「世同惡伯勞之鳴,敢問何謂也?」王曰:「《月令》:『仲夏貝始鳴
作品名稱
貪惡鳥論
出    處
陳王植所著作品
作    者
陳王植

目錄

貪惡鳥論簡述

貪惡鳥論 貪惡鳥論
國人有以伯勞鳥生獻諸廷者,王召見之,侍臣曰:「世同惡伯勞之鳴,敢問何謂也?」王曰:「《月令》:『仲夏貝始鳴』。

貪惡鳥論作品原文

《詩》雲:『七月鳴貝』。夏五月,貝則鳴博勞也。
尹吉甫信用後妻之讒,而殺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離》之詩。
俗傳雲,吉甫後悟,追傷伯奇,出遊于田,見異鳥嗚於桑,其聲敫然,吉甫心動曰:『無乃伯奇乎?』鳥乃撫翼,其音尤切。
吉甫曰:『果吾子也。』乃顧曰:『伯勞乎?是吾子,棲吾輿;非吾子,飛勿居。』
言未卒,鳥尋聲而棲於蓋,歸入門,集於井榦之上,向室而號。
吉甫命後妻載駑射之,遂射殺後妻以謝之,故俗惡伯勞之鳴,言所鳴之家必有禍也。此好事者附名為之説。
而今俗人普傳惡之,其實否也。
伯勞以五月而鳴,應陰氣之動,陽為仁義,陰為賊害。(案:毛詩正義作「陰為殺殘賊」。)伯勞蓋賊害之鳥也。
屈原曰:『恐鵜之先鳴,使百草為之不芳。』其聲貝貝然,故以其音名,俗憎之也。
若其為人災害,愚民之所信,通人之所略也。
鳥鳴之惡自取憎,人言之惡自取滅,不能有累於當世也。
而兇人之行事弗可易,梟貝之鳴弗可更者,天性然也。
昔荊之梟,將徙巢於吳,鳩遇之曰:『子將安之?』梟曰:『將巢於吳。』鳩曰:『何去荊而巢吳乎?』梟曰:『荊人惡予聲。』鳩曰:「子能革子之聲則免不能革子之聲,則吳楚之民不易情也。
為子計者,莫若宛頸戢翼,終身勿復鳴也。』昔會朝議者,有人問曰:『寧有聞梟食其母乎?』有答之者曰:「嘗聞鳥反哺,未聞梟食其母也。』問者慚悵不善也。
孟春之旦,從太陽貴方,放鳥雀者加其祿也。
得蚤者莫不馴而放之,為利人也。
得蚤者莫不糜之齒牙,為害身也。
鳥獸昆蟲,猶以名聲見異,況夫吉士之與兇人乎?」(《藝文類聚》二十四,又九十二,又見《毛詩·七月》正義,《御覽》九百二十三,九百五十一。)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家數據庫古文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