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貪利

鎖定
貪利,漢語詞語,拼音是tān lì,意思是貪求利益;貪圖。 [1] 
中文名
貪利
拼    音
tān lì
注    音
ㄊㄢ ㄌㄧˋ
釋    義
貪求利益;貪圖

目錄

貪利解釋

1、貪求利益。2、貪圖。 [1] 

貪利出處

《管子·重令》:“取與貪利之人,將以此收貨聚財。”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蘇秦、智伯之智,非不足以闢辱遠死也,而所以死者,惑於貪利不止也。”
唐·周曇《春秋戰國門·晏嬰》:正人徒以刃相危,貪利忘忠死不為。麋鹿命懸當有處,驅車何必用奔馳。
唐·呂洞賓《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貪名貪利愛金多,為他財色身衰老。我今勸子心悲切,君自思兮生猛烈。
宋·梅堯臣《聞進士販茶》詩:“浮浪書生亦貪利,史笥經箱為盜囊。”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間良人家女兒,在姜秀才家為妾,大娘不容。後來連秀才貪利忘義,竟把來賣與這鄭媽媽家了。”
林紓《書後》:“天下有才之士,不猶吳婦之綺其衣乎?託非其人,則與盜鄰,盜貪利而嗜殺,故炫能於亂邦,匪有全者。”
韓非子·十過》:“乃使荀息以垂棘之璧與屈產之乘,賂虞公而假道焉。虞公貪利其璧與馬,而欲許之。”
漢·桓譚《新論·祛蔽》:“如但貪利長生,多求延壽益年,則惑之不解者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