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貨幣聯盟

鎖定
貨幣聯盟(Currency Union/Monetary Unions)是指一國使用與其鄰國相同的貨幣,包括統一貨幣(如歐元)和美元化兩種形式。美元化使一國放棄了鑄幣税收入,喪失了貨幣政策的主權,是固定匯率制度中的一種極端形式。
中文名
貨幣聯盟
外文名
Currency Union/Monetary Unions

貨幣聯盟基本介紹

貨幣聯盟是指使用一種具有計價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藏三大職能的貨幣的地理區域。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建立和歐元的誕生是一個歷史性的創舉。世界上還從未出現過獨立國家放棄本國貨幣組成基於同一個貨幣當局領導下的使用同一貨幣的貨幣聯盟,同時,各國在政治上保持各自的獨立性,根據自己的國情制定除貨幣政策外的經濟政策並通過磋商、談判等協調各國的經濟政策。它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均採用一個共同貨幣,或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各自保有獨立的貨幣並採固定匯率。

貨幣聯盟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在其貨幣理論中關於貨幣產生過程和貨幣本質問題的論證
馬克思的貨幣理論是從商品價值理論發展而來的。貨幣是在商品內在矛盾向外在矛盾轉化中自發地產生的。隨商品關係內在矛盾的發展,商品的價值形式經歷了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三次本質上的變化,最終取得了貨幣形式。貨幣本質上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紙幣是一種不具有價值實體的貨幣符號。它之所以能代替貴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僅僅因為單純交換手段的物質貨幣本身是象徵性的。當商品流通越出國界而產生世界貿易時,貨幣就執行世界貨幣的職能。只有在世界市場上。“貨幣的存在方式與貨幣的概念相適合了”。貨幣正是由於是普遍的商品,才成為普遍的貨幣,才能在所有的地方一律通用,所以世界貨幣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馬克思指出: “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商品所有者也就發展為世界主義者。人們彼此間的世界主義的關係最初不過是他們作為商品所有者的關係,商品就其本身來説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語言的限制的。它們的共同語言是價格,它們的共性是貨幣……整個世界都融化在其中的那個崇高的觀念,就是一個市場的觀念,世界市場的觀念。” 由此可見,商品的價值形式取得貨幣形式以後仍會向世界範圍單一貨幣方向演進。而貨幣聯盟是貨幣在多個國家間的單一化,它正是這種演進道路上的一個階段。
20世紀60年代初由蒙代爾最早提出了“最優貨幣區”的概念和加入其中經濟條件——區內國家之間生產要素高度的流動。其他許多經濟學家就最優貨幣區所需的經濟條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例如:經濟的高度開放性(羅伯特·麥金農Robert MacKinnon,1963)、 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出口高度多樣化並且產業結構相似(彼得·凱南,1969)、金融市場的高度一體化(G·哈伯勒和G·M·弗萊明,1970)、經濟政策的一體化(愛德華·託樂,1970)。
總之,具備以下條件的國家(地區)有可能組成貨幣聯盟;國家(地區)之間商品、勞動力資本流動比較自由;經濟發展水平和通貨膨脹較為接近;經濟政策較為協調。加入最優貨幣區既有成本也有收益。因為權數難以確定,所以加入最優貨幣區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定性分析為主。其成本主要在於獨立貨幣政策的喪失、財政政策上受到限制和區內不平衡加劇等,這些成本可以依靠“結構調整基金”、“地區發展基金”和各國的財政協調等措施加以控制。其收益主要在於消除成員國之間貨幣兑換和管理的成本、節約外匯儲備、促進經濟一體化和加強政治力量等。R·克魯德曼(1994)用其成本收益曲線分析了包括貨幣一體化的經濟一體化的成本收益問題。他認為收益與經濟一體化(包括貨幣一體化)程度成正比,而成本與之成反比。以經濟一體化為橫軸,收益的正比曲線與成本的反比曲線的交點為均衡點,是所應選擇的經濟一體化(貨幣一體化)的程度。
1990年以來,最優貨幣區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由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失業率同時上升,使人們意識到兩者間並不存在長期的替代關係,即菲利普斯曲線在長期內趨於垂直。因此,新的理論觀點認為:加入貨幣區付出的代價並不像原來想象的那麼高昂,高通貨膨脹率的國家與經濟相似的低通貨膨脹率的國家組成貨幣聯盟後,可在實行穩定通貨政策的同時仍保持較低的失業率,因而不會損失太多,從長期來看還能獲得較大的發展。

貨幣聯盟作用

貨幣聯盟在防範貨幣危機中的作用——以歐洲貨幣體系(EMS)為例
正是20世紀90年代的貨幣危機激發了人們對於建立防範貨幣危機爆發和傳染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從而使得貨幣聯盟有機會作為一種有利於防範貨幣危機的制度進入人們的視野。貨幣聯盟在防範貨幣危機中的作用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但總體而言前者明顯大於後者。
首先,積極作用有:
(1)貨幣聯盟一般建立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基礎之上, 並能促進經濟一體化向更高層次發展;有利於區內各國經濟上的趨同和區內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經濟基礎的穩固是防範貨幣危機的根本。
1957年3月歐洲六國簽訂“羅馬條約”,決定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在“羅馬條約”中並沒有要建立歐洲貨幣聯盟的內容,但是共同體成立後歐洲經濟一體化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動勞動力和資本流動的自由化,貨幣一體化成為了必然選擇。1991年12月通過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詳細規定了如何實現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並規定了加入經濟貨幣聯盟的5項經濟趨同標準,進一步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的趨同。
(2)貨幣聯盟一般會建立貨幣共同基金來平抑各國國際收支。它是防範貨幣危機的有力武器。
1979年3月這後EMS協議正式實施。兩年後,建成總計約500億歐洲貨幣單位(ECU)的歐洲貨幣合作基金(EMCF)。這筆基金在穩定市場匯率,平衡各國國際收支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3)貨幣聯盟的匯率聯合干預機制有利於反貨幣危機調節。EMS規定當市場匯率超過差異界限時,有關雙方的貨幣當局都應進行干預,弱幣國若感到力量不足,可以向EMCF借入強幣。如果形勢嚴重,市場干預效果不明顯,那麼就得考慮收縮國內貨幣供應、提高利率等措施,強幣國也要適當考慮低利率、放鬆銀根等措施。這種聯盟內的聯合干預比IMF下的調節措施可更有效。
(4)存在一種抑制貨幣危機的正傳導效應:Buiter(1997)等建立了N+1貨幣體系內的貨幣危機傳導機制模型,即在這個貨幣體系內,N個國家的匯率都一起釘住剩下的一箇中心國家的貨幣或某一共同貨幣單位,當中心國家受到負面衝擊而提高利率時,會使其他N個國家難以承受。他們中承受能力最弱的國家就會退出這個貨幣體系。這會使中心國家重新考慮自己的貨幣政策,為了維持該體系的存在轉而採取擴張性的姿態,緩解仍留在體系內的其他國家的壓力,而不至於出現貨幣危機。1982—1993年意大利里拉和英國英鎊相繼退出了EMS,保全了其他的成員國。
(5)如果世界範圍內存在幾個貨幣聯盟,把大多數國家包括進來,那麼世界上的貨幣只有幾種,它們的利率匯率變化信息很透明,利差和匯差基本上不大,投機性的套利和套匯很難進行。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機構投資者都一定程度上遵循馬柯維茨的風險分散投資組合理論,且有調查發現美國相當多的基金都採取了按照地理區域的投資分散方式進行管理。在存在幾個貨幣聯盟的條件下,世界上異質區域個數減少,那麼機構投資者採取的區域性管理方式的多樣性減少,遊資對不同地區的衝擊性也減少。
其次,消極作用有:
(1)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喪失了獨立的貨幣政策,防範因國內經濟危機而引起的貨幣危機主要依靠財政政策,但是為了達到經濟的趨同,政府的總債務有嚴格的限制,財政政策也被束縛住了手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超國家層次的財政協調或者某種財政聯邦主義轉移支付制度
(2)在存在某種貨幣安排的國家間有一種同信息有關的貨幣傳導負效應。設想這樣一種情況:某些市場上的參與者已經預期到了會發生貨幣危機,只是對其發生的時間並不確定。如果他們過早地採取行動的話就會有較高的成本。他們可能不知道別人是否也同樣這樣想,於是他們在市場上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最終發生貨幣危機的預期在區內傳播,一旦出現了某種貨幣危機的信號,市場就會崩潰。

貨幣聯盟歷史教訓

1、政治統一和貨幣聯盟
在過去的200年中,世界上出現了很多貨幣聯盟。從政治性質上看,可分為政治統一下的貨幣聯盟和主權國家間的貨幣聯盟。從貨幣管理體制上看,可分為集中型貨幣聯盟和分散型貨幣聯盟,前者是指貨幣聯盟形成統一的貨幣當局,即是中央銀行;後者指幾個貨幣當局並存,但相互協調。把政治性質和貨幣管理性質結合起來,貨幣聯盟可分為三大類:
(1)政治獨立的集中型貨幣聯盟。政治上獨立的國家通常是集中型貨幣聯盟,如歷史上德國、意大利、瑞士,先完成政治統一,再實現貨幣聯盟,後實行統一貨幣。再比如美國,全國被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地區,每個地區都可發行美元紙幣,但這些紙幣按1:1永遠可兑換。歷史上,貨幣聯盟往往是政治一體化的結果。一旦政治上實現聯合,產生一個獨立的國家,貨幣聯盟就會隨之產生。政治一體化瓦解,貨幣聯盟隨之解體,前蘇聯、捷克斯洛法克、南聯盟都是如此。
(2)主權國家分散型貨幣聯盟。1865-1926年,由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瑞士組成的拉丁貨幣聯盟,以及1872-1931年由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國組成的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是世界上兩個最著名的主權獨立國家分散型貨幣聯盟,由於沒有獨立的中央銀行,各國保留自己的鑄幣權力,政策協調困難,最後以失敗告終。
(3)主權國家集中型貨幣聯盟。主權國家可以加入集中型貨幣聯盟,歐元啓動前的法國法朗區,比利時和盧森堡貨幣聯盟,以及實行美元化的地區都可以看作主權國家集中型貨幣聯盟,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也是此類。由於沒有實現政治一體化,聯盟內某個國家發生戰爭、自然災害、經濟危機等外部或內部衝擊時,難以採取諸如財政、貨幣、匯率等政策應對,往往使聯盟解體,最近,阿根廷就被迫放棄了比索和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在這類聯盟中,只有比利時和盧森堡經濟貨幣聯盟運作的較為順暢。
2、貨幣聯盟和財政一體化
財政管理體制看,各國的財政體制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集中型財政;另一類是聯邦型財政,即分散型財政。但這兩種類型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傳統上,歐洲議會制國家的貨幣和財政體制都是集中型的。然而,貨幣一體化也存在於財政分散型國家中,美國、加拿大、瑞士等國家,其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集中決定,財政政策分散在各聯邦主體內。
分散型財政體系和集中型貨幣體系是可以相容的,只有貨幣政策貨幣供給決策是決策者獨立決定,不同的財政司法權不會直接影響貨幣的供給。實際上,把貨幣主權轉讓給中央當局比把財政主權轉讓要容易的多,歷史上把不同宗教、文化、民族的地區統一起來的一個辦法就是讓各地區掌握財政大權,實行財政聯邦制
3、貨幣聯盟的幾個結論
從分析歷史上的貨幣聯盟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這些結論有助於解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前景。
(1)成功的貨幣聯盟通常依賴於政治的統一。政治上的聯合可以由一個國家主導建立或者若干國家基於共同利益而建立。政治聯合的意願是貨幣一體化最主要的動力。
(2)集中型貨幣聯盟相對於分散型貨幣聯盟會更持久。
(3)財政的集中程度不是決定貨幣聯盟能否持久的決定因素。只要貨幣政策集中控制,貨幣聯盟就不必然需要財政一體化。但財政一體化能促進經濟穩定,維持政治團結,從而提高貨幣聯盟的持久性。
(4)不管匯率制度如何安排,任何一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總會經歷宏觀經濟的各種衝擊、經濟週期,甚至經濟危機。沒有簡單的、能自動防止各種問題的貨幣體系保證各國免於各種經濟衝擊。

貨幣聯盟歐洲相關

歐洲經濟貨幣聯盟
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將給歐盟乃至世界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帶來深刻地變化。它不僅影響資源配置、收入分配、經濟穩定和經濟增長,而且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商品、資本和勞動力的市場體系,並改變歐盟的經濟與政治格局。同時,歐元的啓動也是國際金融領域自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以來最重要的歷史事件。
歐盟和歐元四大挑戰
自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元誕生以後,對它的前途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發現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存在一系列的弱點和缺陷。
1、財政政策的挑戰
《馬約》對各國的債務和財政赤字的數量規定了嚴格的標準,但由於財政政策由成員國各自掌控,協調困難,這會產生兩大問題。一是成員國難以應對非對稱性衝擊。所謂非對稱性衝擊是指某一特定國家或部門受到經濟衝擊(諸如戰爭、自然災害、貿易條件惡化、金融危機、石油危機等)時,由於這種衝擊帶來的不利經濟影響與其他國家或部門不同步,即不對稱,需要特殊的經濟政策進行調節。如果受到非對稱衝擊的國家與其他國家未組成貨幣聯盟,那麼可以使用貨幣政策匯率利率政策財政政策等加以調節。在組成貨幣聯盟的情況下,由於失去貨幣政策手段,財政政策措施又受到限制,這一特定國家或部門便會出現嚴重經濟問題。二是成員國政府出現順週期財政政策行為和傾向。按照凱恩斯經濟理論財政政策應是反週期的,經濟繁榮時,實施緊縮財政政策,防止經濟過熱;經濟蕭條時,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從而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但在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內,經濟繁榮時,對公共支出和減税沒有任何限制措施,而在經濟衰退時,《馬約》又強迫各國政府減少財政支出和增加税收,以滿足財政赤字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3%的要求。這和凱恩斯反週期財政政策是背道而馳的。
2、貨幣政策的挑戰
在貨幣政策方面,存在四大問題。一是最後貸款人的問題。在一個主權國家內,中央銀行承擔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有責任最後保證國家支付體系流動性,國家的資源總存量是貨幣的實物基礎和最後擔保。名義上,歐元區的最後貸款人是歐洲中央銀行,但《馬約》並沒有賦予歐洲中央銀行行使最後貸款人的權利,即使歐洲中央銀行被歐元區國家授權來承擔這個責任,也由於自有資本(各成員國按比例納繳500億歐元)及其儲備太少而不可能擔此重任。實際上,歐元區沒有真正的最後貸款人,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最後貸款人的缺位就會弱化歐元。二是金融監管問題。歐元區缺乏統一的中央當局對金融體系實施監管,《馬約》規定了歐洲中央銀行有一定的監管職能,但最主要的監管權力由各國的中央銀行承擔。這意味着一旦發生歐元區範圍內的金融危機,解決問題將是很困難的,歐元區的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難以得到根本保證。三是貨幣政策權分割。按照《馬約》的規定,歐洲中央銀行獨立執行貨幣政策,但匯率機制由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決定。四是歐洲中央銀行和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決策缺乏透明度。
最優貨幣區理論是羅伯特·蒙代爾1961年提出的,由於對此理論的貢獻,他於1999年獲諾貝爾經濟獎。按照最優貨幣區的理論,最優貨幣區應有以下幾個標準,(1)勞動力資本的流動性:跨國勞動力和資本的高度流動性會可減少使用匯率作為恢復競爭力和消除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整工具。如果勞動力能從高失業地區流向低失業地區,那麼工資和其他成本就會趨同,資本的自由流動可減少通過匯率調整相對成本和價格的必要性。如果勞動力和資本不流動,相對價格的變化將是調整國際收支平衡的僅有手段,那麼,浮動匯率固定匯率和貨幣聯盟更有效。(2)經濟開放度經濟規模:一國的經濟開放度越高而且規模越小,那末固定匯率就越有效,這個國家就越傾向於加入貨幣聯盟。(3)價格和工資的靈活性:如果價格和工資靈活,那麼相對價格的調節可通過市場順利實現,減少匯率調整的必要。(4)產業結構相似:擁有相同生產結構的國家,並且多樣性程度高,外部衝擊會具有對稱的影響。(5)如果成員國實現了財政一體化,那末財政轉移支付能夠替代利率匯率貨幣政策抵消非對稱衝擊的影響。
歐洲的勞動力市場僵化,勞動力流動受到語言、文化、社會保障體系差異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歐盟的財政收入只佔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1.3%左右,2001年的收入僅為900億歐元,而且400億歐元用於共同農業政策,360多億歐元用於結構基金財政轉移支付能力十分有限。顯然,歐元區並不符合作為最優貨幣區的條件,大量實證分析也顯示歐元區不是一個最優貨幣區,至少和美國相比的確如此。單一貨幣帶來的低成本和貿易創造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被放棄本國貨幣主權產生的經濟調整成本所抵消,甚至得不償失。
4、政治合法的挑戰
傳統上,歐洲人把自己的國家作為最基本的政治實體,認同自己的國家和代表各自國家的國旗、國歌、貨幣等國家象徵。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國形成了自己的歷史、語言、文化和政治傳統,國家的邊界往往就是語言邊界,同一國家不同語言區的矛盾十分尖鋭,比利時就是典型代表。單一貨幣的超國家和泛歐洲特徵在歐洲人中始終存在疑慮。實際上,經濟貨幣聯盟和圍繞執行該聯盟所設置的各項制度如歐洲中央銀行、歐元、穩定與增長公約等始終沒能納入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歐洲一體化的政治框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