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貧士

(漢語詞彙)

鎖定
貧士,讀音為pín shì,漢語詞語,亦作“ 貧仕 ”。意思是窮士;窮儒生。窮人。
中文名
貧士
拼    音
pín shì
釋    義
亦作“ 貧仕 ”。窮士;窮儒生。

目錄

貧士解釋

1、亦作“貧仕”。窮士;窮儒生。2、窮人。

貧士出處

《管子·問》:“貧士之受責於大夫者幾何人?”
晉·陸雲《寒蟬賦》:“若夫歲聿云暮,上天其涼,感運悲聲,貧士含傷。”
《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蒙詔,跪拜大王已了。”
《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既蒙駙馬,與高品知聞,書題往來,已相邀會。”
唐·皮日休《蚊子》詩:“貧士無絳紗,忍苦卧茅屋。”
清·袁枚《戲仿》詩之二:“貧士遇珠,奄人遇姝,豈不相愛,徒生嗟吁。” [1] 
《晉書 卷四十一 劉寔傳》:嘗詣石崇家,如廁,見有絳紋帳,裍褥甚麗,兩婢持香囊,寔便退,笑曰:”誤入卿內。“崇曰:”是廁耳。“寔曰:”貧士未嘗得此。“乃更如他廁。
《北史卷四十一楊播傳》:”然取士多以言貌,時致謗言,以為愔之用人,似貧士市瓜,取之大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