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貧困生

鎖定
貧困生檔案是確定國家助學貸款、學費減免、困難補助、勤工助學和社會資助對象,以及評定各類清寒獎學金的重要依據,為了保證檔案的完整性、真實性、準確性,確保資助到位,定於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對原有貧困生檔案進行更新、調整,對新生貧困生檔案開始建立。
中文名
貧困生
性    質
一般貧困和特別貧困
標    準
家庭人均收入300元以下
特    點
相比之下學習費用上有困難
特困生
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

貧困生類別劃分

貧困生 貧困生
1、一般貧困
2、特別貧困

貧困生界定標準

參照市民平均消費水平,貧困生的界定標準暫定為:
1、本人月平均生活費、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平時生活節儉,完成學業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
2、家庭所在地處邊遠經濟較落後的農村地區,或父母下崗無固定經濟來源,以及殘疾學生、單親、父母離異(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3、少數民族學生,及少數本人雖未主動申請但家庭確實貧困,且有相關證明情況屬實的學生,可列為貧困生。
除符合以上條件外,還具備以下條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兒、父母患有嚴重疾病或殘疾(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難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證》、《社會扶助證》、《最低生活保障證》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費與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列為特困生。

貧困生界定程序

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出具鄉、鎮、街道蓋章的《貧困生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並填寫《貧困生消費情況調查表》→交班主任初審(班級成立考核小組進行調查其表格所填寫的內容是否屬實,並填寫調查結果,意見不需向本人反饋)→學院審核→貧困生名單公示→貧困生建檔→報學生處彙總。(個別特殊情況,可不公示)

貧困生審核辦法

1、班級成立貧困生考核小組,成員5—7人(視班級人數多少而定),由本班裏的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班幹部及多數同學認可的普通(非貧困生)同學代表組成,考核小組必須做到看問題客觀,辦事公平、公正,忌感情用事;
2、貧困生考核小組對申請貧困生的學生進行調查,其在校期間的生活表現,平時消費情況,充分徵求同寢室同學的意見,必要時可通過查詢“金龍卡”消費情況予以確認;
3、調查結果交給班主任,由班主任根據所掌握的情況綜合衡量,進行初審後報學院審核。

貧困生説明

以下幾種情況不得定為貧困生:
1.“金龍卡”消費過高或消費明顯不足,但經常在外大額就餐(酗酒、大吃大喝)、吸煙者;
2.已有電腦、手機的同學;如確有特殊需要的,要報學院審批,方可區別對待,但在受資助時同等條件下無電腦的優先考慮;(專業成績突出作為獎品獲得的除外)
3.平時有超過一般同學的高檔消費現象的;(如穿名牌服裝、佩戴貴重金銀首飾、使用高檔化妝品、經常進出網吧、卡拉OK廳等娛樂場所、服滋補品等)
4.根據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規定,超計劃外多子女家庭不能作為特殊照顧的理由,多胞胎除外;
5.因家庭經商、辦廠、建房、擴大生產規模而致貧。
貧困生檔案原則上每年確定一次,如遇特殊情況可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申請。被列入貧困生的同學必須接受同學和教師們的監督,若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其貧困生資格,學生處設有投訴箱。歡迎同學們積極參預,舉報或多提好的建議,被舉報的同學若有不同意見也可到學生處申訴,共同做好幫困助學工作。

貧困生心理問題

貧困生3大心理問題
和其他的大學生相比,貧困大學生有許多優秀的品質,但同時,家庭貧困也造成了部分貧困大學生心理失衡,使他們在心理上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弱勢羣體。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的輔導員夏帕克提江吾守爾和曹良才及清華大學黨委學生部的譚鵬曾專門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發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強烈的自卑意識和失落感。
經濟上的困難使貧困學生容易在學習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認為自己是弱勢羣體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其他同學有着明顯的區別,他們生活節儉、學習認真;但是由於成長環境、教育環境的不同,他們往往知識面較窄,學習上有困難,而且大多性格內向,這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感,遇到打擊容易產生自卑意識。 [1] 
二是敏感的人際關係和孤獨感。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心理健康狀況上表現對人際關係很敏感,家庭經濟困難使他們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和加入學生組織,他們往往自我封閉、交往面狹窄。
三是迷茫的擇業心態和恐懼感。
隨着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就業,在職業選擇和人生規劃時他們不但要考慮自己的發展,而且還要想到家庭的經濟問題,這給他們帶來了現實的壓力。加之有些學生對社會的認識片面,對社會感到不滿、失望,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海南醫學院臨牀學院學生黨總支書記韓祥疇同樣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非常關注,他發現,長期的自卑、壓抑會使貧困大學生的內心非常脆弱、敏感。經濟上的窘迫是他們不願提及的,害怕同學的憐憫。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對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學無心的説笑,在他們聽來可能是嘲笑,與自己本來無關的事情,他們也會認為同學是在背後議論自己。這樣既為他們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又使他們容易受到更多挫折,從而對他人產生對抗情緒甚至敵意,致使人際關係緊張。同時,他們通常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困難情況,寧可自己艱苦一些,也不願輕易求助。在有關調查中發現,56%的貧困生對“其他同學主動幫助你”的態度是“雖心懷感激但不願接受”,31%的貧困生對“無償資助”表示“不願接受”,其原因是“認為會被別人瞧不起,會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