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貧困文化

鎖定
貧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亦譯“貧窮文化”、“文化貧困”。用存在於貧困者中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説明物質貧困及處境不利的學生智商分數不高甚至學業成績低下的原因。被視為對文化剝奪概念的發展。美國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劉易斯在《五個家庭:墨西哥人貧窮文化的個案研究》(1956)中首次提出,在《貧窮文化》(1966)一文中系統闡述。根據劉易斯的分析,貧窮者通常盡力迴避社會上各種主要機構,對外部世界瞭解甚少,且缺少穩定的家庭或婚姻關係。 [1] 
中文名
貧困文化
外文名
culture of poverty
別    名
貧窮文化
他還強調,這種文化在信念上有下述特點:確信個人無法控制其環境,相信命運或運氣決定個人的生活,對攻擊性衝動的控制力低,注重現在而不是將來,對教育成就和職業成就的抱負水準也較低。與更廣泛的低層階級文化有所不同,具有暫時性和隱蔽性,但已被應用到全美國所有低層階級,特別是黑人。劉易斯的理論對 20世紀 60、70年代美國政府的“反貧困計劃”有一定影響。他對貧窮含義的深入研究,以及強調貧窮兒童學業失敗制約於早期環境,也為人肯定。他的有些分析自 1970年起受到有力的批評。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