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財政收支

鎖定
財政收支是指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國有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納入國家預算管理的收支以及預算外資金的收支。 [1] 
中文名
財政收支
主    體
國家財政
形    式
價值形式
意    義
社會產品進行分配再分配

財政收支簡介

財政收支 財政收支
國家財政運用價值形式社會產品進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兩個階段及其基本形式,即國家財政資金的籌集(組織收入)和供應(安排撥付支出)。
亦稱歲入與歲出。
它包含財政分配的各種形式和內容。

財政收支財政收入

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的需要,依據國家權力從社會產品分配中所籌集的財政資金。它是社會產品分配中歸國家佔有和支配的部分。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由於社會經濟制度和國家性質不同,財政收入所體現的分配關係的性質及收入的構成和內容也不同。
資本主義制度下,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是税收,通常佔財政收入的90%以上。它一部分來自國家參與剩餘價值再分配取得的收入;一部分來自對勞動者的薪金和消費品的課徵,是國家對勞動者收入的強制性剝奪。其次是債務收入,即國家為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公債或舉借外債取得的收入。但國債最終要依靠增税來償還。
社會主義制度下,財政收入是國家有計劃地對社會產品主要是社會純收入的分配。它包括國家預算收入預算外收入,其中國家預算收入是主導部分。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和國營企業上繳的利潤,其次是事業單位上繳的事業收入、公債和國外借款,以及其他收入,等等。在中國,財政收入的90%以上來自國營企業的繳納,其次是集體經濟的繳納。它們體現着社會產品分配中全局與局部之間,國家與企業、個人之間根本利益一致的社會主義分配關係。從價值構成上看,主要是物質生產部門創造的歸國家支配的純收入,此外,少量是來自補償基金即國營企業上繳的基本折舊基金,以及消費基金如居民購買的公債。從收入的部門結構看,主要是來自工業部門,其次是來自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以及商業、服務業。隨着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財政收入中來自工業的比重不斷提高。
從發展經濟來增加財政收入,是社會主義財政的基本方針。只有經濟繁榮,才能財源茂盛。把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同提高經濟效益結合起來,是開闢財源、增加財政收入的基本途徑。

財政收支財政支出

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根據既定的政策、制度,把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分配使用於不同的方面。財政支出是實現國家職能的財力保證。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由於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和國家的性質、職能不同,決定着財政支出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向和內容。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各種主要的生產經營活動是資本傢俬人的事業,國家不具有組織經濟的職能,只是運用行政或經濟的手段干預經濟。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財政支出的大部分是用於軍事支出和國家機構的開支,其次是用於國家債務的還本付息。只有少量是用於經濟開發和智力投資等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支出。
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傢俱有組織經濟的職能。國家財政資金主要用於經濟建設和社會文教衞生方面,其次是國防和國家管理方面。此外,還有償還債務、對外援助等支出。
這些支出按經濟性質可分為:
①直接生產性支出。即直接用於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的各項支出,如基本建設投資支出、企業挖潛改造支出、支農支出等。
②間接生產性支出。即雖不直接用於生產,但能夠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改進生產手段、增加潛在的生產能力,如文教、科學研究等支出。
非生產性支出。如國防和行政管理等支出。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需要與可能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為了正確處理這個矛盾,使國家建設規模同物力財力相適應,保證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財政支出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①量力而行。在支出安排的總量上按照年度財政收入規模安排支出。
②先維持,後發展。在支出安排的順序上,是在保證維持上年消費水平和生產規模的前提下,根據財力可能安排擴大再生產投資和提高人民消費的支出。
③有計劃安排各類支出的比例。在支出結構上安排好積累性支出消費性支出及其各自內部的比例關係。
④厲行節約。在支出的使用上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分配活動中,財政收入與支出既是各自相對獨立,又具有內在聯繫。財政收支平衡、財政結餘財政赤字,是財政收支關係在量上的不同表現。

財政收支財政收支平衡

在一定時期(通常指一個財政年度)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所形成的國家財政資金的收入與支出在總量上的平衡。其實質是在社會產品分配中,國家財政當年掌握的社會產品和安排使用的社會產品之間在價值量上的相互協調。從社會再生產的角度説,財政收支平衡是使國民收入生產額與使用額之間相適應,從而實現社會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協調平衡,以及保證社會購買力與商品可供量之間的協調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從財政收入與支出的相互關係來説,收入是支出的前提和資金來源,有收才能有支,收入規模製約着支出的規模。如果支出超過收入,則表明國民收入通過財政分配的部分出現了超額分配。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社會再生產的發展和財政收支本身都要求在進行財政分配時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但是財政收支作為資金運動其平衡是相對的。不論在年度執行過程中或是年度終了,往往不是收大於支,就是支大於收。所以,在經濟工作中,財政收支平衡的含義不是要求財政收支在數量上的絕對相等和機械平衡,而應是適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做到在年度計劃中基本平衡,在執行中力爭收大於支、略有結餘。

財政收支財政結餘

國家財政年度收入大於支出的餘額。在中國,包括國家預算結餘和預算外資金結餘。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制度要求國家預算和預算外資金收支計劃的編制,應當量力而行,做到收支平衡、留有餘地;而財政收支執行的結果,在正常的情況下,由於各部門努力發展生產,擴大流通,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節約開支,是能夠實現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
財政結餘是國家財政取得收入後沒有支用的資金。在中國,由於國家銀行代理國家金庫業務,所以這部分結餘資金表現為銀行的金庫存款餘額。從資金與物資的關係上説,財政結餘是一筆尚未通過財政支出形成購買力的資金,因而,亦相應地有一部分商品物資沒有能夠實現銷售而停留在工商部門,表現為物資庫存增加。隨着生產建設事業的發展和商品流通的擴大,在客觀上需要適當增加商品物資的週轉性儲備,工商部門為增加這部分儲備需要相應占用一筆流動資金,銀行便將財政結餘資金作為信貸資金的來源,貸放給工商部門。這樣,在財政、銀行、企業之間保持了資金運動與物資運動的協調一致。因此,上年財政結餘是否能作為計劃年度財政收入來源安排支出,既要考慮到國家財政的需要,亦要考慮到財政、信貸、物資的綜合平衡
由於年度財政收支執行的結果不可能是收支絕對相等,為了實現收支平衡,要求做到略有結餘。但是,如果結餘過多,則意味着一部分資金和物資沒有得到充分運用,這也是不利於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

財政收支財政赤字

亦稱預算赤字。財政年度國家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在會計處理上用紅字填寫,故稱赤字。財政赤字實質上是當年由財政分配使用的國民收入超過當年財政所能集中支配的國民收入。這種國民收入的過頭分配,從資金上説,是一種沒有收入來源的支出;從資金與物資的關係上説,是一種沒有物資保證的支出。國家財政赤字如果沒有以前年度財政結餘彌補,就要向銀行透支。如果不能通過信貸回籠加以調節,則將造成財政性發行(見貨幣發行),使紙幣發行量超過市場商品流通的需要量,即通貨膨脹
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財政赤字形成的原因和國家所持的政策是不同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方面是經濟危機造成税源萎縮,財政收入鋭減;另一方面是政治經濟矛盾的激化,使國家為實行反危機措施和強化資產階級暴力機構,特別是擴軍備戰,造成財政支出劇增。尤其是奉行凱恩斯主義赤字財政政策的國家,為了刺激社會有效需求,擴大政府開支,在國家預算中安排一定數額的赤字。這種赤字是靠借債、增税和財政性發行來彌補的,實際上是通過財政分配將經濟危機轉嫁給廣大羣眾。經常的鉅額財政赤字不僅沒有能夠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經濟危機,相反地釀成惡性的通貨膨脹,使資本主義陷入“滯脹”(見停滯膨脹)的窘境。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不存在必然產生財政赤字的社會經濟條件。但是,由於工作失誤或發生特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也會產生財政赤字。所以,社會主義國家在組織財政分配過程中必須認真研究和掌握客觀規律,堅持量力而行,有計劃按比例地分配資金,使國家建設同國家的物力財力相適應,使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同生產發展、國民收入增長的水平相適應。財政收支必須在努力實現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的基礎上做到瞻前顧後、統籌安排、收支平衡、略有結餘,避免出現赤字。同時,在財政分配中還必須有計劃地建立一定數量的財政後備

財政收支財政後備

國家財政為了應付意外支出的需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而設置的後備基金。
在中國,財政後備包括:
①年度後備。即國家預算預備費,是為了解決某些臨時性的急需和事先難以預料的開支而設置的後備基金。各級預算按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設置,在年度預算執行中根據需要,通過規定的動用批准程序用於安排支出。年終如未動用即轉作財政結餘
②週轉性後備。即各級預算的週轉金,是為了解決預算執行過程中,由於生產經營上的季節性或其他原因,使財政收支在時間上出現脱節,造成預算資金調度的困難。當發生上述情況時,可以用預算週轉資金臨時墊支,年度終了前必須歸還。
③歷年財政結餘。即國家財政歷年結存的資金,從性質上説可作為財政後備,在年度之間以有餘補不足。但是,在中國,財政結餘表現為銀行的金庫存款餘額,已充作信貸資金來源用於發放貸款。因而,動用歷年財政結餘,既要根據國家財政的需要,又要考慮到財政信貸的綜合平衡和物資的供儲情況。
④國家財政用於建立國家物資儲備的資金。這既是形成國家戰略性物資後備的財力保證,同時也是國家財政的長期後備。因為在發生需要動用物資後備的情況下,一方面是這些物資可以投入流通,用於滿足消費;另一方面是物資的價款形成收入,可由國家財政分配使用。

財政收支最新動態

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從2012年的整體財政收入情況來看,1至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08903億元,比去 年 同期增加11594億 元 ,增 長11.9%。總體看,財政收入增幅比同期明顯回落。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李全指出,前11個月的財政收入比同期有所增長,完成預算進度有所加快,但整體財政收入有所回落,這其中有三個原因:一是與金磚四國的情況類似,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財政收入有着實質性的影響;二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下降對財政收入有着進一步的拉動趨勢;結構性減税也對財政收入放緩有一定影響。
在財政收入增長放緩的同時,前11個月的財政支出也有着明顯的增長。數據顯示,1至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04896億元,比同期增加15940億元,增長17.9%。
展望2013年以及未來的幾年,這種財政收支矛盾可能日趨凸顯。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 日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講話時指出,從財政看,2013年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收入方面,國際經濟形勢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困難, 企業利潤下降,結合税制改革實施結構性減税政策,都將減少一些收入。財政收入增長將會比較低。支出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尤其是教 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農業水利等支出需求較大,穩定經濟增長和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等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財政支出壓力較大。
參考資料
  • 1.    羅傑.審計實務: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03: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