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財政學

(政治經濟學--分支)

鎖定
財政學是研究不同社會制度下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財政學作為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分支,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較早的歐洲,隨着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在財政學產生以前,已經存在着主要研究宮廷理財的“官房學” ,財政學繼承了“官房學”中的一些理財思想,並把財政問題提高到國家與經濟的關係高度來研究,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1] 
中文名
財政學
外文名
Public Finance Program
簡    介
國家為主體的財政分配關係的形成
分    類
計劃經濟財政和市場經濟財政

財政學英文名稱

Public Finance Program

財政學研究內容

財政”(Public Finance),即國家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政府的收支活動,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經濟活動。財政學是研究國家(政府)如何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籌集和使用資金的理論、制度和管理方法的科學。
按財政分配的主體不同,“財政學”可以分為:(1)以資本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資本主義財政學;(2)以社會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社會主義財政學;(3)對各個國家財政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比較財政制度學。
根據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制背景,不同國家的“財政”可以分為:計劃經濟財政和市場經濟財政。“財政學”相應可以分為:“計劃財政學”與“市場財政學”。 [2] 

財政學發展歷程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奴隸制以後,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從治理國家和管理財政的實踐中形成了樸素的理財思想。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語·齊語》中,管仲提出了 “相地而衰徵,則民不移”的財政政策,主張按土地好壞徵收差額賦税,不要徵收同等的賦税,以鼓勵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防止農民相率逃亡。此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財政措施,如輕税、食鹽專賣、鐵礦合營等等。
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時,提出“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税平”、“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的主張 。即摧毀舊封建主的土地世襲佔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並按田畝徵收賦税。這種主張反映了封建財政由過去的地方割據財政,改革成為統一的封建國家財政的要求。唐朝的劉晏、宋朝的王安石 等,都有過理財的論述。
在古希臘,色諾芬在《雅典的收入》一書中,論述了財政、賦税方面的概念。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一些著作中,也有過關於財產與收益之間應以何者為課税標準,以及強制徵税的公平原則之類的論述。在古羅馬,有關於羅馬税制以及專門討論賦税負擔的著作。
但是,不論在古代中國或古代希臘、羅馬,都還沒有形成財政學的理論體系。
隨着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財政學作為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分支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在17和18世紀,重商學派討論了消費税的課徵 ;官房學派討論了財產税以及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和財政管理;重農學派提出了只有土地提供純生產,主張徵收土地純生產的單一税。
資產階級古典學派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配第,在他的主要著作《賦税論》和《政治算術》中,把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從流通領域深入到生產領域,從經濟生活的內部聯繫來分析財政租税問題。
亞當·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國富論》中,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認識到資本和勞動的對立,把地租、利潤、租税、公債等作為勞動價值的轉化形態。他還探討了財政和經濟的內在聯繫,系統地闡發了財政理論,從而創立了財政學。 繼斯密之後,李嘉圖也對資產階級古典派經濟學和財政租税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資產階級所要求於國家的,只是為資本獲得利潤和積累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因此,古典學派對於國家干涉經濟持否定態度。他們主張盡力減少國家干預,節減政府支出,減輕租税課徵,還對財政經濟領域中的封建特權和壟斷作了抨擊,從理論上為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開闢了道路。
20世紀後,隨着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週期性的生產過剩危機頻繁出現,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新庸俗派的財政經濟理論取得了統治地位。
凱恩斯學派認為,單憑市場經濟的自發調節,不能解決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和嚴重的失業問題,要保證“充分就業”和“經濟繁榮”,必須由國家出面對經濟進行干預。他們主張實行赤字財政,發行公債和執行通貨膨脹政策,依靠擴大政府財政開支、加速國民經濟軍事化等來刺激私人投資,擴大生產,增加就業,擴大消費需求。
繼凱恩斯之後又出現了“新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結構改革論”等形形色色的財政理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財政經濟情況作了一些新的解釋,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是從擴大或縮小政府幹預經濟以及通過税收調節收入等方面進行討論。
一般認為財政學主要研究增加財政收入的源泉和途徑;財政和財務管理利用價值規律的積極作用。嚴格實行“生產費用”與“效用”的比較加強經濟核算,力求以最小的勞動耗費取得最大的勞動成果,提高經濟效益,為發展生產和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提供物質基礎;財政分配同國民經濟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以及通過財政分配適當安排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和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分配關係;財政收支、信貸收支與物資供求之間的綜合平衡。
財政學可按財政分配的主體分為:以資本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資本主義財政學,和專門以社會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社會主義財政學,以及對各個國家財政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比較財政制度學。

財政學古代財政思想

從人類社會進入奴隸制以後,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從治理國家和管理財政的實踐中形成了樸素的理財思想自。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徵,則民不移”(《國語·齊語》)的財政政策,主張按土地好壞徵收差額賦税,不要徵收同等的賦税,以鼓勵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防止農民相率逃亡。此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財政措施,如輕税、食鹽專賣、鐵礦合營等等。商鞅在秦國推行變法時,提出“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税平”(《史記·商君列傳》)、“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漢書·食貨志》)的主張,即摧毀舊封建主的土地世襲佔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並按田畝徵收賦税。這種主張反映了封建財政由過去的地方割據財政改革成為統一的封建國家財政的要求。漢朝桓寬著的《鹽鐵論》中記載了桑弘羊和賢良文學關於理財思想的爭論。唐朝的劉晏、宋朝的王安石,都有過理財的論述。在古希臘,色諾芬在《雅典的收入》一書中,論述了財政、賦税方面的概念。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一些著作中,也有過關於財產與收益之間應以何者為課税標準以及強制徵税的公平原則之類的論述。在古羅馬,有關於羅馬税制以及專門討論賦税負擔的著作。但是,不論在古代中國或古代希臘、羅馬,都還沒有形成財政學的理論體系。

財政學資產階級

隨着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財政學作為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在17和18世紀,重商學派討論了消費税的課徵,官方學派討論了財產税以及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和財政管理,重農學派提出了只有土地提供純生產,主張徵收土地純生產的單一税。資產階級古典學派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W.配第,在他的主要著作《賦税論》和《政治算術》中,把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從流通領域深入到生產領域,從經濟生活的內部聯繫來分析財政租税問題。A.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認識到資本和勞動的對立,把地租、利潤、租税、公債等作為勞動價值的轉化形態。他還探討了財政和經濟的內在聯繫,系統地闡發了財政理論,從而創立了財政學。繼斯密之後,D.李嘉圖也對資產階級古典派經濟學和財政租税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資產階級所要求於國家的,只是為資本獲得利潤和積累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因此,古典學派對於國家干涉經濟持否定態度。他們主張盡力減少國家干預,節減政府支出,減輕租税課徵,還對財政經濟領域中的封建特權和壟斷作了抨擊,從理論上為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開闢了道路。
20世紀後,隨着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週期性的生產過剩危機頻繁出現,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新庸俗派的財政經濟理論取得了新的統治地位。凱恩斯學派認為,單憑市場經濟的自發調節,不能解決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和嚴重的失業問題,要保證“充分就業”和“經濟繁榮”,必須由國家出面對經濟進行干預。他們主張實行赤字財政,發行公債和執行通貨膨脹政策,依靠擴大政府財政開支、加速國民經濟軍事化等來刺激私人投資,擴大生產,增加就業,擴大消費需求。
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長期執行赤字財政政策,大量增發通貨,物價不斷上漲,出現了經濟停滯不前和通貨不斷膨脹並存的“滯脹”局面。於是,繼J.M.凱恩斯之後又出現了“新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結構改革論”等形形色色的財政理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財政經濟情況作了一些新的解釋,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是從擴大或縮小政府幹預經濟以及通過税收調節收入等方面進行討論。

財政學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對資產階級古典學派的財政經濟理論和資本主義國家的財政政策、財政制度作了深刻的論述和批判。馬克思主義學者以此為指導,剖析了國家財政所反映的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揭示了資本主義財政的實質,闡明瞭資本主義制度下租税、公債、國家預算等財政範疇的基本特徵,形成了馬克思主義財政學。
隨着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在社會主義國家財政實踐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財政學系統地研究了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的財政理論。社會主義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國家的經濟職能和國家財政範圍,都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財政學闡述了社會主義財政的實質,闡明社會主義制度下租税、公債、國家預算、國營企業財務、固定資產投資等財政範疇。
馬克思主義財政學對社會主義國家財政分配關係的種種理論問題作了闡明。主要包括:①增加財政收入的源泉和途徑。②社會主義財政和財務管理利用價值規律的積極作用。嚴格實行“生產費用”與“效用”的比較,加強經濟核算,力求以最小的勞動耗費取得最大的勞動成果,提高經濟效益,為發展生產和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提供物質基礎。③社會主義財政分配同國民經濟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以及通過財政分配適當安排積累與消費的比例和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分配關係。④財政收支、信貸收支與物資供求之間的綜合平衡。

財政學學科組成

①按財政分配的主體可分為:專門以資本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資本主義財政學;專門以社會主義國家財政為研究對象的社會主義財政學;對各個國家財政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比較財政制度學。②按財政分配的內容可分為:國家預算學、國家税收學、公債學、國營企業財務學、固定資產投資學等。③按財政發展的歷史進程可分為:中國財政史、外國財政史、税制史、公債史,以及研究各個歷史時期理財思想的財政思想史。

財政學財政學專業

內容
按財政分配的內容可分為:國家預算學、國家税收學、公債學、國營企業財務學、固定資產投資學等。
按財政發展的歷史進程可分為:財政史、税制史、公債史,以及研究各個歷史時期理財思想的財政思想史。
開設院校
我國大學財政學排名 學科代碼:020203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類
1 廈門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3 上海財經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4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 +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5 中央財經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6 東北財經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7 西安交通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8 山東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9 江西財經大學 A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10 武漢大學 B+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11 西南財經大學 B+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12 南京大學 B+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13 北京大學 B+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14 復旦大學 B+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15 南開大學 B+ 020203財政學 020200應用經濟學 02經濟學
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財政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 具有處理財政税收業務的基本能力;
3. 熟悉國家有關財政、税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 瞭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財政學圖書

財政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