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財富心理

鎖定
財富心理,關於財富,有人出於分析個人的享樂目的,把財富定義為個人效用,用於研究滿足個人主觀偏好的方法;有人出於分析資源靜態配置的需要,把財富定義為交換決定的價格,把一切暫時不稀缺的資源都不當作財富;有些財產多的人及其理論代表,為了在收入分配中永遠處於有利地位,把經由人用勞動改造自然創造的勞動產品財富,和自然資源等非勞動產品財富等同起來,否定勞動產品財富對於人類文明進步的特殊意義;還有些人把金錢財富增值作為經濟活動的最高目標,把人力只作為和機器原料一樣的為了追求金錢財富必須貶損、別無用處的資本,無視人力對人所具有的直接財富意義。
中文名
財富心理
外文名
Wealth psychology

目錄

財富心理分類

廣義財富是指一切對人類現在和將來具有使用價值的客觀存在,狹義財富是廣義財富中的勞動產品財富。
為把我國經濟活動的目的,確立為最廣大人民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不能只把物質使用價值稱為財富,要把人力使用價值也稱為財富,做出物質財富人力財富的區分。

財富心理來源

財富的初始源泉是自然和勞動。財富是人類生存、繁衍、發展的物質載體和追求目標。這個載體和目標,一方面表徵着勞動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能量、信息的變換關係。
另一方面,還表徵着勞動者之間在物質、經濟、政治、精神等方面的交換關係。正是在這種關係中,自然與勞動這兩個財富的初始源泉不斷生產出了各種人力、資本、制度、科技等派生源泉,使社會財富不斷湧流了出來。
自然和勞動是財富的初始源泉,但不是一切源泉。人不能只靠勞動改造自然和自身,在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之後,單純依靠勞動創造改造自然創造財富的情況已經大幅度減少,人類至少要採用簡單的工具和依靠畜力來生產。在工業社會裏,單純依靠勞動改造自然創造財富更是日益減少,更多的是操縱各種機器來生產。
同時,人們在用勞動改造自然界和自身的過程中,也不斷在改造着人類工具、人類科技和人類社會,使人類工具更有效率,人類科技不斷湧流形成越來越大的存量,人類社會制度不斷演化前進。這一切都造成人們在創造社會財富時,不必只依靠自然和勞動這兩種初始源泉,而且可以越來越多地依靠人力、資本、科技、制度等等這些派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