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負子蟾

鎖定
負子蟾是無尾目負子蟾科兩棲動物, [3]  又稱蘇里南蟾。 [4]  身體呈流線型,軀幹扁平似方形;皮膚光滑,背、腹部平坦;頭較小,口內無舌;眼瞼無法自由移動;後足蹼發達; [4]  體側具側線;薦椎前椎骨5-8枚,椎體後凹型,肩帶弧固型。體黑褐色。 [5]  沒有耳後腺是其不同於蟾蜍的地方。 [4]  [6] 
負子蟾主要分佈於南美洲的巴西、圭亞那等地。 [5]  終生生活在水中, [4]  在長期乾旱的情況下,多集中在尚未乾的水塘內。 [5]  以小魚和水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卵生。 [7]  繁殖期從每年的4月份開始,在積滿雨水的水塘和凹地水坑內交配、產卵,每次產卵40-100粒。 [4]  大約80天后,卵發育成幼蟾。 [8] 
負子蟾在水底靜止不動時,與水中的枯枝葉、水草等水中植物混為一體,無法分辨。為其捕食和躲避敵害襲擊,提供了非常好的掩護。 [9] 
別    名
蘇里南蟾
中文學名
負子蟾
拉丁學名
Pipa pipa Linnae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始蛙亞目
負子蟾科
負子蟾屬

負子蟾基本介紹

負子蟾科(Pipidae)水棲蟾蜍,學名為Pipa pipa。產於南美洲,英文原意為蘇里南蟾。體長約10釐米,呈黑褐色。無舌,眼小無眼瞼。趾間全蹼,體側具有側線器官指端有細小的星狀附器,有助於尋食,是一種奇特兩棲類動物。雌蟾背上長有類似海綿狀軟皮膚,上面生有許多蓮蓬似的小窩。 [1] 
在水中交配,卵排出後隨即受精,雄蟾將卵緊抱置於雌蟾背上,數小時後,卵周圍的皮膚生長形成一囊,將卵包住並覆以角質蓋。約經80天孵化後幼體發育成幼蟾。
分佈於南美洲的巴西、圭亞那等地的的熱帶森林。兩棲動物,負子蟾科。體長約10釐米,呈黑褐色。無舌,眼小無眼瞼。趾間全蹼,體側具有側線器官,是一種奇特兩棲類動物。雌蟾背上長有類似海綿狀軟皮膚,上面生有許多蓮蓬似的小窩。

負子蟾近種區別

負子蟾
中華大蟾蜍
史氏蟾蜍
體長約10釐米。
體長10釐米以上,雄性較小。
頭體長雄性40~48毫米,雌性52~58毫米。
雌蟾背上長有類似海綿狀軟皮膚,上面生有許多蓮蓬似的小窩。
皮膚粗糙,全身佈滿大小不等的圓形瘰疣。
皮膚粗糙,背面密佈小錐狀疣,其間雜有稍大的圓形瘰疣。
呈黑褐色。
雄性背面多呈橄欖黃色,有不規則的花斑,疣粒上有紅點,雌性背面呈淺綠色,花斑醬色,疣粒上也有紅點。
背面灰褐色,有極細的淺色脊紋,肩背各有一淺色三角斑,背部有“八”形黑紋。
負子蟾 負子蟾
中華大蟾蜍 中華大蟾蜍
史氏蟾蜍 史氏蟾蜍

負子蟾外貌特徵

體長約10釐米,黑褐色,成體眼小,無眼瞼,具2出水孔,口部無角質頜和角質齒,口內無舌。趾間蹼極發達,體側具側線。薦椎前椎骨5-8枚,椎體後凹型,肩帶弧固型。蝌蚪期前3枚軀椎有遊離短肋,變態後與橫突癒合。

負子蟾生活習性

終生棲於水中,在長期乾旱的情況下,多集中在尚未乾涸的水塘內。雨季到來後,分散活動並在積滿雨水的水塘和凹地水坑內交配、產卵。

負子蟾繁殖方式

每年4 月,是負子蟾的繁殖期。這時雌蟾分泌一種特殊氣味招來雄蟾,雄蟾用前肢緊緊握住雌蟾的後肢前方,一晝夜後雌蟾的背部和泄殖腔周圍都腫脹起來,接着開始產卵。此時雌蟾把泄殖孔緊貼在雄蟾腹部,而雄蟾則拖着雌蟾在水中上下翻滾。當雄蟾背朝下時,雌蟾恰好把卵產在雄蟾腹部受精。在繁殖期內,雌蟾背部的皮膚變得非常厚實柔軟,並形成一個個像蜂窩一樣的穴,小穴數目多達幾十甚至上百個。在水中的受精卵由殷勤的雄蟾用後肢夾着,一個個地放在雌蟾背上的小穴裏,並負責"封好"。
兩個月後,幼蛙會戳破覆蓋其上的皮膚出生。這種卵不孵化成蝌蚪,而是直接孵化成小蛙的生育行為,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直接生育”。負子蟾因有這種"負子"的習性而得名。一旦幼蛙從背上鑽出,雌負子蟾會馬上在樹上或石頭上蹭背,皮膚的上層便脱落下來,又恢復繁殖前的模樣。產卵期間,雌蟾背面皮膚軟化似海綿狀,泄殖腔壁伸到外面形成管狀產卵帶,彎曲達於背上,雄蟾在雌蟾背上壓着產卵帶,把卵擠出,壓入海綿狀皮膚的小窩中,覆以膠質。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膚窩中發育,經蝌蚪期,變成幼小的成體後才離雌體。偶有跌落到水底的卵,這些卵不能正常發育。
負子蟾的蝌蚪是雙出水孔型,即有兩個出水孔而無角質齒;異舌蟾科也屬此型。這類的出水孔不能與魚類或有尾類鰓部的孔相比較。從以色列下白堊紀已採到近於這類羣的化石,表明很早就開始分化,並認為這是一個既原始又相當特化的類羣。 [2] 

負子蟾雌雄辨別

依據其他蛙類雌雄外型的特徵,總結出在外型上雌雄負子蟾以下幾點區別:
1.雌性負子蟾體型比雄性負子蟾稍大。
2.因雄性鳴叫,所以雄性負子蟾下齶的鳴囊較雌雄負子蟾更為鬆弛。
3.交配時,雄性需要爬到雌性背上才能完成交配,所以雄性負子蟾腳蹼上有小吸盤。
參考資料
  • 1.    中學教師實用地理辭典 編寫組.中學教師實用地理辭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 2.    負子蟾屬  .中國百科網[引用日期2012-11-04]
  • 3.    讀秀:陳鵬著,世界各地珍奇動物,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4,第61頁
  • 4.    陳穎著,兩棲動物,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7,第98-99頁
  • 5.    鄭芳主編,動物搜索,遠方出版社,2005.01,第18頁
  • 6.    王永泰,吳勝明,常金恆等編,知識大王 第2卷,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01,第327頁
  • 7.    印度XACT出版集團著,小時候我想知道的 肉食動物,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05,第58頁
  • 8.    陳鵬編著,世界各地珍奇動物,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04,第76頁
  • 9.    龔勳主編;邢濤總策劃,中國兒童動植物百科 奇異王國,中國書店,2010.02,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