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貞仙誕

鎖定
貞仙誕,流傳於廣東省肇慶市的傳統民俗,廣東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 
貞仙誕為四會傳説中的地方神祗。貞仙為民造福,庇佑鄉民,立下赫赫功績。同治三年,由民間凡女傳説昇仙的貞仙文氏,聖封惠澤尊號。為祀貞仙,自唐以來,每年農曆九月初九貞女昇仙之期,鄉民照例在貞山舉辦貞仙誕活動,人數多達數萬。 [1] 
中文名
貞仙誕
非遺類別
民俗
申報地區
廣東省肇慶市
非遺級別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批次
第二批

貞仙誕歷史淵源

貞仙是中國婦女“貞風亮節、勤勞儉樸、孝敬翁姑”的典範,亦是嶺南三大女神之一。嶺南三大女神即秦代德慶龍母、宋代泉州湄洲島天后和唐代四會文氏貞仙。其中龍母為江河神,天后為海神,貞仙為地方神祗,庇佑大地、潤澤民生,深得民意。據清光緒《四會縣誌》記載,唐貞元十七年秋重九,廣正山下松甫鋪有女子文氏得道成仙,譽為“貞仙”,廣正山易名為“貞山”。貞仙為民造福,庇佑鄉民,立下顯赫功績,受聖恩,清同治二年,文氏被敕封為“惠澤”。 [2] 

貞仙誕儀式程序

貞仙誕的儀式程序主要包括:1、迎仙。在儀仗、八音、鼓樂、童男童女、八仙、善信、道長的簇擁和鼓樂鞭炮聲中,貞仙乘坐八人大轎,從祠中請出,巡遊至祭壇;2、禮始,鳴炮;3、向貞仙敬獻金豬、茶果、供品;4、上香叩拜;5、由德高望重長者頌讀祭文和祝文;6、信眾代表祈福種福;7、八仙賀誕;8、禮成,鳴炮;9、恭送貞仙回祠;10、文藝表演等。 [2] 

貞仙誕傳承現狀

貞仙誕活動在“文革”期間被視作封建迷信活動受到批判而停止,貞仙祠被毀,祠前千年古松也被砍伐。改革開放後貞仙祠重建,貞仙誕活動得以恢復,受到市民普遍歡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