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

鎖定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早期傑出的巴洛克藝術家,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築設計,另外,他也是畫家,繪圖師,舞台設計師,煙花製造者和葬禮設計師。 [1] 
中文名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
外文名
Gianlorenzo Bernini
別    名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
國    籍
意大利
出生日期
1598年12月7日
逝世日期
1680年11月28日
職    業
雕塑家丶建築家丶畫家
主要成就
雕塑
建築設計
出生地
那不勒斯
代表作品
“阿波羅和達芙娜”,“大衞”,巴貝里尼宮,蒙地卡羅皇宮等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生平簡介

貝尼尼自畫像 貝尼尼自畫像
貝尼尼生於那不勒斯,父親彼得羅也是一位雕塑家,1605年舉家遷至羅馬。據説,他在8歲時就作了一個小孩頭像,這件事使他父親大吃一驚。至17歲時已能獨立地給大主教薩道尼作一件很不錯的胸像了。後來又結識了顯赫一時的紅衣主教斯皮奧涅·波爾蓋茲。在貝尼尼初出茅廬的時候,波爾蓋茲為了裝飾自己的花園,曾向他訂購了一系列作品。通過製作這些作品,貝尼尼可謂初露鋒芒,展示了自己的天才,獲得了出人意外的成功,贏得了極大的榮譽。他在1619年(也有人認為是在1623年)作的《大衞》就是其中之一。
此後,貝尼尼沉醉於藝術創作之中,於1622年的完成了一組雙人雕像《普魯託和帕爾塞福涅》。1623年8月紅衣主教巴爾別里尼成為新教皇,他就是烏爾班八世,他把年輕的貝尼尼請到梵蒂岡。進入教廷的貝尼尼當時人們稱他為對上唯命是從,對朋友一團和氣,對學生隨和。學生把他看成百科全書式的人物,那時跟他學習的人很多,由於貝尼尼的雕塑訂件多,學生們就成了他得力的助手。1635年貝尼尼為他的情人創作了胸像《康士坦察.布奧諾列裏可》,手法顯得更加自由。貝尼尼從1645年開始創作著名的《聖德列薩祭壇》,完成於1652年,長達七年之久。藝術史上將其稱為十七世紀藝術上的卓越成就。1656至1667年間,他在聖彼得大教堂前建築的雄偉柱廊設計思想完全體現了教皇的要求。貝尼尼於1680年11月28日逝世,終年82歲。羅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藝術手法

貝尼尼雕塑作品
貝尼尼雕塑作品(2張)
貝尼尼的對藝術的格言是:一個藝術家想要成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極早的看到美,並抓住它,二是工作勤奮,三是經常得到精確的指教。
貝尼尼塑造的人物總是處於激烈的運動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像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總是隨風輕輕飄起,給人以一種輕快、活潑和不安的感覺。貝尼尼刻畫的人體的數量上不亞於米開朗基羅,而他更善於表現戲劇性的情節和人體在激烈的運動之中。從其作品中,我們還能看到古典主義傳統對他的影響,特別是希臘化時期的風格,很明顯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響。當組雕《阿波羅和達芙妮》完成後,貝尼尼贏得了整個羅馬的讚美,連一些宗教界的高級人士都為之感動,其中包括不久後成為教皇的烏爾班八世也對貝尼尼大加賞識。後來,他進入教廷,受教皇之託,為聖彼得大教堂雕刻了豪華的青銅華蓋,這是雕刻與建築緊密結合的作品。這件雕刻的十分生動的作品,充分顯示出貝尼尼一心為宗教服務的思想,也顯示出巴洛克藝術的綜合性、豪華性、裝飾性、戲劇性等特點。其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柱廊的創造,氣勢宏大,富於動感,與米開朗基羅的大教堂圓頂相呼應,使這處景觀成為羅馬最壯麗的景觀。祭壇雕塑《聖德列薩祭壇》的成功,標誌着貝尼尼雕塑的頂峯的到來。在這件作品中,貝尼尼體現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它反映了人的尊嚴、理想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是貝尼尼創作中的積極成分,也是與一般的巴洛克藝術的不同的地方。
貝尼尼的肖像雕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奉教皇、國王之命所作的肖像雕塑。這類作品多般華麗有餘,個性不足,往往缺乏人物內心的刻劃。第二類是他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所作的肖像雕塑。在製作朋友和家人肖像時,他有更大的自由,所以表現得更為生動些。晚期,1665年他曾被法王路易十四邀請到法國參加設計盧浮宮的東正面。但這時貝尼尼的雕塑越來越顯示出一些程式化傾向,而人文主義色彩淡薄了,現實主義的因素也減少了,更多的是宗教神秘色彩。雖然在創作技巧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然而不少作品已缺乏生氣和創新。
園林雕刻
四河噴泉 四河噴泉
貝尼尼在園林雕刻方面也做出了許多開拓性的貢獻,他設計的具有宏偉風格和宗教幻覺氣氛的《四河噴泉》就是一例,(他把水的噴射帶到城市廣場)將岩石和異國的棕櫚樹組合在一起,象徵水的源頭來自遠方。岩石中有一方尖碑,水從中間流出,顯得十分壯觀,象徵四大河的人體出自他的學生之手,矇頭的人體象徵尼羅河,左側為恆河,較為成功。
繪畫藝術
聖安德魯和聖托馬斯 聖安德魯和聖托馬斯
貝尼尼不但是著名的雕塑家、建築師, 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畫家。關於這一點很少有人提起,其實他一生所作的一百多幅作品中,有不少是優秀之作。另外,他還畫了一些漫畫作品,貝尼尼也是17世紀著名的畫家。貝尼尼本質上是一位充滿信仰的人。他沒有寫過一篇文章來闡明自己的主張,但貝尼尼是獨一無二的:一些藝術家會同樣地充滿熱情,另一些藝術家則一樣富有創造力,但在整個藝術史上可能不會再出現一位為信仰而戰的更偉大的戰士了。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藝術生涯

貝尼尼自畫像 貝尼尼自畫像
貝尼尼的藝術生涯是在父親手下開始的。其父彼得羅·貝爾尼尼是佛羅倫斯有幾分才能的雕刻家,最後移居羅馬。貝尼尼是個神童,工作又極為勤奮,因而得到畫家卡拉齊的讚賞和教宗(教皇)保祿五世的資助,不久自立門户,成為一位完全獨立的雕刻家。他仔細研究梵蒂岡內的古希臘羅馬大理石雕刻品,受到強烈的影響;他對16世紀初文藝復興盛期的繪畫也造詣很深。在為樞機主教巴爾貝里尼雕刻的《聖塞巴斯蒂安》中顯示出他對米開朗基羅的研究。巴爾貝里尼後來成為教宗烏爾班八世,是貝爾尼尼最主要的資助人。貝尼尼的早期作品引起樞機主教博蓋塞的重視,此人為當權教宗家族的成員,在他的資助下,貝尼尼雕刻出他第一個重要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羣像。這一羣像表明貝尼尼已經從《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俄斯逃離特洛亞》的幾乎雜亂無章的單視域進展到《阿波羅和達佛涅》的充滿美妙想像的立體感,要使人由一處看去有如浮雕品一般。在這一類作品中,他對皮膚和頭髮的表面紋理觀察入微,對於明暗有別開生面的處理方法,從而打破米開朗基羅的陳規舊套,標誌著西方雕刻史新時代的出現。
烏爾班八世任教宗時期,貝爾尼尼開始大量創作,技藝不斷提高。烏爾班八世要求他的被保護人繪畫和從事建築工作。雖然貝爾尼尼的繪畫無大價值,但少數幾幅,特別是兩幅自畫像(約1620和約1640年),是值得讚揚的。他的第一次建築任務是改建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祭壇華蓋 祭壇華蓋
與此同時,貝尼尼受委託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的聖彼得墓上造一象徵性的結構,即1624——1633年間製成的著名巨型青銅鍍金華蓋。螺旋形柱子和金屬的幕簾令人想起置在重要人物或場所上方的榮譽傘。貝尼尼對於收尾工程最有獨創性的貢獻是用4位天使支承上方的寶球與十字架構造。這一華蓋也是教宗個人的象徵︰在華蓋頂端附近是教宗的三重冕,整個紀念物都嵌著巴爾貝里尼家族的紋章圖形——蜜蜂、太陽和月桂卷鬚。華蓋的形體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十分相宜,人們幾乎體會不到它有4層樓那麼高。華蓋也是聖彼得大教堂內部有規畫的裝飾的中心,4根支承穹頂的柱子用巨型雕像裝飾,其中之一《聖朗吉努斯》是貝尼尼設計的。
1629年馬代爾諾去世後,建築成為貝尼尼的主要職責。這一年,他成為聖彼得大教堂和巴爾貝里尼宮的建築師。當時,由於受委託的工程項目日益增多,他不僅親自動手去做,而且也依靠他人的協助。他在組織工作班子和工程設計方面取得卓越成效,以致由一夥人製成的雕刻和裝飾竟然天衣無縫,如出一人之手。貝尼尼的作品也是由他那強烈的天主教信仰形成的,當時如此,而且始終如此(他每天望彌撒,每週領兩次聖體)。他肯定同意特倫託會議的意見︰宗教藝術的宗旨是教育和啓發虔誠信徒,併為天主教會做宣傳工作。宗教藝術永遠應該明白易懂而且寫實,首先是要從情感上激發虔誠。貝尼尼的宗教藝術的發展主要是由他自覺地努力符合那些原則來決定的。
烏爾班八世手下 ,貝尼尼還開始製作新的和不同種類的紀念性藝術品——陵墓和噴泉。烏爾班八世的陵墓雕刻出這位教宗的坐像,他舉起一支胳臂,作指揮的姿態。坐像下面是青銅鍍金的棺材,棺材兩側各有一道德天使,一邊為博愛,一邊為正義,均用白色大理石刻成。棺材上方有一死神形像似乎在一片樹葉上寫烏爾班的名字,以此作為墓碑。這是貝尼尼運用“主題思想”的一個典範。靈活的主題思想把新穎別緻和色彩富麗的陵墓的各種不同要素結為統一的整體。在這些年代裏,貝尼尼還設計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小型陵墓紀念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瑪麗亞·拉吉墓。
貝尼尼的噴泉是他對羅馬市最顯著的貢獻。他的第一個噴泉是在西班牙廣場的《破船》,與華蓋同樣把雕刻和建築融合在一起。《特里同》(Triton)是羅馬式噴泉的大變樣,傳統的幾何形式廣場噴泉的重疊水池看起來栩栩如生。4條彎形魚舉起一個巨大的貝殼,海神站在貝殼上由一個海螺殼號角向上方噴水。
四河噴泉
四河噴泉(4張)
但是貝尼尼早期的建築設計並不是全部都成功的。1637年他開始聖彼得大教堂正面上方的鐘樓。但是到1646年,當鐘樓的重量開始使建築物產生裂痕時,就把它們拆掉,貝尼尼一時失寵。英諾森十世和亞歷山大七世的資助
貝尼尼最出色的公共紀念性創作是在16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完成的。羅馬那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是在一大塊空心岩石上方堅立一個古代埃及方尖碑,岩石頂上有4個大理石像,象徵著17世紀的世界四大江河,即歐洲的多瑙河非洲尼羅河亞洲恆河美洲的拉布拉他河。方尖塔頂端有教宗的盾形紋章和銜棕欄枝的鴿子(教宗英諾森十世的家徽),這把意義表示得很清楚︰羅馬教廷已經恢復而且生氣勃勃,它以上帝名義統治全世界。儘管具有明顯的象徵意義,貝尼尼的噴泉乃是他最出色的永久性作品。
貝尼尼所作的舞台設計現有少量存世,在這方面也表現出他那善於綜合的想像力。貝尼尼的劇場的實質與其藝術的實質相同。他打破陳規舊套,與觀眾建立直接且往往出人意外的接觸。他以在演出時使用真火聞名,有一次他甚至用大水淹沒舞台,至少在一瞬間使得觀眾成為參加演出的熱情演員。
聖特雷薩的沉迷 聖特雷薩的沉迷
貝尼尼的成熟藝術最最傑出的範例是羅馬維多利亞聖母堂的柯爾納羅小禮拜堂,他從藝術生涯最初就開始的不斷摸索前進至此臻於大成。小禮拜堂由樞機主教柯爾納羅委託建造,在小教堂的一個不深的耳堂中。正中心為《聖特雷薩的沉迷,描繪西班牙加爾默羅會偉大改革家阿維拉的聖特雷薩的一次神秘體驗。特雷薩夢見一位天使用上帝之愛的火紅的箭穿入她的心。貝尼尼是根據特雷薩本人敍述的情況進行藝術創作的。雕像的姿態是這位沉迷的聖徒正暈倒在太虛幻境之中,前遮一直垂紗幔,置放於祭壇上方的一個壁龕內,用空中光線照明。這一作品把建築藝術裝飾藝術的許多因素結合在一起而且有條不紊,層次分明。在左右兩邊類似歌劇院包廂的空間可以看到柯爾納羅家族的許多成員,他們或是交談,或是讀書,或是祈禱,都是精神飽滿的樣子。柯爾納羅小禮拜堂百分之百地體現了貝尼尼的立體圖畫的理想。聖特雷薩和天使的形像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但是觀看者識別不出它們究竟是立體雕刻或僅僅是深浮雕。天然的日光構成這一雕刻作品的組成部分,它從隱藏的光源照射兩個形像的上方和背後,金光閃閃。《聖特雷薩的沉迷》不是傳統意義的雕刻,而是一幅有組織的風景畫,它由雕刻、繪畫和光線構成,還包括宗教劇中的崇拜者。
聖彼得大教堂廣場 聖彼得大教堂廣場
貝尼尼最偉大的建築藝術成就是聖彼得大教堂前環繞廣場的柱廊。巨大空間的主要功能是在復活節和其他特殊場合容納前來聆聽教宗祝福的羣眾。貝尼尼設計的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圖案,而連接教堂處則為一梯形前庭。他用這種形式比喻教堂是母親,兩臂作環抱狀。為了滿足可以自由出入的場地需要,設計各自獨立的列柱是一種石破天驚的解決辦法。廣場引導遊人走向教堂,並彌補聖彼得大教堂正面過寬的缺點。貝尼尼的橢圓形廣場正中為1586年被西克斯圖斯五世移至教堂前面的梵蒂岡方尖碑。貝尼尼把過去馬代爾諾建造的一個噴泉移入廣場的長軸,為了配景完美,在對面新加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這一設計與貝爾尼尼所設計的奎里納爾丘聖安德烈亞廣場形象相似,而意義與功能又不相同,但兩個橢圓形圖案同樣令人心曠神怡。
聖彼得寶座 聖彼得寶座
貝尼尼最華麗的宗教裝飾是1657——1666年完成的聖彼得寶座亦即教宗座椅,在中世紀木製教宗寶座(座椅)上加青銅鍍金面。貝爾尼尼的任務不僅是給椅子裝飾外表,而且是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後堂中為參詣該大教堂開創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寶座的外觀是由4位鼎鼎大名人物的青銅像支承,即早期基督教神學家聖安布羅斯、聖亞大納西、聖約翰·克里索斯托和聖奧古斯丁。上方有云端天使們的金色光輪和繪在橢圓形窗户上的聖神散發的光線。聖神顯現所靠的天然照明變成上帝的慈悲通過教堂源源不斷流遍整個世界的可見的象徵。座椅的創作時間與廣場大致相同,這兩件作品的明顯不同顯示出貝尼尼的多才多藝實在驚人。兩件作品均為齊吉家族出身的教宗亞歷山大七世(1655——1667年在位)創制。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主要作品

《大衞》
大衞 大衞
《大衞》是貝尼尼的早期作品,這一時期他的雕刻特點是:情節生動,人物有豐富的內心活動,力求把雕塑同繪畫結合在一起。在這同一題材中米開朗基羅曾把《大衞》處理成是英雄的化身,代表了人類的崇高理想.情節是戰鬥的開始。多那泰羅的《大衞》表現為戰鬥後的勝利者形象是戰鬥的結束。而貝尼尼的《大衞》則體現了一種巴洛克的創作精神,這尊《大衞》雕像有着激烈的運動和戲劇性情節,他強調激情,強調運動,重視明暗對比。這一切均説明貝尼尼是用新的藝術語言,在開拓雕塑表現的一條新途徑,這就是巴洛克的藝術道路。在他的《大衞》這件作品中,還不能説是完全的巴洛克風格,它還有着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青年貝尼尼在雕塑藝術上的獨具匠心。他所選擇的《大衞》這一姿勢的戲劇性瞬間,是暗示了與敵人間的距離,雕像設計只適於在一個固定的角度來欣賞它,而這個最佳欣賞角度正是假設敵人的位置。這正是人們欣賞時所產生的一種奇特的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面部表情的刻劃中,《大衞》被處理成幾乎是兇狠的,嘴唇緊閉,額前的垂線形成憤怒的表情,而米開朗基羅對大衞表情的刻畫是對戰鬥結局的信心和內心的沉着力量。這一切對十七世紀的大師來説已感到不夠了。貝尼尼對《大衞》形象的處理標誌着向新方法的轉變。是對傳統塑造方法的大膽改革。
阿波羅和達芙娜
《阿波羅和達芙娜》,也是貝尼尼為波爾蓋茲莊園所作的另一代表作。題材取自希臘神話,在這件作品中,它歌頌了人類的理想與愛情。故事描寫的是小愛神丘比特為了復仇,將一支點燃愛情之火的金箭射向太陽和文藝之神阿波羅,同時將一支拒絕愛情之箭射向了河神的美麗女兒達芙娜。這件雕像描寫的是陷入情網的阿波羅正在發狂似地追趕達芙娜,但美麗的少女卻冷若冰霜,竭力在躲避他。達芙娜聽到後邊阿波羅的腳步聲時,她着急地向父親呼救,當阿波羅的一隻手一觸及到少女的身體時,她卻變成了一株月桂樹
阿波羅和達芙妮 阿波羅和達芙妮
貝尼尼在這件羣像的創作中,充分發揮了他善於表現這種戲劇性的題材的特長,他通過瞬息萬變的運動來揭示人物內心的複雜感情。兩個人體表現得非常輕盈,好像沿着一條斜線向上升,似乎要離開大地。這件傑出的作品可以説既有古典主義的典雅,又有巴洛克藝術的運動和熱情。這一作品的出現曾引起全羅馬城的轟動,貝尼尼頓時成為人們談論的中心。他那征服大理石的高超技巧,人們信服他巧妙的構思,他使大理石有了生命,特別是對達芙娜的表現,她的身體有着一種濕潤和柔嫩的感覺,她的眼裏閃現出一種誘人的目光。在十七世紀的教會已不反對此類題材,而且一些高級神職人員出於享樂的目的。經常收藏一些描寫愛情故事的藝術品,這異常美麗的達芙娜的雕像出現後引起一些神職人員的賞嘆,一位紅衣主教寫詩讚嘆曰:“迷戀的人,追趕着歡樂,這曇花一現的美色啊,他得到的只是:一個苦果,幾片落葉。”這首詩後來被刻在雕像的台座上。
從《阿波羅與達芙娜》這一羣像構圖處理中,它充滿了急速的運動感。而且表現了運動的過程,即追逐、逃跑和變形。它不是簡單的動感造型,而是揭示了一種內部的矛盾運動。阿波羅已追上達芙娜,他的手已觸及姑娘的身體,可是就在這瞬間裏顯示出他的努力變成徒勞無功,他的急速追趕變成枉費心機,她的逃跑也是無望的,她已開始變成月桂樹了。
在這緊湊、簡潔和並不複雜的雙人構圖中,實際上已敍述了關於阿波羅和達芙娜的全部神話,從活生生的身體魔術般地變成植物的全部過程。兩個人物迅速奔跑的運動被另一種運動——美麗的變形而複雜起來。觀眾的注意力開始被優美的追逐形象所吸引,當這個印象基本結束後,另一個景象:那姑娘的手和足已變成茂盛的樹枝、樹根和樹幹——這些在視覺中已起作用了。而正在變成不動的姑娘仍然充滿着生命力,她發出哀求和絕望的呼聲,因為這種變是她本身並不願意出現的結局。
我們從這組雕像中可以看出作者征服大理石極為少見的高超技巧,和對青年男女優美人體的成功刻畫。這一切構成了貝尼尼這一成功傑作的重要組成因素。
普魯託和帕爾塞福涅
《普魯託和帕爾塞福涅》 《普魯託和帕爾塞福涅》
《普魯託和帕爾塞福涅》,同樣取自神話題材,冥王普魯託的狂暴和少女帕爾塞福涅(後成為冥後)的柔媚形成鮮明的對比。少女悲痛欲絕的掙扎與哀傷的神態表現得十分動人。她的臉上掛着晶瑩的淚珠,兩個人物同樣處在激烈的對抗之中,而那滿面鬍髭的地下世界的統治者普魯託,有着巨大而奇特並充滿精力的人體,在和嬌弱纖巧的女子搏鬥着,她呼喊着掙扎着,但這一切都是枉然的。
作者將兩個非常不相稱的力組合在一起,產生對抗的力的掙脱的視覺效果。剛與柔、強與弱,男性與女性多方面的巧妙的矛盾組合,貝尼尼在兩個人物的形象處理上也運用了光潔與粗放的對比雕鑿技法。完成這些作品時他僅僅二十歲,同時獲得了騎士勳章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聖德列薩祭壇

發展歷史
聖德列薩祭壇》,完成於1652年,歷時長達十二年之久。藝術史上稱之為十七世紀藝術上的卓越成就。主人公德列薩是十六世紀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從小患了癲癇病,每次發作,均有幻覺產生,可感受到各種神的奇蹟。後來她過着隱居生活,用書信將這些幻覺記載下來。到了十七世紀,教會利用德烈薩來宣揚宗教的神秘主義,於是將這位修女封為聖徒。貝尼尼表現的是德烈薩在一次幻覺中的景象,她看到小愛神模樣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來。她自己寫道:“我感到這個箭頭刺透了我的心,當他把金箭抽出時,我感到彷彿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經受着一種無限的甜蜜,使我想把這種痛苦永恆地繼續下去……。”貝尼尼正是表現了這一情節和複雜的內心情感。德烈薩的頭部無力地向後仰着,是一種昏迷失神的狀態,臉色顯得蒼白,眼睛微微閉着,張開的嘴象在呻吟,手腳均無力地下垂,整個身體坐在好像飄動的雲端之上。這是由痛苦和幸福兩種對立感情交織在一起的複雜形象。德烈薩記述的是她對神的愛情,但確實表露的是人間愛情的悲酸情調。貝尼尼在這組雕像中熟練地掌握了石料性能,雕出了豐富多變的衣紋和雲朵。完全沒有石料的重量感
在這組祭壇的上部,還加了一束束鍍金的金屬條,燈光從上面照來,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戲劇效果,這是光效應的早期綜合利用的先例。
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雕刻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在風格上有着不同。前者強調寧靜和穩定,後者強調運動。巴洛克還特別強調和表現人體複雜的曲線和明暗的對比。因此可以稱這一組作品是巴洛克雕刻的優秀代表作。
大教堂的增建和更改
俯瞰聖彼得大教堂及廣場 俯瞰聖彼得大教堂及廣場
貝尼尼同時做為建築家,創造了不少獨出心裁的作品,他對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作了增建和更改。巨大的列柱擁抱着教堂廣場,形成教堂主建築的延續,引導人們進入教堂,內部為“天蓋”,以螺旋狀列柱向上聳立,主教堂對面為“聖彼得寶座”,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構造,高三十尺,下為六尺高的聖者銅像,中間有鍍金裝飾的寶座,寶座背面為浮雕,教壇上有天使和“童子”。四周為站着和行走的人物。有複雜的比喻性象徵裝飾物。教堂的一端安置着貝尼尼所作的雕刻,著名的有烏爾班八世墓,在這裏貝尼尼創造了巴洛克式紀念碑雕刻的典範。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巴洛克陵墓。這座墓運用了各種塑造手段,有着舞台式的裝飾效果,用彩色大理石製造的墓基,上面安放着大理石石棺,基部兩角安放有姿勢激烈的象徵“公正”和“仁慈”的雕像。上為教皇的巨大身軀,他頭戴三重冠,身穿莊嚴的法衣,在寶座上做祝福姿態。這一切形成複雜的綜合性的祭壇性陵墓的綜合體。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影響與評價

貝尼尼墓 貝尼尼墓
貝尼尼是繼文藝復興以後到十八世紀前這一歷史時期極為重要的巴洛克雕塑家,他的優秀作品具有現實主義意義,是有積極精神的巴洛克藝術家,他雖服務於教廷但也有反抗的一面,特別表現在肖像藝術中足可證明這一點,貝尼尼在雕刻技巧上有着重要的突破和貢獻。作為意大利巴洛克美術的首席,貝尼尼可謂是多才多藝。他能文善畫,頗具文藝復興時代的遺風。對於貝尼尼,當時人們曾經這樣寫道:“上演了一出大眾戲,其中佈景是他畫的,雕像是他雕的,機械是他發明的,音樂是他譜曲的,喜劇的劇本是他寫的,就連劇院也是他建造的。”他給予他那個時代的影響在歷史上是無人能與之匹敵的。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作為十七世紀藝術上最偉大的革新者之一,被載入世界藝術史冊。
參考資料
  • 1.    (德)巴克霍爾茲等編,世界經典藝術,青島出版社,2012.01,第2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