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

鎖定
一般系統論這一術語有更廣泛的內容,包括極廣泛的研究領域,其中有三個主要的方面。①關於系統的科學:又稱數學系統論。這是用精確的數學語言來描述系統,研究適用於一切系統的根本學説。②系統技術:又稱系統工程。這是用系統思想和系統方法來研究工程系統、生命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等複雜系統。③系統哲學:它研究一般系統論的科學方法論的性質,並把它上升到哲學方法論的地位。貝塔朗菲企圖把一般系統論擴展到系統科學的範疇,幾乎把系統科學的三個層次都包括進去了。但是現代一般系統論的主要研究內容尚侷限於系統思想、系統同構、開放系統和系統哲學等方面。而系統工程專門研究複雜系統的組織管理的技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不包括在一般系統論的研究範圍內。
中文名
貝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 [1] 
外文名
Von Bertalanffy' General System Theory
系統的存在是客觀事實,但人類對系統的認識卻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對簡單系統研究得較多,而對複雜系統則研究得較少。
直到20世紀30年代前後才逐漸形成一般系統論。一般系統論來源於生物學中的機體論,是在研究複雜的生命系統中誕生的。
1925年英國數理邏輯學家和哲學家阿弗烈·諾夫·懷海德在《科學與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機體論代替機械決定論,認為只有把生命體看成是一個有機整體,才能解釋複雜的生命現象。系統思維最早出現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學,還在工業心理學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統心理學(system psychology)的詞彙與概念。
1925年美國學者A.J.洛特卡發表的《物理生物學原理》和1927年德國學者W.克勒發表的《論調節問題》中先後提出了一般系統論的思想。
1924~1928年奧地利理論生物學家L.von貝塔朗菲多次發表文章表達一般系統論的思想,提出生物學中有機體的概念,強調必須把有機體當作一個整體或系統來研究,才能發現不同層次上的組織原理。他在1932年發表的《理論生物學》和1934年發表的《現代發展理論》中提出用數學模型來研究生物學的方法和機體系統論的概念,把協調、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於研究有機體,形成研究生命體的三個基本觀點,即系統觀點、動態觀點和層次觀點。
1937年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學的一次哲學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統論的概念。但由於當時生物學界的壓力,沒有正式發表。1945年他發表《關於一般系統論》的文章,但不久毀於戰火,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1947~1948年貝塔朗菲在美國講學和參加專題討論會時進一步闡明瞭一般系統論的思想,指出不論系統的具體種類、組成部分的性質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存在着適用於綜合系統或子系統的一般模式、原則和規律,並於1954年發起成立一般系統論學會(後改名為一般系統論研究會),促進一般系統論的發展,出版《行為科學》雜誌和《一般系統年鑑》。雖然一般系統論幾乎是與控制論信息論同時出現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們的重視。
1968年貝塔朗菲的專著《一般系統論──基礎、發展和應用》,總結了一般系統論的概念、方法和應用。1972年他發表《一般系統論的歷史和現狀》,試圖重新定義一般系統論。貝塔朗菲認為,把一般系統論侷限於技術方面當作一種數學理論來看是不適宜的,因為有許多系統問題不能用現代數學概念表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