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貝丘

鎖定
貝丘(Shell Mound),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以包含大量古代人類食剩餘拋棄的貝殼為特徵。又稱貝冢。大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有的則延續到青銅時代或稍晚。貝丘遺址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在世界各地有廣泛的分佈。在貝丘的文化層中夾雜著貝殼﹑各種食物的殘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遺物﹐還往往發現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蹟。由於貝殼中含有鈣質﹐致使骨角器等往往能保存完好。根據貝丘的地理位置和貝殼種類的變化﹐可以瞭解古代海岸線和海水温差的變遷﹐對於復原當時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有很大幫助。
古代地名,在今山東博興東南。《左傳·莊公八年》:“齊侯 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聊齋志異·梅女》:“康熙甲子,貝丘典史最貪詐,民鹹怨之。”
中文名
貝丘
外文名
Mr Hill
介    紹
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
特    點
大量剩餘拋棄的貝殼

目錄

貝丘簡介

貝丘及出土器物
貝丘及出土器物(19張)
人類學上指史前時期的廢物堆,主要由可食用的軟體動物殼與人類棲息的遺址組成。世界各地發現的貝丘生活方式,最初都是在冰川消退以及史前人類獵取的更新世大型動物消失以後發展起來的。人們曾考察了許多貝丘,尤其是丹麥東部沿海的貝丘遺址。調查表明,這些貝丘屬於中石器時代晚期的埃特博萊(Ertebolle)文化(4000?∼2500BC),包含有哺乳類、禽類和魚類,這顯然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貝丘還有大量燧石工具,以及粗陶碎片。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北非的貝丘年代一般也是從中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4000?∼2000BC)。在南非和日本北部,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時間較長,貝丘堆積繼續到鐵器的出現。在太平洋島嶼上,貝丘一直到近年仍在堆積著。在美洲,以巴拿馬和北美洲東部的貝丘為代表,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測定為西元前5000∼前2000年。南美和加利福尼亞的貝丘可能早於西元前2000年。

貝丘中國分佈

中國沿海發現貝丘遺址最多的﹐當推遼東半島﹑長山羣島﹑山東半島及廟島羣島﹐此外在河北﹑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的沿海地帶也有分佈。在內陸的河流和湖泊沿岸還發現有淡水性貝丘遺址﹐前者以廣西南寧邕江沿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後者則以雲南滇池東岸的貝丘遺址為代表。
2016年10月,在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興義村興義小學食堂發現中最大貝丘遺。

貝丘意義

貝丘俗稱貝丘遺址。以文化層中包含人們食餘棄置的大量貝殼為顯著特徵的古代遺址類型。年代主要為新石器時代,有的延續得較晚 。分佈在沿海、內陸濱湖和臨河地帶,所含貝類基本上分為海生和淡水兩大類。其堆積層中往往發現文化遺物、魚骨和獸骨等,有的還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遺蹟。這種遺址反映出漁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考古等科學工作中通過對貝丘位置、貝類種屬及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可幫助考察自然環境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