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貙,異體字:貙,部首豸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11畫,五筆86EEAQ,五筆98EARY,倉頡BHSK,鄭碼PQHO,四角21214,結構左右,統一碼4759,筆順ノ丶丶ノフノノ一ノ丶フ。
中文名
部    首
豸部
倉    頡
BHSK
鄭    碼
PQHO

基本解釋

UNICODE
貙字UNICODE編碼U+4759,10進制: 18265,UTF-32: 00004759,UTF-8: E4 9D 99。
貙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kind of animal like a tiger; fierce wild beasts [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貙【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康熙字典 貙
《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𠀤音逾。《爾雅·釋獸》貙獌似貍。《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字林》似貍而大。一雲似虎而五爪。《前漢·武帝紀》膢五日。《注》蘇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
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注》貙氓,謂貙人也。江漢有貙人,能化為虎。
又《集韻》敕居切。虎之大者。 [1] 
參考資料
  • 1.      .911查詢[引用日期2019-12-15]